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

2016-08-23 21:10周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者视野心灵

周婷

博尔赫斯说:“什么是天堂?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但是学生们的这个天堂被生生地剥夺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阅读成了一种“罪过”。学生们的书包里很难找到一本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学生如果在教室里拿出一本名著来,会被老师毫不留情地训斥:“看这些闲书干嘛?看这些书你能考出好成绩?”

而更为可怕的是,电脑与手机无孔不入地侵入到学生的每个空间,网络快餐式的信息消费彻底挤压和占领了学生最后的阅读的空间,经典文本无法进入学生的视野。

1.没有阅读,束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沉醉于阅读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丰富多彩又摇曳生辉的文本,给阅读者提供的是一种愉悦,一种高于一切的精神享受,在这样的美丽的行程中,无数的字词语汇很轻松地被阅读者所接受并记忆深刻,哪怕遇到一些生僻的、阅读者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他们也会随着文本去猜去联想,会找字典去查。没有阅读,就失去了在快乐中认识词汇、感知词汇、积累词汇的机会。而且,阅读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认知语言运用、表达技巧、行文方式的重要途径。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说过:“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大量积累书面语言材料,而读书正是学生获取并积累书面语言材料的最好手段。隔断了阅读,也就隔断了语文能力的训练。

2.没有阅读,阻隔了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阅读是打开思维的一条路径。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和必然结果,思维借助语言而实现;语言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语言为阅读者打开了思维广阔空间,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都要通过阅读者思维体验转化成具体的、栩栩如生的画面场景,使阅读者犹如身历其境,随着文本而喜悦、痛苦、快乐、忧伤。阅读的过程是以思维的方式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阅读是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而由于孩子个性气质存在差异,他们常常倾向于某一类自己喜欢的书籍,如战争、情感、军事、历史、哲学、侦探、科幻、武侠等作品,这种倾向性的阅读反过来又加强了孩子个性的发展。没有阅读,这些自然无法实现。

3.没有阅读,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的总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呈现着生活的驳杂丰富,蕴含着深刻哲理和对生命、生活的认知。这些都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使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因此,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它超越了世俗生活的层面,建立起另一个精神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没有阅读就切断了与世界、与心灵、与生命情感的沟通。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没有阅读的语文,就无法实现语文浇灌心灵、塑造人格的使命。

4.没有阅读,就无法打开学生视野的天空。余秋雨曾经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广泛的阅读、驳杂的阅读,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斑斓多姿的生活与情感的窗子,让学生的目光游走于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阅读的语文,遮挡了学生的视野,封闭了学生伸向认知世界的触角。

5.没有阅读,就无法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丰富了学生见识,也自然教会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视角、方式,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无疑也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阅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不仅学好了语文,而且刺激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没有阅读,就不会有能力的给予。

6.没有阅读,学生就少了一个自我调节放松的渠道。阅读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体验。陶醉于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愉悦、精神的快乐、心情的放松。在学生课业压力有增无减的现实面前,阅读是让学生调节情绪、减轻压力、身心松弛的一种手段。没有阅读,学生只能继续疲于奔命。

语文教育专家倪江说:“阅读什么,怎么读,说到底是个人的天赋权利。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不能剥夺他人的基本权利。”有阅读才有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使命。阅读是学生的权利,不该也不能被剥夺。

(作者单位:陕西洛南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者视野心灵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居· 视野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唤醒心灵
真相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