麦麦育儿秘籍之0-6个月早教篇

2016-08-16 03:55
家庭服务 2016年7期
关键词:丝巾小手教具

麦麦育儿秘籍之0-6个月早教篇

互动游戏:摸摸蓝天

适宜月龄:0-1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活动肢体,建立与宝宝的感情。

教具准备:无。

操作要点:

1.宝宝躺在小床上,情绪稳定。

2.抓着宝宝的手,轻柔地将宝宝的手举过头顶,再放下。

3.一边反复做上述动作,一边嘴里说:“小手向上伸,小手放下来,我们一起摸蓝天!”

4.在游戏过程中始终注视着宝宝,并且面带微笑,与宝宝的视线保持接触。

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

互动游戏:小手摆摆

适宜月龄:0-1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活动肢体,并使其初步感知自己的小手。

教具准备:无。

操作要点:

1.宝宝睡醒时,让其舒适地平躺在小床上。

2.举起宝宝的一只手,在宝宝视野正前方晃动几下,引起宝宝对手的注意。

3.一边念儿歌,一边轻轻摆动宝宝的小手,让宝宝的视线追随手的运动。

4.当念到“放两边”时,以稍快的速度将宝宝的双手平放到身体两侧。

儿歌:

小手摆摆

小手小手摇一摇,

小手小手摆一摆,

小手小手放两边。

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

互动游戏:有趣的抚摸

适宜月龄:1-2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感觉不同的抚触,增进与宝宝的情感。

教具准备:无。

操作要点:

1.坐在床边轻轻将宝宝抱在怀中。

2.一边用手轻轻触摸宝宝的手指和脚趾,一边低声对宝宝说“摸摸宝宝的小手指”“摸摸宝宝的小脚趾”,宝宝将会感到非常快乐。

注意事项:每天对宝宝进行抚摸不仅能增进情感,不同身体部位的抚摸也有利于刺激宝宝触觉的敏感度。

互动游戏:绿色的小球

适宜月龄:1-2个月。

游戏功能:发展宝宝的视力和听力。

教具准备:绿色的小球一个。

操作要点:

1.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将一颗绿色的小球放在宝宝手里。

2.让宝宝用手摸一摸小球。

3.拿着小球在宝宝的头部两侧轻轻地、慢慢地移动,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注意事项:如果宝宝情绪不佳,不要勉强;如果宝宝专注地看着小球,不要打扰。

互动游戏:小虫钻进来

适宜月龄:1-2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抓握物体。

教具准备:无。

操作要点:

1.宝宝躺在小床上,情绪稳定,将宝宝握紧的双拳轻轻分开。

2.将一食指轻轻放入宝宝分开的掌心,宝宝会紧紧将手指握住。

3.在宝宝握紧几秒后,将中指一起放入宝宝掌心,让宝宝握住两根手指。

4.在宝宝握紧几秒后,将中指抽出,让宝宝仅握住一根食指。

5.边摆放手指,边轻轻地对宝宝说:“一条小虫钻进来,宝宝握一握。两条小虫钻进来,宝宝握一握。”

注意事项:新生儿的双手总是紧紧握着的,在分开宝宝的小手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引起宝宝不适。

互动游戏:听听找找

适宜月龄:1-2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辨识声音的来源,辅助宝宝的头部活动,使其对熟悉的人和声音产生亲近感。

教具准备:无。

操作要点:

1.让宝宝舒服地仰卧,俯身面对宝宝,与宝宝视线相对。

2.成人慢慢地转身移动到宝宝的侧面,一边移动,一边说话:“宝宝,妈妈在哪儿呢?”宝宝转头能力还很弱,成人移动的角度不可太大,稍稍大于宝宝能转动的角度即可。

3.等宝宝头部随声源转动后,再慢慢地移回到宝宝的视线之内,手指指着自己的脸,微笑着对宝宝说“宝宝,妈妈在这里”,引起宝宝注视,同时拿起宝宝的小手,触摸自己的脸颊,与宝宝亲密接触,逗宝宝开心。

4.游戏反复进行几次,从不同方位发出声音,让宝宝随着不同方位寻找并转动头部。

注意事项:宝宝非常容易疲劳,游戏时间一定不要太长,每次两三遍即可。

互动游戏:拨浪鼓

适宜月龄:2-3个月。

游戏功能:引起宝宝对发声玩具的观察兴趣,帮助宝宝尝试用拨浪鼓摇出“咚咚”声。

教具准备:拨浪鼓一个。

操作要点:

1.在宝宝面前拿起拨浪鼓,轻轻摇晃几下,发出“咚咚”的响声,吸引宝宝的注意。

2.拿起宝宝的小手,帮助其抓握住拨浪鼓,一边摇晃,一边念儿歌。

3.念“咚咚响”的时候,轻轻摇晃拨浪鼓,然后停顿一下,说:“吓了宝宝一大跳。”

4.继续念儿歌,念到“咚咚响”时,再次轻摇拨浪鼓,然后停顿一下,说:“宝宝自己会敲响。”

儿歌:

拨浪鼓

拨浪鼓,咚咚响,吓了宝宝一大跳;

拨浪鼓,咚咚响,宝宝自己会敲响。

互动游戏:宝宝翻身

适宜月龄:2-3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练习翻身动作,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

教具准备:太阳花铃铛一个。

操作要点:

1.让宝宝仰卧,将其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做上举状。

2.一只手扶住宝宝胸部的小手,另一只手放在宝宝背部,帮助宝宝从仰卧转为侧卧,再转为俯卧。

3.再将胸部的小手向前,让宝宝两臂屈肘,手心向下,两臂距离稍比肩宽,支撑身体,用发声玩具逗宝宝抬头。在宝宝俯卧时,可在宝宝的背部脊柱两侧从上至下地轻轻抚摸,锻炼宝宝颈部及背部的肌肉。

