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6-09-07 04:29赵桂艳凌素连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病死率入院脑出血

赵桂艳,凌素连



院前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赵桂艳,凌素连

目的总结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未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而自行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发病到采用治疗时间间隔(4.2±1.3)h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35.00%)及病死率(1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临床预后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1]。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老年患者居多,年轻高血压患者也可发病。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病理改变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它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2]。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早期合理处置、控制出血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为首次脑出血发作,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均为基底节出血。其中30例为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而自行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78(66.8±1.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66.2±1.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脑出血发病后由家属护送入院。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由“120”随车护理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并护送其入院,具体如下:①急救指导。医院“120”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转接急救科室医护人员,由其指导患者家属初步实施急救并提醒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地址后,安排救护车携带护理人员及时出发。②固定体位。患者发病后注意避免体位改变而加重颅内出血,急救人员要固定好患者头部,控制头部活动度。③保证呼吸畅通。急救护理人员将患者头部偏向某一侧,并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等,疏通呼吸道,保证呼吸畅通。若患者舌后坠可应用辅助器械进行气管插管。④降压治疗。固定好患者头部后,建立静脉通道,实施降颅压、降血压治疗。⑤氧疗。必要时面罩给氧,一般控制氧流量在4~6 L/min,浓度在30%~40%。⑥协助转运。现场基本急救完成后,将患者转运至医院,途中要严格监视生命体征变化,采取对应急救措施。提前与医院急救科室联系好入院后的抢救安排。

1.3观察指标①发病到采用治疗的时间间隔。②预后判断。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正常为治愈;在他人协助下可完成生活起居动作为好转。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③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进入急救室至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40例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间隔为(4.2±1.3)h,对照组30例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间隔为(6.5±1.7)h,观察组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42,P<0.0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χ2=5.66,P<0.05)。

表1 两组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χ2=13.99,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比较 [例(%)]

2.3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病死率为12.50 %(5/40),对照组为33.33 %(10/3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院前急救护理指的是第一救援者实施急救护理至患者进入医院急诊科之间的急救护理措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风险高,幸存者中一半以上存有残疾症状[3]。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更快做出急救反应,更早评估患者伤情,先一步抢救患者生命,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患者功能,及时阻止病情恶化,提高临床急救效果及预后。高血压脑出血属于危急重症,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巧,可以临危不乱,在到达现场前通过电话方式指导现场家属进行基本的急救及注意事项,避免病情进一步复杂变化。在患者具备转运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家属的配合和理解,保证患者转运安全。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异常状况及时做出正确反应。脑出血发生后,院前急救护理对避免病情恶化、争取抢救黄金时间非常重要。脑出血患者抢救不当极易导致脑疝、气道阻塞、中枢性高热、死亡等严重症状[4]。本组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抢救有效率达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此类患者及时治疗和预后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同时,我们在急救工作中发现,急救人员事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发病诱因,第一时间安排脑科急救人员及护理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专业化救治,救护效果更好,也更有助于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改善临床预后,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红娟,李 燕.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75-76.

[2]程丹莉,田维娜,胡萍,等.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 : 174.

[3]刘漫香.院前急救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 (2) : 285-286.

[4]Ragoschke-Schumm A,Walter S,Haass A,etal.Translation of the‘time is brain’concept into clinical practice:focus on prehospital stroke management[J].Int J Stroke,2014,9(3):333-340.

(2016-03-27收稿2016-05-28修回)

(本文编辑蒋鹤生)

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急救医疗中心(赵桂艳); 53003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凌素连)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544.1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43

猜你喜欢
病死率入院脑出血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