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任教师培训的再思考

2016-09-10 07:22师海红
中国教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培训者培训专业

师海红

美国学者格拉特霍恩(Glatthorn,1995)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有三个因素:教师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境脉因素(Contextual Factors)和促进教师发展的介入活动(Interventions to Foster Teacher Development)。新入职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实践工作经验,外界的介入活动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作为新任教师培训者,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历史时刻,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顺利站稳讲台,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如何帮助新教师入职伊始就树立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自觉、自主追求专业发展的“研究型”教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新任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日益迫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新教师的培训越来越重视。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十二五”期间,新任教师需要在朝阳分院参加为期1年80学时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网上自主学习、集中面授学习、课堂观摩研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基本原则与方法、班级及学生管理等通识性知识培训,以网上自主学习为主;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技能等学科专业培训,以培训教师、资深教研员、英语教学专家讲座为主;课堂观摩研讨听评课实践活动,授课教师多是区域内优秀青年或骨干教师,有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较强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能够为新教师起教学示范作用。培训者在课前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把关,并提前听试讲课共同研讨改进,以保证授课质量,对新教师产生积极影响;户外拓展训练,增进新教师团体交流与理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缓解心理压力,激发教育激情。考核方式主要包括网上测试答题、现场说课及微格教学展示。

从培训者角度看,这样的新教师培训,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技能学习;既有面授学习,又有网上自主学习,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形式,都是比较丰富的,再加上教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的历练,新教师一定会不同程度上都获得成长。但作为学习的主体,新教师对这样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感到满意吗?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有什么样的培训需求?笔者为此对部分参训新教师进行了开放性调查。

二、新任教师教学困惑与培训需求分析

2015年12月底,笔者对北京市朝阳区2015年7月入职,参加了半学期新教师培训的33位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一次开放性的书面调查,亦可称为新教师阶段性反思总结。其中初中教师26人,高中教师7人;大多数教师年龄在23~28岁,本科或研究生毕业。

从教师们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新教师的学校工作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生源及英语学习水平,学校教研组研究氛围,教研活动及组内老教师对新教师提升个人业务是否有所帮助;了解到经过半学期的新教师培训,新教师有何收获,工作中有何困惑,有何提升需求。令人欣慰的是所有教师都表示通过参加新任教师培训,增加了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对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施教能力,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但从新教师自我反思的工作困惑及提升需求中,也反映出目前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们的需求,还有不少改进提升的空间。

1.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困惑

教师反思的教学困惑,主要有以下方面问题。首先,63.6%新教师面临的最大困惑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是对学生纪律的管理能力,因对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不够了解,且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学生的方法,不能把握好对学生管理的尺度。30.3%的教师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听讲注意力对新教师是不小的挑战。其次,33%的教师认为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与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是新教师的大问题。最后,15.2%的教师谈到对于课堂时间的分配把握不好,不能较好把控课堂节奏,常因导入时间过长,或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时间松散,造成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因处理课堂纪律问题,会严重影响一些教师的情绪,例如,教初一的周老师说:“处理学生课堂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时,我的心情会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及时很快的消化掉负面情绪,总有失落感,对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对自己也很失望”。

另外,考试分数对教师的教学和心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教初二的马老师说:“作为新老师,我们想要在学校立足真的只能用学生的成绩说话,学生考试之后出分,我看见分数比他们看见分数还要紧张。希望有专门的培训能够帮助我去思考这些问题,这种想法是否正常”。

再如,教初一的胡老师说:“研究生期间学习了很多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以及方法,在这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努力去用这些方法,但感觉传统的教学方式更省时而且更容易出成绩。在以分数求生的环境中,我很怀疑自己的方法,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取舍”。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对新教师会有较强的心理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与坏,更牵动着新教师的神经,因缺乏教学经验,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课堂操练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会造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新教师会有比较重的心理压力,对新的教学方法,以至于自己的教学能力都可能会产生怀疑。以上不良情绪及心理压力,需要得到理解与关注,作为培训者,有责任引导新教师合理处理好这些问题,以更积极地态度和理智的方法面对教学工作的挑战。

