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运用审美教育

2016-08-26 15:14谢文禄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运用策略中学语文

谢文禄

摘要:在教学观念不断革新的教学背景下,各阶段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填充,各版本教材的编制者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进行文章的选择,旨在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诗教学十分重要,它与古诗词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白话描述下也极具意境与美感。本文将简单介绍中学语文新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重点就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策略展开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审美教育;运用策略;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

一、中学语文新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与新诗相比,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关注度更高,鲜明的韵律、简短的诗篇都向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面,因此,在各阶段的教学中人们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及喜爱程度远远高于新诗。但是从兴起的年限及写作内容上来看,新诗更加易懂,且意境深邃,学生无需受到生僻词语的影响,可以通过白话诗句的分析来了解作者的立意。

从近年来的教材编制现状来看,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诗占据的篇幅有所上涨,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冰心女士的《纸船》等等,这些文笔优美的新诗不仅向人们传达出美好的意愿,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新诗也可以做到意境优美、构思精巧。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自身对新诗的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现阶段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新诗的发展及重视在漫长的教学改革中逐步得到了改进,但是,初中语文教学前期的选材具有较强的政治倾向,对于初中学生的审美、德育教学需求分析不足,使得教师与学生对于新诗的重视度不高。传统语文教学大都是通过教师讲解写作背景、解释生僻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大意分析这一流程来进行,但是不适用于新诗教学。新诗教学需学生自己心领神会,教师也要掌握教学的技巧及方法,否则,教学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其次,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自身的影响及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及价值观。在缺乏系统性研究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工作者无法真正体会到新诗的美感与意境,如果教师自身都无法读懂读透新诗,更加无法挖掘出新诗的文学价值。在应试教育意识的影响下,教师自身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意识逐渐放松,这无疑也给新诗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二、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策略

1. 深入挖掘新诗中蕴含的美感及韵味

审美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美,并完善自我,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受和体验。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教师需做好课前的引导及准备,在课程开展前期做好氛围的营造及渲染,让学生自发的融入到教学氛围中。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对于新诗的选择非常慎重,其选择的新诗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教师需要做的是利用教材及设备来做好审美教育。就新诗《乡愁》的教学而言,诗中蕴含着作者对统一的期盼及亲情的渴望,在质朴的语言中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写作心情。教师在讲解中,可以跳脱诗篇讲解的范畴,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对于亲人的情感,可以给学生播放与乡愁相关的歌曲,如《鸿雁》,让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感受到《乡愁》中的韵味及美感,对新诗产生较大的改观,逐步爱上新诗。

2. 审美感知的获得

审美感知的获得既离不开审美韵味的营造和彰显,更离不开美读这一创造性活动的参与,因为美读是读者走进诗人内心深处、感悟诗人情思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授新诗时也要紧紧抓住诗歌的特点,注重学生的诗歌朗读,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新诗中的审美教育才能真正有所成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

新诗《绿》内容抽象,意境优美,构思奇特,完全可以作为审美教育的课外教材。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聚焦于日常生活,通过踏春等实践活动来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千万种绿的形态,以便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说的“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这一审美感知,为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审美教育运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通过美学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灵感,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通过自身的理解及感悟来营造美的意境。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来实现,在新诗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结构或主题让学生去模仿,逐步了解到新诗中的韵律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写作及组织能力,从教学中逐步落实和渗透审美教育。

三、总结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极具优势,通过对不同时代背景下文章的学习及研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者写作的用意,明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教学工作者需认真地对待当前教学中的不足,有意识地进行改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同时,利用现有条件,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不断创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自发地参与到新诗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许 诺.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

[2] 王志军.初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32).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水头中学 342300)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运用策略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