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影响研究

2016-09-08 09:03余佳能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供应量外汇储备外贸

余佳能(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影响研究

余佳能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近年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稳定和刺激经济,对我国外贸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趋同走势分析的基础上,阐释国际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传导机理,采取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知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存在一定滞后影响,在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三方面体现尤为明显。最后在宏观政策调节、外贸结构改革、外汇储备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VAR模型;脉冲响应

2007年初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在美国国内愈演愈烈,伴随着银行业与房地产业的急剧衰退迅速蔓延至美国实体经济部门,急速演变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在如此恶劣的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开放度并不如发达国家那么大的中国,侥幸没有像欧美同行一样遭受灭顶之灾,但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0%,我国对外经济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出口部门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更是受到显著影响。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蔓延与深化,美国等多数发达国家逐步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2]。后危机时代,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下滑以及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是否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又将通过何种途径对我国外贸形势产生影响,是当前中国国内颇为关注的问题。

为此,本文选取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探究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国际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的传导机理

对利率和汇率间关系的探究,一直是研究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传导的核心。两者之中,汇率作为对外贸易直接相关变量,一般被认为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传导机制也被称为汇率传导机制。新凯恩斯主义观点认为,菜单成本以及工资刚性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商品价格和工资等短期内呈现一定价格粘性。而名义利率发生变动时,短期通货膨胀率为零,由于价格粘性的作用,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将等量变化,并通过需求函数影响总需求以及净出口[3]。同理可知汇率对其的影响。

假设:r和r'分别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e为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πe为通货膨胀率,p和p'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水平,y为收入,Y为总产出,C,I,NX分别代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根据经济学常识,变量间显然存在下列关系:

其中,0<δY/δy<1,δY/δr'<0,δY/δ(ep'/p)>0

根据模型设定可得:当r上升时,r'在短期内会等量上升,Y下降,NX产生相应变动;同理,e在上升短期内会引发ep'/p上升,从而使得Y上升,NX产生相应变动。即名义利率上调,短期内实际利率也将等幅上升,利率上升引起总需求变化,进而引起净出口额的变化。

上述模型说明了利率和汇率对总需求的影响。事实上,利率和汇率作为传导过程中不尽相同的两个环节,两者之间同样联系密切。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利率平价模型来说明。

假设:r、rf分别代表本国名义利率和国外名义利率,et为直接标价法t时刻的汇率,et+Δt为第et+Δt时刻汇率的预期值,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投资者为风险中立者,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相关变量存在如下关系:

对(6)式做适当的数学处理,可得:

当r上升时,短期内rf保持不变,此时r>rf,为保持(7)式成立,就应满足et+Δt/et>1,这说明名义汇率在预期时间内上升,本币贬值,净出口额将相应上升。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进出口贸易额(净出口):其一是货币供应量引发的利率变动,通过对总需求函数的直接作用影响GDP,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M→r→GDP→NX;其二是货币供应量变动引发的利率变动,通过贸易和境内外资金流动等途径影响汇率,进而由汇率传导渠道影响国际收支和国内宏观经济,引起净出口额的变化,具体表现为M→r→e→NX。

二、国际货币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一)检验假设以及协整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趋同走势与机理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美国货币供应量(M2)对我国外贸有积极正向的影响;假设二,利率对我国外贸有一定影响,其方向及程度是不确定的;假设三,汇率对我国外贸有一定影响,其方向及程度是不确定的;假设四,外汇储备对我国外贸有一定负向的影响;假设五,美国GDP对我国外贸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我们选取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外汇储备、美国GDP等量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探究其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何种联系。本文中将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来衡量货币供应量,汇率等其他变量选用季度平均值。对变量进行对数化及二阶差分处理,得到平稳时间序列;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法,明确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检验,找出量化国际货币政策的变量中影响较为显著的三项[4-5],即为美国货币供应量、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外汇储备,而利率、汇率对外贸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结果中体现相对并不明显。

(二)货币供应量对进出口额的影响

本文利用VAR函数模型对量化国际货币政策的相关变量与进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的方式[6],剖析变量间的长期动态联系。

1.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上式中,yt是一个k维的内生变量,xt是一个d维的外生变量,ϕ1,ϕ2,…,ϕp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εt是一个k维的扰动向量。并在此基础上,以时间序列UGDP和LNY1、LNM2U和LNY2、FER和LNY2、UGDP和LNY2分别建立VAR自回归模型。同时,参照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模型设定为VAR(2),采用OLS法得到四项估计式(式9为例)。并通过VAR模型检验得知,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良好,并可据此对四个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

2.脉冲响应分析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得到美国货币供应量、美国GDP、外汇储备与我国进出口总额间的动态响应路径(如图1至图4)。依次观察,由图1可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正冲击经国际市场传递会给我国出口贸易收入带来持续负面的影响;由图2可知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正向冲击对我国进口贸易总值具有显著持续的促进作用;由图3中可见外汇储备量与进口额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图4表明后危机时代的今天,美国国内经济下滑的现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作用侧重于出口贸易方面,对进口贸易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7-9]。

