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6-08-16 02:30刘超武刘桂颖
天津中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度重度哮喘

刘超武,袁 琛,刘桂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 300193)

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刘超武,袁琛,刘桂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30019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根据323例哮喘患者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程度分为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中度反应组和重度反应组,分析各组在不同时间点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冬季发病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各组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后与6个月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冬季发作次数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中,无反应组与轻、中、重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症状积分、FEV1在6个月后,无反应组分别与轻、中、重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次要症状评分、FEV1在治疗6个月后,轻、中度反应组与重度反应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具有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有皮肤反应各组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上均优于无反应组,轻、中、重各反应组在近期疗效上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疗效上轻、中度皮肤反应优于重度皮肤反应。

哮喘;穴位贴敷;皮肤反应;临床疗效

穴位贴敷是中医内病外治的特色疗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在盛夏阳气旺盛之时,运用辛温发散的中药敷贴于治疗穴位,使药物沿着经络气血运行深入病所,达到激发阳气,扶正驱邪的目的,方便安全,疗效确切。近年来,对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多数研究集中在有效性评价上,对于贴敷时机的选择,贴敷药物的配伍比例、炮制方法,局部皮肤反应等相关因素的探讨相对较少。临床中发现,贴敷后局部皮肤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水泡、破溃等皮肤反应,这种皮肤反应是单纯的药物不良反应,还是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呢?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贴敷后局部皮肤反应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以期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2009—2011年夏季三伏天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接受“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的3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整理后,筛除信息不完整的病例23例,最终将32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到本研究之中。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缓解期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哮证缓解期分型。

1.3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哮喘分期中慢性持续期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属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者。3)以冬季发作为主的哮喘患者。4)年龄在18~75岁之间。5)长期居住天津,有固定联系方式,可进行长期随访者。6)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接受因贴敷所致的局部皮肤反应。

1.4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或精神性疾患,以及其他严重影响观察指标检测疾病的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不能耐受穴位敷贴治疗中的皮肤反应的患者,以及对胶布、研究药物和辅料过敏者等。

1.5治疗方法

1.5.1贴敷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冰片、生姜等组成,将其混合,粉碎,研末,过筛,用鲜姜汁和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当日制备,当日使用。

1.5.2贴敷部位天突、肺俞(双)、膏肓(双)、脾俞(双)。

作者简介:刘超武(1982-),男,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呼吸病学。

1.5.3贴敷方法嘱患者取坐位,暴露背部,并使背部保持平坦,用脱敏胶布将药物固定在局部穴位上,并用手将胶布固定于局部皮肤,贴敷后将药物及胶布取下,温水清洗局部皮肤。分别在夏季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进行穴位贴敷,每次敷贴时间为4~6 h。

1.5.4注意事项1)贴敷后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大量出汗,以防药物脱落。2)清淡饮食为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等助热生痰的食物及海鲜、虾等发物,避免使用生冷不洁等食物,以致寒邪侵体,影响药物吸收。3)取下胶布后,清洗局部皮肤时避免用力搓挠,保护好创面,以免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4)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潮红、灼热、轻度刺痛,小水泡等,属贴穴后的正常皮肤反应,可自行消退或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若水泡较大时,嘱患者到医院处理,用无菌注射器从水泡的底部抽出渗出液,再涂以消炎软膏,盖以无菌纱布,以防止感染。

1.6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贴敷后局部的皮肤反应程度,是否出现发红、灼热、刺痛、水泡等反应,皮肤反应的范围以及反应消失时间等。根据贴敷后局部皮肤反应程度分为:1)无皮肤反应组:贴敷局部无明显红肿瘙痒等不适,无水泡、破溃等皮肤反应。2)有皮肤反应组:(1)轻度反应组:贴敷部位出现红肿灼热,瘙痒刺痛,无水泡、破溃,皮肤反应在3 d内消退;(2)中度反应组:贴敷部位出现红肿灼热,瘙痒刺痛,持续时间大于3 d,或局部出现中、小水泡;(3)重度反应组:贴敷部位出现大水泡或局部出现破溃、结痂等皮肤反应。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制定的有关标准,采用积分法观察中医证候情况,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以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冬季急性发作次数、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以电话随访为主,每月进行1次随访,依次对病情变化进行记录,随访时间为6个月。

