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网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08-18 06:50朱铂隆张衡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理学生

朱铂隆+张衡

摘要:如今,手机逐渐取代电脑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对学生来说,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造成了手机上网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而手机上网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服务者、引导者,辅导员必须正确面对手机上网这种现象,在做好日常学生工作的同时,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手机上网;学生;管理

自网络正式传入中国之后,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网民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网络不只是作为一个传播媒体,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网络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也伴随着科技创新、时代进步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影响伴随智能手机的发展变得更加明显。在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忽视手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手机上网对于学生的影响

(一)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对学生的不同影响

首先,作为上网通信工具,手机的成本比电脑要低很多,在低年级学生中手机普及率比电脑要高。随着手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手机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快,尤其很多优秀的国产智能手机为了在市场上能够和高端进口手机竞争,纷纷打出价格牌的优势,降低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成本。

其次,在大学里,手机上网比电脑上网方便。现在大部分手机套餐自带上网流量,各通信公司还推出了许多上网套餐,而电脑上网则需要办理手续,另外交上网费用。

再次,手机同电脑比,不论是和传统的台式机、笔记本,还是和新型的平板电脑比,都有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

(二)手机上网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1.手机上网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良性影响

第一,手机上网的便利,将一些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从网吧中带了出来,并且影响了一些网吧的营业状况。网吧的环境鱼龙混杂,是许多网瘾患者的集聚地。一些学生进入网吧之后,受到网吧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了网瘾,给自己的学业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但这些情况近年有所改变。仅以郑州大学南校区附近的商业区为例,笔者走访了附近的商业街,自2000年起,网吧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一条商业街上共有五个网吧并且每日生意火爆,高峰营业时间几乎都座无虚席。但自从2012年起到现在,此处网吧的规模已经减少至一家,并且经营状况也大不如前。笔者在网吧附近对过往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在询问的100多名学生中,有56%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比网吧上网方便”,另外有34%的学生认为“手机游戏比电脑游戏好玩,不喜欢玩电脑游戏”,仅有10%的学生认为“电脑上网操作更顺手,网吧网速很快”。在询问的学生当中,有83%的学生有过网吧上网经历。此次调查反映了在手机上网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学生逐步脱离了网吧的现象。

第二,手机携带方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上网学习。学生可在教室、寝室等各种地点使用手机查询资料。之前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电脑无法上网查找资料。有些学生有笔记本电脑,因为携带不方便以及担心丢失也不敢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因此,手机的可携带性更加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

第三,一些手机软件的开发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扩大他们的交际圈,拓展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校园生活的健康发展。

2.手机上网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第一,手机上网影响学生遵守高校纪律。以往的手机只能进行简单的通信,而自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之后,课堂上就多了许多“低头族”。手机不但影响学生的上课情况,而且还助长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有部分投机取巧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来进行考试舞弊等行为,通过手机在考场内查询或散播考试相关资料。而在此之前,他们最多只能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作弊。

第二,手机上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手机无法上网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问题时,都是通过翻阅书本或是自我思考之后再进行。而现在,他们往往会翻出手机,打开“百度”搜索后进行回答。这样就促使一些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进行思考,习惯性地进行“百度”。长此以往,不利于学风建设。

第三,手机上网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现在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有限。因此,对于网络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很多学生往往不加思考就选择了轻信,甚至本着娱乐的精神扩散。这些事情原本只能够通过电脑进行。在以往,一个学生在上课、自习、吃饭、逛街等种种活动中是很难随身携带电脑的,一个学生在一天当中接触电脑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但手机的可携带性让学生可以全天使用网络,这就使得他们接触网络信息的时间被无限加长。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群众注意力经常不加选择地对一些社会负面消息进行渲染和推广,而对于一些社会正能量则因为其“缺乏看点”就不进行足够的宣传。这就使人们常常觉得自己身边总是被悲剧环绕,久而久之对生活和未来丧失了希望。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若总是被这些消极事情影响,就容易产生叛逆、悲观、愤世嫉俗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手机上网影响了学生的生活方式。首先,手机上网改变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往,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逛街、吃饭、上自习。如今,在逛街、吃饭、上自习时,学生都是手机不离手,微信、微博不停发。其次,手机改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随着手机通信软件的发展,微信和QQ成了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学生减少了日常对话,增多了网络对话。再次,长时间的手机上网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二、辅导员如何正确面对手机上网的现象

辅导员的职责是管理好学生,工作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都身心健康,并且在各方面都向良性发展。作为辅导员,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既不能任凭事态发展,错失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机会;也不能过于否认新事物,草木皆兵、自乱阵脚。endprint

(一)坚定理念,坚持方向

辅导员要坚定地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中心,坚定地把“服务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坚定地把“所有学生共同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理念的确立奠定了辅导员的工作思想和远大理想,辅导员应按照中央十六号文件等重要文件的指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工作理念。

(二)调整心态,细心工作

辅导员的工作是服务和管理好学生,做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桥梁。辅导员在根据国家或高校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这些管理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性发展。辅导员要经常和学生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动态。

(三)引导为主,管理为辅

“90后”的学生有着自理能力强、自尊心强、自我主义强的特点。因此,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在方式上不能过于强硬,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辅导员可以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方法上相对趣味化和多元化,比如,开展“网瘾危害”讲座,组织“手机上网利弊”辩论赛,让学生自己发觉上网过度的危害。相对于“90后”的“三强”特点,他们同样还有自觉性弱、自我控制能力弱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弱的“三弱”特点。其实,很多道理现在的学生都明白,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甚至他们懂的不比教师少,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出现了自我放纵的情况,这就需要辅导员对这些学生加强管理,同时加强学生骨干培训,让学生自我管理。

(四)培养爱好,加强锻炼

据调查,高校大多数学生在课外会选择上网而不是进行其他课外活动。平时高校组织的一些“第二课堂”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学素养,有些学生对于这些项目不感兴趣,从而减少了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因此,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第二课堂”,这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虚拟世界走出,放下手机,在活动中加强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处理好人际关系;在锻炼中强健体魄、超越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全面发展自我。

三、善于利用手机上网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在人们遇到新事物时,除调整自己之前的工作方法之外,也要学习新事物,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手机上网也是如此,辅导员除了要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也要积极将手机上网用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拓展自己的工作方法。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往往更能接受新事物。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用手机上网对学生进行管理,有助于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和服务学生。因此,辅导员手机上网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辅导员使用手机上网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现在学生之间的交往很多是通过网络通信工具进行的,这些网络社区就是学生的交际网和关系圈。作为辅导员,要想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动态,就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努力让自己加入到这个关系圈,从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可能融入学生,才能带领学生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集体。

(二)辅导员使用手机上网能加强对学生思想状态的了解

“90后”学生对于网络接触较早,网络对于他们不再是一个新奇的事物。在网络里“生活”,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是他们的习惯。有很多他们平日不敢说的话,他们会在网络中诉说以释放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的压力。因此,辅导员在网络中可以收集到学生很多的信息,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三)辅导员使用手机上网能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网络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也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复杂混乱。信息的快速传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接触的信息增多,有利于了解社会发展,开拓视野;另一方面,网络上充斥的大量灰色信息促使人们心理消极、情绪低落,大量的虚假信息引发人们的误解。因此,辅导员应当在学生网络社群中扮演信息引导者的重要角色,要及时对灰色信息引发的情绪低落进行疏导;要及时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同时要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宣传一些健康、科学、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当今,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成为了高校校园思想传播中的主要方式。辅导员身为学生思想的主要引导者,应当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教育的前沿阵线,全方位把控学生上网,为学生身心、思想全面发展作出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学生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