图1 美国GDP冲击引起我国出口值的响应

图2 美国货币供应量冲击引起我国进口值的响应

图3 外汇储备量冲击引起我国进口值的响应

图4 美国GDP冲击引起我国进口值的响应

(三)实证分析结论

由上实证分析可知,利率、汇率对进出口影响的方向及程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可能是由于两者对出口、进口的影响程度不同、方向相反决定的。实证分析中,两者的影响没有得到显著体现,无法据此提出有力结论,这可能与样本空间的局限性有关。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的调整,使得我国利率、汇率逐步浮动上升,人民币升值,国内出口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型外贸企业大面积遭遇淘汰,大型外贸企业亦受创严重,短期内出口总值显著减少,进口贸易额则相应有所增加。利率及汇率带来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其对出口、进口两方面方向、程度不尽相同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后危机时代背景下,由国际货币政策调整引发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改善我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危机后的四五年间,我国进出口受美国货币供应量(M2)影响较大,美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引发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进出口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国内进口贸易的积极促进作用,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尚无法直接证实。

2.全球性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震荡与货币政策调整,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危机给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而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却给予制造业大力支持,致使制造业日渐复苏,直接导致美国进口消费总需求巨幅下降,即我国出口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品数量锐减;进口方面,发达国家经济震荡的影响相对不太明显。

3.外汇储备的调整,是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又一影响因素。在后危机时代的今天,可以通过外汇储备量的合理运用,组织开展进口贸易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总供给与总需求间不平衡的现状,促使进口总额的提升,促进国内经济逐步稳定。

4.利率、汇率的变动,也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实证分析中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没有得出有力的相关结论,这可能是由于模型拟合程度的不足与样本的局限性导致的。

(二)政策建议[10]

为了应对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尽管各国已经出台了相关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如全球第一经济体美国出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投资与消费,但其对国内外外贸行业的复苏影响仍存在一定局限。通过对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影响进行研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把控宏观政策的调节。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提升,对外贸中小企业的扶持,对重点领域投资和消费需求的集中把控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做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工作。通过合理的政府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调节现状,推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及产业升级。

2.进一步促进外贸结构的改革。开拓多层次、多结构、多区域的市场多元化结构,逐步提高先进技术、关键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进口比重,将大面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转化到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可能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推进我国外贸结构调整。

3.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的利用。面临国内宏观经济局势动荡的现状,合理完善我国外汇储备运用规范,必要时启动外汇储备的运用调节进出口,寻求国内总供求平衡。合理运用外汇储备,以推进我国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优化,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4.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面对我国国内颇为复杂的贸易环境,合理简化在通关、退税、信贷等方面的某些环节,提高贸易投资的效率;加强外贸企业外汇管理、税收管理改革的监督与落实,为我国对外贸易相关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扶持我国外贸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逆流中的发展,加强对民营外贸企业的规范与支持。

[1]张明.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11-12):5-7.

[2]项松林.国际货币政策对中国贸易顺差影响的研究[J].财贸研究,2010(5):32-39.

[3]赵文军,于津平.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12):29-38.

[4]刘传哲,何凌云.我国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传导机制分析[N].科技导报,2005(12).

[5]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31-39.

[6]田苗.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9,9:12-18.

[7]Dr Jurgen Siebke,DrManfredWillms.Monetary Policy and the Trade Cycle[J].Intereconomics,1970(3):77-81.

[8]FAUST J,SVENSSON LEO.The equilibrium degree of transparency and control in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2,34(2):520-539.

[9]Welfens,Paul J.J.Innovations in Macroeconom ics[M].Germany:Springer-Verlag,2008.

[10]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方法[J].世界经济,2006(3):31-41.

(责任编辑:台新民)

AResearch on the Effectsof InternationalMonetary Policy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in the Post-crisis Era

YU Jia-neng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Schoolof Econom ics,Hangzhou,310018,China)

In recent years,in respons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econom ic crisis evolved from subprimemortgage crisis,the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taken quantitative easingmonetary policy to stabilize and stimulate the econom y,w hich brought a significant impacton China's foreign trade.Based on this,thisarticlemakes a convergence trend analysisbetween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in post-crisisera,then explains the conductionmechanism of the internationalmonetary policy to international trade,so as to take the VARmodel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o carry on the em piricalanalysis.We find that the internationalmonetary policy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our foreign trade in the post-crisis,especially in themoney supply,GDPand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s.Finally we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theadjustmentofmacro policy,structural reform of foreign trade,the us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etc.

the post-crisisera;internationalmonetary policy;VARmodel;impulse response

F827.0

A

1672-0105(2016)01-0092-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6.01.021

2015-09-11

余佳能,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研究。

猜你喜欢
供应量外汇储备外贸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黄金和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黄金和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