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质量观的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构建

2016-08-18 06:44唐飞云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评价标准

唐飞云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构建,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结合大质量观的内涵,从与专业教学团队息息相关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评价标准构建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关键词:大质量观;教学团队;评价标准

一、大质量观构建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内涵

从大质量观来研究专业教学团队,要综合考虑教师的全面发展、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教师获得的综合素质状况等因素,不能仅以教师学历、业务能力等因素为评价标准。与传统质量评价相比,大质量观主要有以下特点:从评价内容看,以大质量观评价教学团队时,评价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注重教师与社会的联系及与个人生存能力的联系,另外还要注重教师个人成长的基础功能;从评价对象看,大质量观更加注重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全面发展;从评价主体看,大质量观的评价要摆脱传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评价主体涉及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企业的综合评价,要使教学团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大质量观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构建应遵循正确的评价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成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时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必须以培养专业人才和成就教师为目标,要以“人”为基本的着力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构建评价指标中注重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评价,让评价标准更加客观,更具有科学性。

(二)导向性原则

专业教学团队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及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等目标层次,分解到专业教学团队层面,使其能够围绕学校的战略构想和规划思路开展工作,不偏离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对评价标准内容的选定、相关指标及权重的确定,能对专业教学团队工作起着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当然,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构建不是单纯为排名次、分优劣的,更重要的是给专业教学团队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激励要求,以凝聚团队的优势和力量,将团队工作目标指向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因此,工作开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三)系统性原则

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内容,必须包含专业教学团队工作的各个环节,指标体系应涵盖团队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构建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时,不仅不能有任何的指标遗漏,还要注意突出重点、有所侧重,要全面把握各要素及权重。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各指标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考虑评价标准中各指标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规律,使各指标相互配合,并体现出对专业教学团队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避免指标设置杂乱无章的现象。

(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它是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顺利构建的基础,也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科学的重要保证。公开主要是取得团队上下认可,方便有效推进,避免因沟通不畅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是防止暗箱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公平、公正,一方面指程序公正,评价过程要坚持严谨的态度,制定的标准内容要客观、规范;另一方面指评价方法要公平,要避免主观因素与个人感情的影响,做到评价标准中的每条指标对所有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师都是公平的。

(五)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制定的评价标准实用、可行以及方便操作等方面。在具体构建时要注意标准内容的客观明确、标准要素的精确、操作方法的简便、信息与数据的易于采集。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考虑绩效评价的合理性,构建的评价标准是否简单易行,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安排上是否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等,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

三、基于大质量观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的宏观指导作用

政府部门作为高职院校的主管单位,对高职院校实施诸如经费投入、师资培训、政策制定等的管理,既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影响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当前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制定了诸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等系列文件,顶层设计科学。高职院校可基于此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优惠,如以项目或课题等方式争取经费支持来强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标准建设,建立符合学校实情及满足需要的评价标准。

(二)强化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的统筹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是专业教学评价标准构建的主体,要突出标准制定的重视程度、具体做法及工作效果,重点协调统筹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发展定位及建设规划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效果。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政策支持、改革理念、领导重视等是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应予以重视。二是团队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师资是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其建设主要看有企业相关实践经验的师资比例、专兼职师资比例、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比例、有专业职(执)业资格比例等,在评价标准制定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三是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应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开设课程,保持科学的课程结构,要注意专业能力与课程分解、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等,还要注意理论课、实践课、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效果以及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如优质课件、资源库等)。四是团队文化。专业教学团队文化氛围是评价标准构建的重要考核对象,涉及团队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团队成员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团队特色的精神财富。评价标准中要注意教师团队精神、创业激情、共同愿景、合作氛围等因素。五是平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平台是培养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幸福指数等的重要载体。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中应涉及诸如对青年教师“传帮带”、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培训、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

(三)重视高职学生对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的实践反馈作用

专业教学团队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满足专业建设需要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上自然要关注学生层面的情况。一是学习效果,主要反映团队教师在课程教学上是否改进了教学方法,学生是否真正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具体涉及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到课率、听课率及学生的评课率与效果等方面。二是学习成果,团队教师在教学中会布置大量的作业,涉及图纸、模型、调查报告、论文及毕业设计等成果。评价标准中应将这些成果的数量及质量作为重要因素。三是实践活动,比如,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等,学生参与的频率、积极性,实践活动的效果应纳入到评价标准的考虑范围中。四是专业能力,它是评价标准构建的核心参考指标,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具备专业领域内各岗位的必备技能。学生能否很好地利用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五是就业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就业情况反映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注意综合考虑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果学生专业能力强,但就业能力差,很有可能存在与企业、社会脱节的现象。在评价标准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率、就业层次、薪水乃至行业分布等指标。

(四)注重社会组织对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构建的推荐引导作用

社会评价除政府外的其他组织及社会群众评价外,更偏向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外在评价,既涉及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评价,也涉及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在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指标构建上不能单靠政府、学校和学生,还要注意吸收企业认可与社会认同的反馈来加以引导。企业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果一一学生的认可度和认同度,可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用人单位或企业的访谈、调研或问卷调查等获取。企业认可度主要是企业对学生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工作能力等评价,社会认同度主要是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和满意度等,均可作为评价标准构建的参考指标。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评价标准的构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制定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实际且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仍需不断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评价标准
基于水处理生物学及其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