1.7统计学方法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2.1各组不同时间点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各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与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3个月后、6个月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6个月后,轻、中度反应组与重度反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与中度反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不同时间点次要症状积分比较各组治疗前次要症状积分与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各时间点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次要症状积分与3个月后、6个月后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在治疗6个月后,无反应组与轻、中、重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反应组与轻、中度反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轻度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各组不同时间点ACT评分比较各组在治疗前ACT评分与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月个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3个月后、6月个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无反应组与与轻、中、重各组相比ACT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反应组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各组不同时间点FEV1比较各组治疗前FEV1与6个月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无反应组与轻、中、重反应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不同时间点主要症状积分的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the main symptom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分

表1 不同时间点主要症状积分的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the main symptom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与重度反应组相比,△P<0.05。

组别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中度反应组重度反应组例数129 94 59 41治疗前 治疗后 1个月后 3个月后 6个月后15.20±2.199 15.00±2.209* 14.27±2.521* 14.01±2.579* 13.48±2.540*#15.54±2.971 14.55±2.407* 13.02±2.518* 11.89±3.335* 11.48±2.671*#△16.10±2.114 14.67±2.337* 13.11±2.327* 12.10±3.072* 11.52±2.329*#△15.56±1.761 14.53±1.613* 12.82±1.671* 13.56±2.775* 12.78±2.139*#

2.5各组冬季发作次数的变化差值比较冬季发作次数的减少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不同时间点次要症状积分的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the secondary symptom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分

表2 不同时间点次要症状积分的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the secondary symptom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与无反应组相比,△P<0.01。

组别 例数无反应组 129轻度反应组 94中度反应组 59重度反应组 41治疗前11.37±2.229 11.71±2.298 11.44±1.941 11.85±1.891治疗后 1个月后 3个月后 6个月后10.26±1.868* 9.87±2.066* 9.41±1.998* 9.34±2.142*#10.10±2.076* 9.54±1.954* 8.95±1.950* 8.19±1.220*#△10.11±1.894* 9.13±1.479* 9.00±1.712* 8.05±1.536*#△10.36±2.118* 10.00±2.000* 9.24±2.342* 8.90±1.972*#△

表3 不同时间点ACT评分的比较(±s)Tab.3 Comparison of ACT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分

表3 不同时间点ACT评分的比较(±s)Tab.3 Comparison of ACT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与重度反应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无反应组 129轻度反应组 94中度反应组 59重度反应组 41治疗前18.67±1.803 18.31±1.995 18.05±1.968 17.92±2.078治疗后 1个月后 3个月后 6个月后19.42±1.740* 19.55±1.690* 20.28±1.596* 20.20±1.959*#19.85±1.848* 20.63±1.645* 21.09±1.503* 21.52±1.604*#△19.54±1.941* 20.42±1.975* 20.89±1.527* 21.45±1.674*#△19.29±1.913* 20.19±1.952* 20.34±1.783* 20.73±1.863*#

表4不同时间点FEV1的比较(±s)Tab.4 Comparison of FEV1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表4不同时间点FEV1的比较(±s)Tab.4 Comparison of FEV1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与无反应组相比,△P<0.01。

组别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中度反应组重度反应组例数129 94 59 41治疗前 治疗后 1个月后 3个月后 6个月后1.93±0.227 1.96±0.217 1.95±0.257 1.94±0.222 1.98±0.245*#2.00±0.252 1.98±0.246 1.97±0.297 1.99±0.2702.06±0.272*#△2.00±0.227 1.98±0.214 1.99±0273 1.98±0.2462.07±0.254*#△1.98±0.245 1.97±0.269 1.98±0.207 1.99±0.2892.08±0.297*#△

表5 冬季发病次数的比较(±s)Tab.5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of attack times in winter(±s)

表5 冬季发病次数的比较(±s)Tab.5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of attack times in winter(±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无反应组比较,#P<0.05。

组别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中度反应组重度反应组例数129 94 59 41治疗前2.16±0.68 1.91±0.79 2.04±0.83 1.99±0.76治疗后1.63±0.51* 1.21±0.46*#1.08±0.56*#1.12±0.59*#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内科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加剧,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多需要长期应用西药控制症状。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凸显,且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负担。中医学中属“哮病”、“喘证”的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痰饮伏肺为哮病之“夙根”,每遇气候骤变,寒温失调即引动伏邪而发作,秦景明《症因脉治》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巢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日久进一步耗损正气,形成反复发作、正虚邪恋的缠绵病势。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即运用辛香通络的药物贴敷在局部穴位之上以达到扶正驱邪,防病保健的作用。《吴氏膏药论》中云:“凡病所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无妄行传变之虞。”提示通过局部穴位贴敷给药可以获得对于深部脏腑的治疗效应。

