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6-09-07 04:29梁楚森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致残率基底节骨瓣

梁楚森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研究

梁楚森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以实际所行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73例和大骨瓣组(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70例,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7 d时神经功能缺损(MESSS)及道格拉斯(GCS)评分,术后半年时疗效。结果两组术后MESSS与GC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小骨窗组术后半年时存活率为97.26%,高于大骨瓣组的87.14%(P<0.05),小骨窗组术后半年时致残率、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6.16%、5.48%,低于大骨瓣组的75.71%、17.14%(P<0.05);小骨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8%,高于大骨瓣组的74.29(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具有创伤性小、利于脑疝治疗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优势。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

高血压脑出血并不少见,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较为多见,对少量非活动性出血可采用保守治疗[1],如出血量较大、为持续活动性出血,外科手术是基底节区出血主要治疗手段[2],如患者合并脑疝则预后往往较差,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升高[3]。笔者对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以实际所行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73例和大骨瓣组(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70例。纳入标准:①高血压脑出血及出血部位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②道格拉斯(GCS)评分≥3分。③均有脑疝发生症状。④临床资料完整。小骨窗组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36~76(54.23±10.74)岁,出血量50~115(60.36±12.60)ml,GCS评分4~9(6.31±2.40)分;大骨瓣组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35~78(54.49±10.98)岁,出血量50~118(61.11±11.12)ml,GCS评分4~9(6.25±2.15)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给予降压、止血、营养神经、脱水等综合治疗,在以上基础上行手术治疗。小骨窗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在颞部取4 cm×4 cm骨窗,在显微镜下进入血肿腔内,先用吸引器吸引处理,血肿缩小后进一步清除后电凝止血,在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引流,如血肿破入脑室可在侧脑室内置引流管引流,关颅缝合。大骨瓣组行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取6 cm×10 cm骨窗开颅,在直视下清除血肿,用硬脑膜补片修补硬脑膜,然后在术区及皮下放置引流管引流,如血肿破入脑室可在侧脑室内置引流管引流。两组术后均给予高压氧、脱水等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7 d时神经功能缺损(MESSS)及GCS评分;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包括再出血、中枢性高热、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术后半年存活率及致残率。术后半年进行疗效评定,MESSS评分治疗前后降低幅度>20分为显著进步,8~20分为进步,8分以下为无变化,评分不下降反而增加9分及以上为恶化。有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定性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MESSS、GCS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MESSS与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同期比较,两组患者MESSS与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存活率、致残率及并发症比较见表2。小骨窗组术后半年时存活率高于大骨瓣组(P<0.05),小骨窗组术后半年时致残率、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大骨瓣组(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3。小骨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8%,高于大骨瓣组的74.29%(χ2=4.18,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MESSS、GC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存活率、致残率及并发症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及局部出血可对神经功能选成损害,引起患者致残及致死,如发生脑疝则病情更为危急,预后更差,因此进行血肿清除是有效治疗方法,也是关键。高血压脑出血以基底节区出血较为多见,传统治疗方法是大骨瓣开颅术,可及时准确找到出血部位对血肿清除、对出血血管止血,但是相对来说创伤性较大、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多选择颞部为手术窗口,具有微创性,比较大骨瓣开颅术减压也较充分,开窗时间较快利于快速达到血肿清除。本研究对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疗效进行了回顾性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MESSS与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是在术后半年时疗效评定显示,小骨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8%,高于大骨瓣组的74.29%,而且术后半年时存活率明显高于大骨瓣组,术后半年时致残率及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大骨瓣组,表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创伤性小、利于脑疝治疗及神经功能恢复,手术效果与临床报道结果一致[4],但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定位要准确,对颞部血管及神经注意保护,清除血肿时要在冷光源下进行清除,动作轻柔避免强制吸引,要注意止血,如无法清除的血肿,必要时可在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后期病情稳定后将残留血肿引流即可,同时由于患者已经存在脑疝,因此在进行血肿清除时必须进行相应的骨瓣减压,降低颅内压利于病情恢复。如果小骨窗手术存在难度,不应该单纯考虑微创,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1]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2]Zhou X, Chen J, Li Q,et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Stroke, 2012, 43(11): 2923-2930.

[3]李晓光.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3,8(z1):37-38.

[4]马连柱.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8):77-78.

(2016-03-27收稿2016-05-25修回)

(本文编辑刘喜元)

537400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651.1+1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33

猜你喜欢
致残率基底节骨瓣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