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

2016-09-07 18:10宋思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重要性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大学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除要求其具备较高水平专业技能之外,对其职业素养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教师,应当掌握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有效途径及方法,从而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能够得到理想效果。本文就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 重要性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14-01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也就十分重要。在现代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为能够使大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大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方法与途径对大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科学培养,从而使大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一、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职业素养较高学生相对而言就业成功率比较高,而职业素养较低学生相对而言其就业成功率比较低。根据大学生实际求职情况来看,有些学生由于其专业水平比较低而无法通过专业测试,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将专业测试顺利通过,然而由于缺乏一定职业素养而最终将就业机会丢失。就个人方面而言,若缺乏较良好个人素质,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得到突出业绩;就企业方面而言,在具备较高水平职业素养人才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好发展,才能够为企业实际生产节约成本,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就国家方面而言,国民职业素养对国家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未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职业素养,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够理想。所以,在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已经成为一项必要任务。

二、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有效策略

1.教师积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在当前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属于关键因素,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及职业认知属于主要来源。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其不但应当具备教书育人基本能力,同时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过程中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应当具备职业素养。若教师未能够了解该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职业素养,则也就无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所以,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积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对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更新,及时掌握本专业理论前沿及实践动态,不但要对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相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心理与职业标准有所了解,同时应当从理论及实践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最新科技文化知识,同时在学科专业教学中应当引入职业指导,从而使大学生职业指导全程化得以真正实现;另一方面而言,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实际工作流程及常识进行更多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之间实现有机结合,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并且是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对学生加强思政素质教学,使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教学贯穿教学整个过程,还应当在道德观及法纪观方面加强教育,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及诚信意识。

2.积极加强学生职业意识

学校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能够参加课外学习及锻炼,应当安排具备一定实际工作经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在职业层面对其提供帮助,通过使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及锻炼,对学生良好职业修养及职业素质逐渐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公益互动开展、社会服务以及社会调查与勤工助学等相关方式,使大学生逐渐增强其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使其自立、自强意识得以增强,为其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奠定良好基础。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当使学生能够学会交往、包容以及竞争与合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严格进行管理,对学生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使其时间观念得以强化,并且使其逐渐形成遵守纪律良好习惯。通过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将职业规范内化,使其成为自身道德修养,在自身思想中不断渗透,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转化为自身行动。

3.使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性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普通高校教学过程中,其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少,很多课程内容与实际之间联系度比较缺乏,大多数内容都比较缺乏实用性,并且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也比较低。通常而言,在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方面,理论性知识属于基础及前提条件,而对于实践性知识一级应用性知识而言,其不但能够对学生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及训练,并且能够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吸收、理解及掌握,可使学生就业素质及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性,首先应当主动与社会及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及学校专业特色相符合,使社会上人才恶性竞争有效减少;其次,对于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而言,应当使两者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职业指导;第三,对于所传授知识,不但要增强其学术性,同时应当使其实用性及实践性得以有效增强,从而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较好培养。

三、结语

在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为能够对学生进行较好培养,促使其能力全面提高,应当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积极培养,从而使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选择有效途径及方法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科学培养,从而使高校教育能够得到更加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建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探索[J]. 职业时空,2013(9).

[2]常奕.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2).

[3]孙鑫.浅谈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素养的培养方法[J].商,2012(19).

作者简介:

宋思宇(1989.06.0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