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源自清代《张氏医通》[2]中的白芥子涂法,“夏月三伏中……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姜汁调涂……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3]。此后众多医家多沿用此法,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为人体阳气最为鼎盛之际,取其同气相求之理,此时“人血淖液,卫气浮于外,故血易泻,气易行”,腠理疏松,皮毛开泄,“假猛药、生药、香药率群药”敷贴于治疗穴位,乘其势而治之,开结行滞,直达病所,达到激发阳气,扶正驱邪的目的。即“以夏之阳盛之时,助素体阳虚之体”,减轻冬季冬季发病程度,将医学干预的时间适当前提,“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达到“治未病”的目的[4]。

研究中各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ACT评分与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6个月后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治疗前与6个月后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冬季发作次数的减少差值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同时具有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且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更为突出。其可能的临床机制为:1)经穴的独特疗效:穴位为气血所注,与内部脏腑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且穴位所在处较周围皮肤阻抗低、电容大,对药物的渗透具有迭加放大的作用[5];郭彩秀等[6]通过运用白芥子涂方离体给药实验发现:穴位皮肤的角质层较薄,且存在循经低阻现象,低阻点皮肤药物传输效率高,利于药物经皮渗透吸收;祝总骧等[7]研究氨茶碱透皮制剂穴位给药后的穴位效应,结果显示,与非穴位皮肤结构相比,穴位皮肤角质层细胞脱屑增加,脂质双分子层致密性改变,产生褶皱;穴位给药组分别在2 h、7 h内使cGMP和cAMP/cGMP比值趋于正常,非穴位给药组需要的时间均为8 h以上,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经穴位给药的累积透过量及稳态透皮速率均高于非穴位。2)吸收方式优越:穴位贴敷治疗使药物通过局部穴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临床疗效,常用胶布等将药物固定于局部皮肤,使贴敷部位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皮肤水化后,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并且夏季体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进一步促进了药物的吸收[8]。同时,避免口服给药经过胃肠及肝脏的首过效应,亦不受胃肠道内消化酶、消化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9],在发挥临床疗效时避免了口服和注射给药的不便和痛苦,无损伤脾胃之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毒副作用降低,并可以随时中止治疗,易使患者接受。3)作用部位直接:胸部和背部表层的毛细血管都非常丰富,穴位贴敷中穴位的选择多以膀胱经的背俞穴为主,这些部位接近主支气管以及支气管分叉处的体表投影区,除肋骨外,阻碍较小,可使得药物吸收入肺与支气管的直接距离最短、速度最快、局部药物浓度相应也就最高,而其他穴位,如任脉在在肺野处的穴位,除天突外,多位于胸骨上,会严重影响药物吸收弥散至肺组织的浓度。因此,穴位的解剖结构亦成为促进吸药物吸收、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10-11]。

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各时间点中,无反应组分别与轻、中、重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症状积分、FEV1在6个月后,无反应组分别与轻、中、重各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皮肤反应的贴敷人群相比无反应的人群在近期及远期的临床疗效上均有明显优势,且远期疗效更为突出。其可能的临床机制为:1)持久理化刺激:穴位较其他体表部位对刺激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局部的皮肤反应可能对穴位形成较为持久的理化刺激,经络系统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立体调控系统,持续的理化刺激使其通过经络系统反射性地对内脏系统及病灶组织器官产生多层次的相互激发,相互协作的持续的调节效应[12]。2)降低渗透阻力:药物的经皮吸收主要是通过药物应用到皮肤上后,皮肤表面溶解的药物分配进入角质层,穿过角质层后到达活性表皮的界面,继续扩散到达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在整个渗透过程中,富含类脂的角质层起主要屏障作用。研究表明:化学物质经皮渗透率取决于、皮肤的厚度以及屏障结构的完整性[13]。当皮肤受到一定强度的物理、化学刺激后,其屏障结构会随之改变。皮肤破损,可使皮肤角质层中细胞膜蛋白质产生可逆性的构型变化,使渗透阻力下降,增加了皮肤的渗透性,有效成分便可能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腺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和内分泌液中,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14]。3)增加渗透速率:穴位局部的红肿灼热使局部皮温增高,温度能影响药物透皮速率,促进皮肤中的血流,并进一步使角质层水化,增加渗透性。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真皮层中的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液流动增加有利于吸收。并且局部的组织损伤使细胞释放的某些物质,如组织胺等使毛细血管扩张,微循环活跃,有利于中药成分通过皮肤角质层,穿过毛孔,不断地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其药理作用[15]。

