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干预方案对剖宫产后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

2016-09-07 04:29陈光霞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腰麻收缩压体位

陈光霞



·技术与方法·

不同体位干预方案对剖宫产后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

陈光霞

目的不同体位干预对剖宫产后产妇血压及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4例择期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产妇腰麻后取常规平卧位,观察组产妇腰麻后,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30°,将产妇子宫推向左侧,对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血压变化及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后舒张压水平均有下降,但是对照组手术开始时及胎儿娩出时的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pH值及PaO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对照组为36.1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经麻醉后接受体位干预可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也能改善新生儿血气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体位干预;麻醉;剖宫产;新生儿血压;产妇血气

椎管内麻醉为剖宫产首选麻醉方案,其安全性较高,利于分娩进行。但临床发现,椎管内麻醉后易产生低血压,腰麻后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达78%以上,不仅可导致产妇出现脑部血流减少、呕吐等不良反应,也可能影响子宫胎盘血流,致使胎儿缺氧[1]。可见,控制剖宫产产妇血压波动,对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价值。相关研究显示,剖宫产时进行体位干预能预防产妇低血压发生率,但是国内对于体位影响产妇血压的相关报道较少[2]。本研究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不同体位干预,对干预后产妇血压变化、胎儿血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94例择期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观察组:年龄21~33(26.8±5.7)岁;体重58~78(67.5±8.2)kg,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对照组:年龄22~35(26.3±5.2)岁;体重55~76(67.1±8.5)kg,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纳入标准: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者;18岁以上;同意参与本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可正常交流者。排除标准: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者;产妇存在手术禁忌症者;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者;肝、心、肾功能严重不全者;胎儿窘迫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产妇均接受腰麻,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采取平卧位;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接受体位体位干预,具体方法为:腰托与约束带将产妇进行固定,手术床向左倾斜30°,护士位于手术床左侧,将产妇子宫往左侧推动,直至手术开始,切皮时将手术床摇平。一旦产妇术中出现舒张压<100 mmHg,或较麻醉前下降30%以上,需分次静脉注射麻黄碱5 mg,直至收缩压恢复正常。

1.3观察指标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后即刻、手术开始时、胎儿娩出等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水平变化。胎儿娩出后,立即以止血钳钳夹两侧脐带,取脐动脉血1 ml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定量数据用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收缩压水平变化见表1。两组产妇麻醉前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后即刻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手术开始时和胎儿娩出时收缩压高于对照组;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观察组血压较平稳,而对照组患者血压波动较大。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收缩压水平变化±s,mmHg)

2.2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见表2。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比±s)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对照组为3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剖宫产为目前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而腰麻为首选麻醉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经相关研究表明,剖宫产腰麻后会产生明显的血压水平下降,产妇低血压不仅会产生脑部血液循环,产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母婴结局[3]。可见,控制剖宫产低血压发生,不仅能减轻产妇痛苦,也能保障新生儿安全。

有学者研究发现,产妇平卧位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腔静脉受压,甚至可能完全阻滞,而腰麻后会导致腹肌松弛加重,增加静脉受压,因麻醉阻滞后区域性血管扩张,以致血液过多积于下肢[4]。以上因素使产妇回心血量及排血量骤然下降,以致血压下降。因此,有学者提出,麻醉后选择不同体位可减少下腔静脉受压,缓解血压波动[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麻醉后即刻、手术时及胎儿娩出等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水平与对照组呈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收缩压水平无较大波动,而对照组产妇从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收缩压呈大幅度下降,表明体位干预可有效缓解因下腔静脉受压所致的血压水平变化。体位干预是在麻醉后立即向左倾斜手术床,并将子宫推向左侧,此方法可帮助产妇缓解麻醉后血压变化,经缓解子宫对腹后壁大血管压迫,增加回心血量及排血量,改善血流状况。本研究对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率为36.17%,高于观察组17.02%,表明未经体位干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高,而通过体位干预,可缓解血压水平波动,减轻产妇痛苦,也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有文献证实,经体位干预后,能缩短产妇回心血量与子宫胎盘血供时间[6]。因此,可改善新生儿血气指数。本研究对娩出后新生儿即刻取脐带血进行血气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PaO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保持母体良好的血供,可减少新生儿损伤,改善新生儿血气。

[1]沈佩英,胡小霞.体位干预对剖宫产腰麻后产妇血压和新生儿血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23-1025.

[2]张炜冉,张跃进,米惠茹.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9):102-104.

[3]缪琴,顾则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40(8):989-991.

[4]滑文美.体位干预在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5):213-215.

[5]林叶青,陈兰凤,庄飞行,等.胶体液预负荷和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8):1279-1280.

[6]陈燕,郝刚华,蒲慧然.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238-239.

(2016-02-18收稿2016-05-22修回)

(本文编辑彭海文)

563100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人民医院产科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173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56

猜你喜欢
腰麻收缩压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与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