2.新教师期待提升的培训需求

在反思期待提升部分,新教师们的需求反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如下表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居于首位的教师需求是听评课,正如教初一的石老师所言:“希望今后的培训能更多的让我们去听评课,我觉得课堂给我带来的收获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大的。”他们希望多听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现场课,包括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甚至是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迫切需要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来直观学习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优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掌控经验。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也希望能安排新教师的课堂观摩课。例如,教初一的孙老师说:“可以组织我们观摩那些已入职一年的新教师课堂,让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的成长,以及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观摩最近发展区内的新入职教师的课,可以拉近距离,便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有效帮助有共同经历的新教师改进教学,帮助新入职教师找到职业自信。对培训者来说,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

其次,39.3%的教师提出了培训教学设计的需求,教师们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专题培训提升,这与教师反思的教学困惑相一致。此外,新教师更希望“交互式、主题案例式”的培训方式。他们希望培训者和专家讲座,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解释说明,少些纯理论“说教式”讲解,多些操作性强的具体案例分析和方法指导,他们更希望是一种“交流互动、研讨”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初二的马老师说:“可以给我们一些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支持甚至意见的保留”。

三、对新任教师培训的再思考

新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具体需求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有所不同,且专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Farrell,2009)。因此,作为新任教师的培训者,必须要结合新教师的具体发展需求,针对他们的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才能提高培训的效果,培养出合格至优秀的教师。结合以上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十三五”期间的新教师培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切新教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

迫切需求

徐浩在《我国中学英语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2016)一文中指出:“中学英语新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判断是非常不乐观的,这从整体上反映了其在教学能力提升上的迫切需求”,并且建议“各级各类教师发展、培训机构以及新教师所在学校将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第一要务,尽全力提供保障,以帮助新教师建立扎实的教师专业基础”。对于新教师而言,站稳讲台是第一需求,也是教师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步,是新教师的立命之本。因此,必需加大英语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次序地围绕教学必备的教学能力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围绕“单元主题或话题”,结合“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案例”,安排有侧重点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设计等方面的集中面授、专家讲座或听评课活动。要避免空泛,“高大上”教条式的讲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共同设计、研讨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要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新教师理解,掌握与

操作。

2.关切新教师提升组织课堂教学

能力的需求

新教师要站稳讲台,除了良好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保障,没有学生的积极课堂参与,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严重的可能都无法实施课堂教学,更别说完成预先的教学设计。因此,在新教师培训中,必须重视提升新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境,介绍切实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帮助新教师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情感激励能力,对突发课堂事件的处理能力。

3.关切新教师的“互动交流”需求

新教师多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更喜欢研讨式、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他们渴望与同伴交流、希望与优秀教师、培训者,专家沟通交流,培训者必须改变“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善于组织课堂讨论,安排新教师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交流活动。可聘请一线骨干教师作为“实践指导老师”,建立“合作发展共同体”,开通面对面或微信、邮件等多种交流渠道,增加新老教师、新教师与培训者及教学专家的互动交流,多途径,多方式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4.关切新教师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阳光乐观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学生。培训者除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培训外,还应当适当安排教师职业信念,教师心理调控方面的专题研讨,提高新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认识,对于考试分数正确认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亦可充分发挥“合作发展共同体”作用,开展“微信论坛”,为有情绪困扰的教师提供宣泄口,针对新教师的心理困惑,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交流讨论,群策群力,有利于新教师消极心理调节与排解。

5.关切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国内外不少研究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反思。叶澜(1999)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强调了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推动个人的学习与发展,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新教师培训者,应该关注教师专业自主持续发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探索“反思型新教师培养模式”。

国家振兴与发展依靠教育,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作为教师培训者,尤其是新任教师的培训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供给侧,我们必须为新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在反思中成长,继承已有优秀培训经验,积极探索满足教师需求、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十三五”新教师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Glatthorn. A. Teacher Development [J].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 1995.

[2]Farrell, T. S. C. The novice teacher experience[R]. In A. Burns & J. C. Richards (Eds). The Cambridge Guide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82-189.

[3]叶澜. 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徐浩. 我国中学英语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30-34.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培训者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从教师到培训者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教师培训要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