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关爱机制的构建路径分析

2016-08-18 06:44郭喻楠田宇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路径分析

郭喻楠+田宇

摘要:在热闹的校园里,大学生“边缘群体”总是退避一隅,这种现象越来越引起学校及老师的思考。通过多种途径的探索而构建起来的大学生“边缘群体”关爱机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归属感和成就动机,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关键词:边缘群体;关爱机制;路径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生存现状

从起初感觉自己明显慢了一拍,不知道该怎样融入新的集体,慢慢地变为自己被身边的老师、同学冷落,感觉到自己不再合群且对未来一片茫然一一这正是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写照。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某高校2012级的工科学生和2015级的文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进行了持续的跟踪研究。

问卷调查的设计包括基本情况、行为表现、原因测评三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里存在因家庭状况较差而不愿与人交往,因逃课较多而导致严重挂科,因长期兼职或沉迷网络游戏,因有不良嗜好等而独来独往、脱离集体的学生。在“当您身边的边缘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怎样(可多选)”这道题目中,只有1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较为积极正面的处理方式。

在个案分析中,笔者结合自身学生工作实际,对近40名学生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深入的交流。这些“边缘群体”大致可分为学习落后型(逃课较多、学分很低)、经济较差型(敏感自卑、兼职较多)、性格心理特殊型(宿舍关系紧张、家庭背景复杂)、适应能力较弱型(精神面貌较差、难以承受挫折)四种类型。在“边缘群体”中,大多是以其中一种特点为主,同时存在其他特征。他们很少参加校园活动,一些人甚至沉溺网络、虚度光阴、极度自卑且过度敏感,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还可能导致校园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产生原因

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出现,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分层日趋明显,贫富悬殊,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客观理性的思维分析,容易产生偏激、片面的观点,对社会、学校甚至周围同学采取冷漠、排斥的不合作行为。

(二)学校因素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己由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教育。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教师无法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有时甚至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这样的师生关系难以建立信任,教师很难及时干预学生的异常思想和行为,在客观上助长了“边缘群体”的产生。此外,高校资助体系虽不断完善,仍难覆盖到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注重物质扶贫、忽略精神扶贫是“边缘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尚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心理咨询效果有限,这也是“边缘群体”产生的原因之_。

(三)家庭因素

根据《行走在理想与现实边缘一一驻京高校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家庭是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首要因素。一些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或是父母关系不融洽,缺乏较深层次的心理沟通,学生难以从小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干预过多,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忽视人格教育,也会造成学生主动性差,不能顺利地融入到新的集体当中。

(四)个体因素

从高中到大学,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挑战。进入大学,有些学生没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渐渐地不能像高中时期那般备受关注,心理失去平衡,开始逐渐被“边缘化”。有些学生,不能较好地处理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的关系,造成自身相对孤僻,逐渐被师生和环境所忽视。缺乏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明晰合理的规划,直接造成了“边缘群体”的产生。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关爱机制的路径分析

(一)发现、关注“边缘群体”,实施有效教育引导

辅导员要发现并关注“边缘群体”,对他们进行学校思想教育、朋辈行为引导,再通过老师、学生党员、优秀学长、学姐、室友的共同努力,为“边缘群体”营造积极的学习大环境与和谐的生活小环境。

“边缘群体”的发现是第一步,辅导员可以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课堂考勤、关注学生社交媒体等三个维度进行。在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要密切关注走绿色通道报到的学生;深入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着重观察逃课较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利用时下学生喜闻乐见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深入学生群体,掌握“边缘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舆情趋势。

辅导员在发现“边缘群体”学生后,开展思想教育时要注重“渗透性”原则,以朋辈的引导为主。一方面,可以邀请学生党员、优秀的学长、学姐与他们成为朋友,从生活、学习上的小事入手,让他们有一个有力的心理依靠。另—方面,构建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第一,进行有效的班级团队建设,比如,引导学生设计班级logo和口号来构建班级文化;第二,打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宿舍内制定《宿舍成长守则》,成员间多一些包容与沟通,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倾听、引导“边缘群体”,开展丰富的团体项目

一方面,辅导员老师对于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丰富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午餐时间约“边缘群体”学生聊天,以轻松的氛围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发现学生的异样之处,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干预。同时,根据不同学期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年级会、班会的形式,有层次地开展团体辅导,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可有效减少“边缘群体”的产生。

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帮助“边缘群体”找到自身价值,让他们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进融入集体的意愿。例如:在笔者引导下,一些“边缘学生”在关爱自闭症儿童、留守儿童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渐渐找到了自信,更加具有服务意识。

(三)关爱、守护“边缘群体”,进行家校协同关怀

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构建关爱机制的重要原则。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有助于促进边缘群体的健康成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老师可借助微信、微博、QQ等新手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帮助学生成长的合理方案。

构建大学生“边缘群体”关爱机制,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有位教育家曾说,“学生的自尊就像玫瑰花瓣上的露珠那么娇嫩”。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应放低姿态,避免“贴标签”倾向,更加主动、耐心,要科学地分析个体行为,有效地进行干预,帮助“边缘群体”走出阴影,健康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径分析
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法院判决途径的劳动者讨薪维权成本研究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路径分析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选择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概述及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构建协同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分析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性格养成路径分析
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