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开展学生防灾与安全教育

2016-08-23 17:13罗朝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委东京都防灾

罗朝猛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海域发生强震及其引发海啸,其破坏程度与威胁性让世界震惊。但更让世人震惊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日本民众临“震”不惧,表现出匪夷所思的生命隐忍和人性的淡定、丰富的自救经验和高效的抗灾能力。其实,这些都是日本学校一贯注重防灾与安全教育累积性指标的综合反映。

一、将防灾与安全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日本政府与社会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防灾与安全教育,先后出台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与指导中小学开展防灾与安全教育。有关学校防灾与安全教育的法律主要有《教育基本法》《灾害对策法》和《学校保健安全法》等。除以上法律之外,在有关地震、台风、暴风雨(雪)等自然灾害和其他事故的专项法律法规中也有涉及中小学生在内的国民防灾和安全教育的规定。

文部省还不时地出台部门规章。1997年,文部省编制了《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防灾教育的拓展》,2001年,又编制了《培养生存能力的学校安全教育》(2010年3月修订)。2012年,文部省公布了为帮助学校防范地震、海啸等灾害而首次编制的《危机管理和应对手册》。

据悉,这是日本文部省在深刻反省因大地震导致众多儿童、学生和教职员工不幸遇难后首次编制的指南,而且主要源于大地震发生地的具体事例等,分“震前”、“发生中”和“震后”三个阶段,全面总结了学校危机管理的对策。要求学校学会收集灾害发生时的相关情报信息,还要求学校教会儿童、学生掌握必要的避难方法和要领。

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对中小学生防灾与安全教育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日本虽然没有专门的防灾与安全教育的课程,但是防灾与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都是有机地融入其他课程中,特别是在“综合学习时间”这门课程中。在对学生进行防灾与安全教育的课程中,要求学生认识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学会自救与他救。在初中、高中的保健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有关止血法、包扎法、心脏复苏法等应急措施的指导。

每年3月初的第一周是日本全国消防周,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各地的中小学,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与地震火灾有关的预防宣传活动。在日本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防灾体验馆和避难所。

二、安全意识的培养从娃娃抓起

日本教育界认为,小学是最适宜进行安全教育的时期,因为儿童最易接受安全指导并转化为行动,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将会在孩子今后的人生中留下极大的隐患。

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教给学生一些安全的常识。如,不要走行人稀少偏僻的道路,上学、放学要结伴而行,与陌生人打交道保持应有的警惕,不要跟不相识的人走。不许学生单独一人玩耍,不许学生单独一人乘电梯等。

在学生上小学之前的学校说明会上,学校一般会反复强调应该怎样保证孩子上下学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请来警察介绍当地的交通状况,讲解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段。学校还让家长们带着孩子事先走一走上学的路,检查一下上学的路上可能存在的安全死角,从交通和刑事两方面,消除安全隐患。

三、东京都学校安全教育的实践范例

日本东京都在指导学校和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2006年,东京都教委向都内学生发放了安全教育指导书,内容主要有:安全教育目标、安全教育推进策略、安全管理、事故发生应对策略。此外,还对中小学各阶段学科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以及如何在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等进行安全教育进行详细规定与提供有效指导。

2013年3月,东京都教委发布了最新《学校危机管理手册》,主要内容涉及学校安全计划制定,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其中包括防灾教育、紧急避险演练、预防不法分子入侵校园、传染疾病的预防等。此后,该教委又向学校配发了最新版《安全教育规程》,篇幅长达113页。内容丰富,实践性非常强,从学校安全计划制定,到课程如何实施都有指导意见,还提供了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年级涵盖的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灾害安全、避难训练的大量实践案例。从计划、实施、到评价形成“三位一体”,具有很强的指导与操作性。

近年来,东京都教委在都内学校推行以下三大领域的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灾害安全教育。强化教师对学生“日程安全指导”“定期安全指导”和“特殊情形下安全指导”。此外,东京都教委还在都内学校推广安全教育试验学校,主要在学生预测危险与规避危险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大胆试验。东京都共有12所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被选定为试验学校。东京都教委表示,希望这些试验学校能在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安全教育实践和避难训练方面做出尝试,以期将这些学校的经验推广至东京都其他学校。东京都教委还推出了最新版的在小学和初中使用的防灾教育辅助教材,此举意在提升学生对自己安全负责和对社会安全做出贡献的资质与能力。

四、在实战演练中学会自救与他救本领

日本防灾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强调内容细化,凸显真实体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灾避难教育体系。正如旅华学者加藤嘉一在其博客中写到的那样:“我们从小学直到高中,每个学期都要参加各所学校和地区举办的防灾训练,经历了12年。假设地震发生,我们该怎么办,第一做什么,第二看哪里,第三怎么办。至少训练过30多次,不经思考也明白该怎么应付。”

眼见为实。2007年,我国央视《岩松看日本》节目组亲历了东京都目黑区东山小学举行的例行防地震演习。据该节目介绍,这是学校是在不通知全校师生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全校范围内的防灾演习。该校副校长久保荣说:“这种演习有的时候是上课的时候搞,有的时候是下课的时候突然搞。”

当天防灾演习的时间定在上午10点10分。那时,除了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外,其他学生都在教室里上课。按照预定时间,副校长久保荣开始通过扩音器向全校发布地震警报:“全体师生注意了!刚刚接到地震警报,我们所在的城市有地震的情况出现,请大家马上做好避难的准备!做好应对的准备!”

听到地震警报后,二年级四班的教师马上下达躲避的口令,学生迅速钻到了桌子下面。一年级四班的教室里,代课男教师马上停止上课,并且指挥学生迅速钻到课桌下面,等待教师的下一步指令。节目组发现,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听到地震警报后,都用最快的速度避难,而从听到地震警报到实施避难,都是在1分钟内完成的。与此同时,防火演习总指挥——久保荣副校长又下达了因为地震已经引起火灾的警报,教师里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马上向操场的空旷地带集合。节目组发现,学生开始排队往操场集合,这些孩子头上还带了一个帽罩,主要是用于防烟火。很快,所有的学生都整齐地聚集在了操场中央,校长樱桥贤次总结了这次防火演习的情况。就这样,一场毫无准备的防火演习在短短5分钟内就完成了。

在这次防灾演习过程中,让节目组惊叹的不仅是全校1000多名师生在5分钟内全部集合完毕的速度,还有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安静、沉着以及良好的秩序。白岩松在现场采访了几位小学生。“当地震发生之后,你应该做什么?”学生甲说:“首先我要保护自己的脑袋,然后注意周边有没有火,如果有火,先要灭火。”学生乙回答说:“我觉得如果发生火灾的话,通常都是吸进去烟才昏倒的,所以不要站着,而是要爬着出去。”白岩松又问道:“如果真的要遇到这样的灾难,会不会害怕?”学生丙很镇定地说:“因为我们平时经常做这样的训练,所以发生情况时,我只要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来做就可以了,所以我不怕。”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教委东京都防灾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在偏城的山坡上
“安全”开会
防范校园欺凌决不能“捂盖子”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
持偈不如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