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颗粒在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9-07 04:29尹颂豪姚兆友梁淑玲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磷灰石颌骨下颌骨

尹颂豪,姚兆友,梁淑玲,王 栋



·临床研究·

羟基磷灰石颗粒在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的应用效果分析

尹颂豪,姚兆友,梁淑玲,王栋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颗粒在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羟基磷灰石颗粒填充空腔,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成骨速度、复发几率以及排斥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骨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成骨速度快,观察组患者的复发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几率(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羟基磷灰石颗粒在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的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预后好,在单一血管供血的下颌骨仍然可以成骨,其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下颌骨囊肿;羟基磷灰石;成骨速度;复发

颌骨囊肿是指颌骨内出现囊性肿物,随着囊性肿物的增大,颌骨逐渐发生膨胀并被破坏[1]。颌骨囊肿是外科口腔颌面的常见病,由于其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也容易发生漏诊现象,拖到病情加重时颌骨囊肿已明显较大,此时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3]。临床相关研究报道显示,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与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提高成骨速度、降低复发几率,临床效果显著[4]。所以本次研究为了提高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的治疗效果,就我院收治的70例下颌骨囊肿空腔性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填充羟基磷灰石颗粒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有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7~60(40.5±3.7)岁,其中病发部位在下颌角的患者14例、下颌骨体部的患者13例以及下中联合的患者8例。对照组有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25~61岁(40.1±3.9)岁,其中病发部位在下颌角的患者15例、下颌骨体部的患者12例以及下中联合的患者8例。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全景片检查确诊为下颌骨囊肿,并符合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相关的诊断标准[5]。所有研究对象的缺损直径均在3.5 cm以内,且患者的囊肿骨缺损均在2~3个牙位。所有研究对象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获得其家属的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先给予3 d的多贝尔氏溶液对口腔进行清理,4次/d,术前先给予患者根管治疗并进行稍微的缺损填充,使用牙胶尖超充,治疗完成后准备二次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平卧位,麻醉选用气管插管全麻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将头部抬高,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麻醉后取梯形或者弧形的切口,翻瓣、去骨,再将囊肿彻底切除,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冲洗,完成后进行术腔止血,空腔填塞碘仿纱,在加压的状态下进行对位缝合伤口,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与相应的护理,一周后取出碘仿纱。观察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手术过程中将囊肿彻底切除后,在空腔中填满羟基磷灰石,随后使用海奥生物膜进行覆盖,将伤口进行对位缝合,使用四头绷带在加压状态下进行包扎,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与相应的护理。

1.3判定标准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第6月、第9月、第12个月以及第18个月进行X线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成骨情况[6],观察是否有任何不适感以及是否有羟基磷灰石位移等并发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成骨速度比较见表1。观察发现,在第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成骨情况主要以透射为主,对照组患者的成骨情况主要以颗粒为主;在第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成骨情况主要以模糊为主,对照组患者的成骨情况主要仍以透射为主;在第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成骨情况主要以融合为主,而对照组患者的成骨情况主要以模糊为主;术后第18个月,观察组患者成骨情况基本为融合,而对照组患者的成骨情况部分为融合。充分说明了观察组患者的成骨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成骨速度快。

表1 两组患者成骨速度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复发几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随后的随访中发现,35例患者伤口顺利愈合,均无复发囊肿,患者自觉无任何不适。对照组患者在随访中发现,有11例患者伤口延期愈合,有4例患者发生囊肿复发情况。

2.3两组患者的排斥反应对比两组患者随访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

3 讨 论

颌骨囊肿刮治术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被广泛应用于颌骨囊肿的治疗,但由于颌骨位置的特殊性,手术治疗对修补材料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良好的理化特性,还需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7]。囊肿切除术后的空腔问题一直备受医疗领域的关注,传统方法常用碘仿纱、明胶海绵等填塞物对囊肿腔隙进行填塞,但由于这类材料的理化特性与生物相容性较差,患者的预后效果欠佳,缺损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自我愈合。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矿物质,具有很好的理化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羟基磷灰石中的钙、磷游离可以被人体吸收与结合,促进患者的术后愈合[8]。本次研究中也发现,给予羟基磷灰石颗粒填充的观察组患者的成骨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成骨速度快,复发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几率,充分证实了羟基磷灰石颗粒在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研究报道称,颌骨空腔成骨与供血有直接关系,供血量充足颌骨空腔成骨的速度较快[9]。而在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下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患者,下颌骨的供血单一,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下颌骨供血单一的情况下填充羟基磷灰石,颌骨空腔仍然可以成骨,且成骨速度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羟基磷灰石颗粒因其良好的理化特性与生物相容性,在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治疗中的效果好,降低了术后的复发几率与排斥反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羟基磷灰石的晶粒越细,其生物相容性越好,治疗效果越高。但下颌骨囊肿术后植骨属于非常规治疗,其应用价值和术后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1]姜珊,王瑞,刘子辉.羟基磷灰石颗粒在颌骨囊肿空腔性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4,27(3):369.

[2]刘杏杰.颌骨囊肿摘除后的骨腔填充羟基磷灰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4):80,176.

[3]王立新,刘希云,倪耀丰,等.颌骨囊肿手术疗效观察及感染控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4-6,19.

[4]钱楚凡,李小琳,王栋.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修复膜在根尖囊肿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4):125-126.

[5]翟军.羟基磷灰石在颌骨囊肿术后骨腔中应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9,14(1):19-20,50.

[6]张永富.颌骨囊肿85例开窗减压术与传统刮治术结合羟基磷灰石植入的远期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5):19-20.

[7]富建明,苗波,贾刘合,等.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骨密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2):2387-2390.

[8]Perez RA,Ginebra MP.Injectable collagen/α-tri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ollagen-mineral phase interactions and cell response[J]. J Mater Sci Mater Med,2013,24(2):381-393.

[9]Busso M.Calcium hydroxylapatite (Radiesse):safety,techniques and pain reduction[J].J Drugs Dermatol,2009,8(10 Suppl):s21-3.

(2016-03-29收稿2016-05-28修回)(本文编辑刘喜元)

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105101206)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782.2+3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19

猜你喜欢
磷灰石颌骨下颌骨
磷灰石的宝石与工业价值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云南某中低品位磷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工艺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磷灰石吸附铀试验及其铀成矿意义
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生骨疣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