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次要症状评分、FEV1 在6个月后,轻、中度反应组与重度反应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中度皮肤反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轻、中度皮肤反应的人群较重度反应人群的远期疗效好。其可能的临床机制为:重度皮肤反应的患者大多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皮肤损伤,考虑可能与患者个人体质有关,虽然皮肤表面破损程度较为严重,但损伤位置相对表浅,且因皮损严重,多数患者不能耐受,故减少了贴敷时间,因此,重度的皮肤反应并不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而轻、中度皮肤反应的患者虽表面皮肤损伤不甚严重,但皮肤损伤部位更深,组织修复时间更长,形成了较为持久的理化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系统作用达到持久的全身调节作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2(1):3-12

[2]清·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57.

[3]袁海溶,钱志升.内病外治药物的特殊类型[J].中医外治杂志,1997,6(4):8-10.

[4]李忠言,王保卫,宋卫东,等.伏九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910-911.

[5]陈传江,吴强,林栋.经络假说与穴位贴敷作用机制浅探[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1):2.

[6]郭秀彩,刘霞,徐月红,等.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杂志,2012,37(7):5.

[7]祝总骧,杨彬,冯泽君.氨茶碱透皮制剂的穴位效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37-41.

[8]刘琳,张仲源,张字雁.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制介绍[J].中国药业,2010,19(20):78-79.

[9]林忠嗣,张雅凤,郭振武.穴位贴敷后发泡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11):87-88.

[10]张夏毅,张天生,王海军,等.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概况[J].针刺研究,2007,32(5):355-358.

[11]喻晓春,朱兵,高俊虹,等.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J].中医杂志,2007,48(11):971-973.

[12]王茵萍,蔡红,周静珠,等.皮部理论与穴位贴敷疗法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6.

[13]Aiber MK.Skin Permeability:Dermatology aspect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J].Am Heart,1984,10(8):200.

[14]李扬,王阳,刘科攀.中药挥发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6):12.

[15]谢平,谷素敏,杜亚豪,等.奇正伤湿止痛膏对大鼠皮肤角质层影响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1):41-43.

(本文编辑:滕晓东,于春泉)

Correlation research between skin reaction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application method on acupoint in treatment of asthma

LIU Chao-wu,YUAN Chen,LIU Gui-y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method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n reactions and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kin reactions,323 clinical cases of herbal plaster were divided into non-reaction skin group,mild reaction skin group,moderate reaction skin group and severe skin reaction group,analyzing the changing rule of the different group of main symptom scores,minor symptom scores,ACT scores,FEV1 and attack times in winter.[Results]Comparing with the pre treatment of main symptom scores,minor symptom scores,ACT scores with each point of time of post treatment,showed the significant statistics difference(P<0.05),post treatment and 6 months after equally had statistics difference,FEV1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 treatment and 6 months after(P=0.001).The attack times in the winter between the pre treatment and post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mparing non-reaction skin group with mild,moderate,severe skin reaction group,main symptom scores and ACT score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each point of time of post treatment(P<0.05). Minor symptom scores and FEV1 equally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6 months after(P<0.05).Comparing mild and moderate skin reaction group with severe skin reaction group,main symptom scores,minor symptom scores.ACT scores and FEV1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6 months after(P<0.05),but mild and moderate skin reac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Drug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having the recent and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skin reaction have the relation with the clinical efficacy. Abnormal reaction skin group have mor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 recent and long-term,mild,moderate,severe skin reaction group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mild and moderate skin reaction better than the severe skin reaction.

asthma;acupoint sticking;skin reaction;clinical efficacy

R562.2

A

1672-1519(2016)07-0398-05

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7.04

2016-02-25)

猜你喜欢
中度重度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小米手表
宫斗剧重度中毒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