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不同手术切口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

2016-09-07 04:29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乳晕瘢痕乳房

季 尉



乳腺纤维瘤不同手术切口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

季尉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不同手术路径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肿瘤距乳晕3 cm以内者采用乳晕边缘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距乳晕3 cm以外者常规放射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拆线时间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瘢痕形成与乳房外形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瘢痕≤0.2 cm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3 cm以内的乳腺纤维瘤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外形美观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但瘤距大于3 cm患者乳晕边缘切口治疗复杂,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效果较好。

乳腺纤维瘤;放射状切口;乳晕边缘切口

乳腺纤维瘤是我国女性常见病之一,虽然该病为良性肿瘤,但仍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因此积极的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临床中对其进行手术时,手术切口为传统乳房放射性切口,但是选择该切口手术,多数患者的皮肤纹理会因被切断而形成瘢痕或者凹陷畸形,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不符合人们对美学的需求。近年来临床中已逐步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但对于距离乳晕较远的肿瘤,究竟采用哪种术式更为理想,本文对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以探讨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9~45(25.66±4.68)岁,其中65例为单发,15例为多发,肿瘤直径为0.66~5.0(2.22±0.73)cm。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房放射状切口手术疗法,观察组中纤维瘤距乳晕3 cm以内者采用乳晕外缘切口手术疗法。观察组患者纤维瘤距乳晕3 cm以内者29例、3 cm以外者11例,对照组患者纤维瘤距乳晕3 cm以内者30例、3 cm以外者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乳腺超声进行定位,用记号笔对其部位进行标记,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乳房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纤维瘤距离乳晕3 cm以外者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纤维瘤距离乳晕3 cm以内者采用环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确定肿瘤位置后,选择切口位置,选择时要尽量保证切口距离肿瘤位置较近,随后作一1.5~5 cm之间的弧形切口,目的是手术操作者的食指可以通过手术切口[2],以能顺利去除肿块。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腺体表面,游离皮瓣,直至肿块边缘。对于浅表肿块,可向切口处推移肿块和周围腺体,沿着包膜整体将肿块切除,对创面采用电刀止血,无须缝合,对于多发肿瘤患者,使用拉钩将手术切口拉向其他肿块位置予以切除。切除后,常规进行止血和冲洗,对切口边缘进行仔细修剪,缝合时采用细针间断缝合,选用3 M胶带固定切口。术后对局部创面进行压迫止血,压迫时间在5 min以上。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切口瘢痕大小,根据参考文献[3]中的评价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将疗效结果具体划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 种情况。很满意:患者治疗效果很好,切口小、愈合快、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没有相关不良并发症的出现,患者给予高度评价;满意: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临床症状消除,切口愈合良好,没有相关不良并发症出现,患者表示满意;一般:患者临床症状消除,没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术后切口处表现出轻微的不适感,经过处理和有效治疗达到愈合效果,患者表示可以接受;不满意: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切口大小和愈合时间都表示不满,而且术后出现了切口出血情况。美观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拆线时间比较见表1。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拆线时间比较±s)

2.2两组患者的手术瘢痕大小比较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观察组中,32例(80.0%)术后瘢痕宽度≤0.2 cm,8例(20.0%)术后瘢痕宽度>0.2 cm。对照组中,9例(22.5%)瘢痕宽度≤0.2 cm,31例(77.5%)术后瘢痕宽度>0.2 cm。观察组术后瘢痕≤0.2 cm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26.47,P<0.01)。

2.3两组患者术后对乳房美观满意情况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6,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对乳房美观满意情况比较 [例(%)]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乳晕感觉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2例,乳晕感觉障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

3 讨 论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乳腺肿瘤中乳腺纤维瘤占较大部分,约为50%左右[4]。乳腺纤维瘤多为单发。该病主要因内分泌激素失调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憋胀和疼痛,部分患者不伴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临床中不排除肿瘤恶变的可能。因此,手术切除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5]。由于传统放射状切口其创伤较大,术后易形成疤痕,多数患者对该方法治疗依从性相对较低。而选择乳晕边缘切口对其进行手术切除,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方法可以利用乳晕边缘色差对切口进行隐藏,提高美观,同时该部位具有较好的皮肤弹性,可以对肿块进行牵拉,从而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手术,对其周围乳腺小叶和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后恢复快,同时该部位的皮质相对较薄,对皮肤平整修复是一个有利条件。同时该切口还可以对乳晕感觉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经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对比中,虽然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但在拆线时间对比中,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房外形满意度和术后瘢痕≤0.2 cm者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主要原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较小,且环乳晕切口可以减少对乳晕的血运和感觉的破坏,因为乳晕下丰富的血管网对切口的愈合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该方法可以减少对乳腺的影响,对乳管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率,还能保留患者的哺乳功能。而传统手术方法的手术切口相对较大,多为放射状切口,虽然该方法的操作相对简便,但是对乳房的损伤相对较大,因此易发生切口感染,同时愈合后易形成较大的纤维样瘢痕,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乳房出现局部凹陷畸形,对患者乳房的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其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而美观效果低于观察组。但本次研究中,对于两组患者中纤维瘤距乳晕大于3 cm患者中,如果行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行皮下窦道治疗,手术时间长,且过于复杂,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差异不大,未见显著改善。故采用乳晕边缘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适用于纤维瘤距乳晕小于3 cm的患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外形满意度,患者的乳房美观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当中。但对于瘤距大于3 cm的患者,乳晕边缘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手术复杂,可采用常规的放射状切口切除。

[1]肖强,黄忠.乳腺纤维瘤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09-110.

[2]代海鹏.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探究[J].吉林医学,2013,34(9):1726.

[3]吕芳,罗细好,巫秋花.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6):159,161.

[4]向琳.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93.

[5]新军.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39-2940.

(2016-03-28收稿2016-05-30修回)

(本文编辑蒋鹤生)

226400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外科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737.9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31

猜你喜欢
乳晕瘢痕乳房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乳晕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乳晕变黑是病吗?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最佳引产方法的探讨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