互动游戏:不同的感觉

适宜月龄:3-4个月。

游戏功能:让宝宝感受不同质地的材料触摸皮肤的感觉,发展宝宝的触觉。

教具准备:毛巾、丝绸、羽毛、棉花、毛呢等不同质地的材料。

操作要点:

1.让宝宝躺在柔软的地垫上。

2.给宝宝看毛巾,告诉宝宝“这是宝宝的毛巾”,让宝宝的小手摸摸毛巾,感觉毛巾表面颗粒较大的粗糙感;给宝宝看看丝绸,告诉宝宝“这是丝绸”,让宝宝的小手摸摸,感觉丝绸的清凉与柔滑。

3.分别用毛巾和丝绸触摸宝宝的手和脚。此时,可以唱一些摇篮曲,让宝宝感到舒适,安心体会不同质地材料触摸皮肤的感觉。

注意事项:重复游戏时,可更换材料刺激宝宝的皮肤,促进宝宝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互动游戏:躲猫猫

适宜月龄:3-4个月。

游戏功能:增强宝宝对人脸部表情的认知,让宝宝拥有和母亲共享喜悦和快乐的体验。

教具准备:丝巾(或手帕)一条。

操作要点:

1.找妈妈

游戏前准备一条丝巾(或手帕)。妈妈用丝巾把脸遮住,问宝宝:“妈妈呢?妈妈去哪儿啦?’边说边慢慢地把丝巾从脸上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开,当妈妈的视线与宝宝相对时,对宝宝说:“妈妈在这儿呢!”给宝宝一个欣喜的表情和呼唤。

2.找宝宝

用丝巾轻轻遮住宝宝的脸,对宝宝说:“宝宝(或宝宝的名字)呢?宝宝(或宝宝的名字)在哪儿呢?”撩开丝巾看看宝宝的脸,对宝宝说:“啊,宝宝(或宝宝的名字)丝巾在这儿呢。”宝宝会开心地大笑。

3.找爸爸

妈妈抱宝宝坐在腿上,与其面对面,一手扶着宝宝的髋骨,一手扶着宝宝的腋下,使其保持平衡。爸爸在妈妈背后,先拉一下宝宝的手,当宝宝朝这边看时,爸爸却从妈妈另一边伸出头来亲热地叫宝宝的名字。游戏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婴儿进行,其他家庭成员也可加入。

4.当宝宝对此类游戏比较熟悉时,丝巾移动的速度可以快些,从而增加游戏难度。

注意事项:此游戏可分解进行,3-4个月的婴儿可反复玩这个游戏。

互动游戏:擀面杖

适宜月龄:4-5个月。

游戏功能:帮助宝宝感知左右翻身的肢体感觉。

教具准备:无。

操作要点:

1.游戏在宝宝空腹并情绪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2.让宝宝躺在地垫上,非常轻柔地将躺在地垫上的宝宝左右滚动。先侧滚,宝宝适应后帮助其翻身。

3.重复这些动作,一边做一边对宝宝说:“擀面杖,擀面咯!擀出的面条细又长。”

4.在此基础上,可用宝宝喜欢的玩具吸引宝宝,练习左右翻身。训练时要借助成人的语言逗引和扶助牵拉,帮助宝宝逐渐获得翻身的动作感觉。

注意事项:当宝宝完成动作时,要用语言或动作及时夸奖,激励宝宝游戏。

互动游戏:360°翻身

适宜月龄:5-6个月。

游戏功能:发展宝宝主动翻身的能力。

教具准备:彩色小球一个。

操作要点:

1.抱着宝宝在床上或垫子上翻滚,让宝宝感到翻身一圈很好玩。

2.俯卧翻转:让宝宝俯卧在地垫上,在宝宝的身后摇动玩具,宝宝会转过身来看,同时很自然地松开一只支撑的手;把玩具移高一些,跟宝宝说话,吸引宝宝找玩具,宝宝的身体也会随之移动,当下肢抬起时,宝宝就很容易地翻转过来了。

3.仰卧翻转:先让宝宝仰卧,将玩具放在宝宝的面前再移到侧面,用玩具逗引宝宝成侧卧,再把玩具移向宝宝的头顶部,宝宝为了能看到玩具会抬头,这样就翻转过来了。

宝宝俯卧后要给予宝宝鼓励,再用玩具吸引宝宝翻过身变回仰卧。以后宝宝就会自己试着翻身了。

4.宝宝学会翻身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不要急着让宝宝一下子学会。仰卧翻转要比俯卧翻转难一些,等宝宝能熟练俯卧翻转后,再让其学仰卧翻转。

注意事项:只有当宝宝觉得安全、放松的时候才更容易学会翻转;当宝宝会360°翻身的时候,不可将其单独留在床上。

《麦麦育儿秘籍》由上海麦忒育婴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组织编写,由超过40位保育、教育、心理行为、营养方面的专家经过五年研究,结合对上万名监护人的调研编写而成,指导家庭内0~3岁婴幼儿综合健康发展。该书借助互联技术,采用“互联网+工具书”的形式,扫描书中所配二维码就能进行网络视频在线学习和专家在线咨询。该书已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丝巾小手教具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套路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大手牵小手
你送的丝巾,我要找理由带着
丝巾
丝巾发带
大手牵小手 平安伴我走
大手牵小手 快乐一起走
百万大手牵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