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印服务外包业发展差距比较分析

2016-09-09 01:32张欣悦
关键词:中印印度软件

张欣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印服务外包业发展差距比较分析

张欣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得益于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专业化,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中国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接包国的角度,从多个方面分析比较中印两国在接包竞争力上的差异,并以“钻石模型”为框架,探讨了中印服务外包业存在差距的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中国服务外包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服务外包;竞争力;钻石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兴起。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的承接者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许多跨国公司预测中国在不久将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项目外包基地。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重要性显著提高。但是目前印度占据全球知识流程管理市场近80%的市场份额,业务流程方面也占到接近40%的比例。与印度相比,中国传统贸易方式优势逐渐消失,容易陷入“贫困化出口增长”的陷阱之中。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增长快,但获取的贸易利益较为有限,动态比较优势较弱,产业比较优势固定化,实现产业升级存在很大难度。[1]因此,通过对中印发展服务外包进行比较,借鉴印度在服务外包发展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中印服务外包业发展差距对比分析

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是跨国公司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把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等“非核心业务”以“外包”方式交由其他专业公司处理,从而截取产业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行为。[2]中印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印承接服务外包国外销售额对比

近年来,印度在全球外包市场上一直占据领先地位,是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印度已形成年销售收入300亿美元,其中出口230亿美元的服务外包产业。其实,印度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制定的IT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目前,印度服务外包产业拥有企业16000多家,其中软件公司3000多家,总收入达1050亿美元,占GDP比重达8.1%。但是,也正是由于以海外承包服务为主的印度软件外包业的迅猛发展,印度国内的销售额较小。

与此同时,2006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开始由快速增长期向成熟期过渡,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额年均增幅超过60%,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其中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产品日益成为外包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能力大大增强。另外,根据IDC的预测,我国的软件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增长近7倍,表明中国的国内市场要广阔得多,本土的机会并不亚于海外市场,这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优势。

表1:2006-2014年中印软件外包业国外销售额对比表

如表1所示,2006年,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国外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213亿美元,占印度出口创汇总额的25%之多,即使是在出现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2007-2009年间,印度国际软件外包贸易发生了持续的负增长,但销售额仍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2014年则达到了532亿美元的顶点。另一方面,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增长迅速,到2014年基本上增长为2006年的6倍。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晚,与印度相比,目前中国的国外销售情况仍然与之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中印两国服务外包单体企业销售收入对比

现阶段我国外贸渠道中由独立中间商协议形成的贸易渠道仍为主要形式,由制造商与战略伙伴构成的渠道仅占少数,完全由制造商通过产权控制的贸易渠道仍较少。我国在加入全球产业链的初期都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所承接的业务大部分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参与国际竞争,而无法跻身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高端市场。[3]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毛利率约为30%左右,而对于印度来说,虽然印度国内的人力成本比中国高20%-30%,但以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印度服务外包企业依然维持了43%的高毛利率和27%的净利率水平,明显高于我国同类企业。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软件外包收入最多的是华为公司,达到了百万美元以上,而在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财年,在印度排名第一的塔塔咨询服务公司总收入就已达134亿美元。这样的品牌效应及影响力的劣势使得中国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单独或牵头接下一个完整的国外订单。[4]

表2:2015年(第14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五家企业收入情况

表3:印度前五名IT公司2014-2015财年收入

通过表2、3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出,中印排名靠前的几家IT公司的收入差距巨大。在第14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的评比中只有华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达到了两百万美元,而这仅仅是印度前五名IT公司2014-2015财年收入的一个零头。这种差距对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三)中印服务外包业客户分布比较

从中印服务外包业客户行业分布角度看,印度服务外包的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包括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高科技和通讯、制造业、零售业、媒体等。

印度政府在考虑到基础设施落后和投入不足的现实国情下,通过贸易、财政、金融等多种行业作为辅助手段绕过制造业,依靠服务业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从客户行业分布的角度来看,印度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依靠知识流程外包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承接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发展势头强劲。其中最主要的行业是软件外包,约占我国服务外包总规模的50%以上。

二、中印服务外包业差距产生原因分析——基于钻石模型

(一)钻石模型概述

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主要在于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要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1)需求条件;(2)生产要素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的动态整合。

具体这些要素的相互联系如下图所示:

图1:完整的钻石体系

(二)钻石模型应用于中印服务外包业竞争力比较的适用性

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政府、生产要素、机遇三方面对中印服务外包业竞争力产生差距原因进行分析。

1.政府在服务外包竞争力中的作用

印度成为全球外包中心是印度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积极效果的体现。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集中体现在实行弹性汇率制、建立和强化鼓励出口机制以及放款进口限制三个方面。[5]这一政策改革为实现印度经济快速增长,解决就业的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比之下中国仍需继续加快新一轮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货物进出口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开发,落实自由贸易战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生产要素在服务外包竞争力中的作用

中印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差距分析的生产要素方面分析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两个方面。首先,从人力资本方面来看,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推动本国的信息教育,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大量的软件人才。[6]其次,从基础设施角度看,印度有着健全的法律法规优势和行业自律组织优势。1998年起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国家信息化的战略与政策;印度服务外包协会NASSCOM帮助印度成为全球外包行业基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在法律法规的建立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组织建立方面仍存在缺陷。

3.机遇对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健康、云生态、智能制造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专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取技术能力的方式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对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他们需要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努力增强自身的经济成熟度、财富增长量和制度稳健性。就投入来说,国外的企业对于移动信息化的服务已经非常巨大,但是,中国的企业目前对于移动信息化的投入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三、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1.在承接全球服务外包的过程中,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中国可以吸收引进来自发达的发包国的技术和“干中学”不断提高积累自身的科技实力,培养软件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为自主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基础。

2.利用发达国家需要借助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来维持并提升本国相对成熟的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而进行服务外包的机遇,采取合资的方式加速本国这些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并通过“干中学”使这些产业实现跨越式突破发展

3.开放市场准入,允许私人投资,让筹资、投资决策与经济责任形成相符相关的运作机制。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条件,促进金融自由化,更大规模开放外国资本进入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加强资质审查和资金出入境监管。另外,要改革国有企业,采取引资入股、优化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社会化的改制模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

4.加快货物进出口贸易体制改革与开放,落实自由贸易战略,政府应进一步扩大内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经营权,放宽民营企业进口权限,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外贸和产业出口转型升级,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提升质量、重视品牌效应的外贸发展道路。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2[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周晓燕.中印承接服务外包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8.

[3]冯雷,夏先良.中国外贸发展方式战略转变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刘敬文.中印服务外包业比较分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5]李好.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6]段晓丹.中印两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9,(5).

猜你喜欢
中印印度软件
禅宗软件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2019年中印贸易突破6300亿元
软件对对碰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