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教师:向思想的深邃处砥砺前行

2016-09-10 07:22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6年17期
关键词:研究语文教师

孙建辉

李煜晖

1980年生于吉林,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文科项目团队负责人、教学处副主任、科研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与领导方向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等。

自画像

古人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我当老师,亦有三立:

立人格,立学问,立性情。

三者之立,其魂在真。

夸饰虚美,枉谈育人。

“当你有自强不息的动力、崇高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时,你就会尽量减少休息、娱乐、应酬和事务性工作的时间,把挤出来的时间有计划地分配。我一般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三段,上午、下午、晚上各四个小时,统筹安排行政工作、语文教学研究和读书写作。逼不得已而舍之,最后留下的一定是读书写作……”在他人看来,李煜晖温文儒雅,风趣幽默,才华横溢,但他却说自己是勤能补拙。

:李老师,您好!您从2003年开始做老师,至今已有13年了,您能否谈谈您对教师职责和教师成就感的认识?

:关于教师职责,国家政策文件上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各个学校也有校本化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教书育人。学科教师要对所教学科有精深通透的理解,能够从学科视角带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路径和角度,解释纷繁复杂的现象,培养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走进学科世界。这一职责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可以是很个性化的。但教师共性的职责是育人。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志趣、动力、习惯、情感、态度等,让学生能够用积极进取、严谨求实的态度面对世界和人生。作为中学教师,我希望学生成绩的取得,尤其是优异的高考成绩的取得,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是为了追求应试分数进行短期强化训练的结果,这会减低学生对真学问的兴趣,消解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教师的成就感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发展。比如,我带的2015届10班的学生,两年间在各类期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多人获得大学自主招生资格认定,有的还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高考成绩也不错,这肯定能带给我成就感。二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我不同意将教师比喻成春蚕、蜡烛这些只讲奉献而自身不断损耗的事物。优秀的教师,应该每天都能够看到自身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每个研究主题都有行之有效的成果,每个成果都能发挥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所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我们曹保义校长就提出这样一个理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地方。这种提法,我非常赞赏,因为他高度重视了教师自身的独立价值。无论教育界把学生放到多么崇高的地位,教师的成就感都不能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之上,这种替代性的幸福不能支持教师持续不断地成长。所以,教师必须像他所教的学生一样,有一种持续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动力,以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和视野。教师自身建树了确固不拔的价值,他的幸福感才会源源不绝地滋养自己和他人。你看,陶行知、叶圣陶、钱钟书、启功这些大家,哪个不是如此?

小专题,大语文

:作为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在当前改革呼声如此高涨的情况下,您认为未来的语文教学是什么样的?

:未来语文教学的一个趋势是专题教学。这种教学早就有,也有人叫“模块教学”。2012年,我在导师郑国民教授的指导下设计和实施了语文专题教学。据我的理解,专题教学是围绕专题而非单篇课文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专题”应具有四项功能:一是具有语文学科研究价值的核心问题;二是解读作家作品的一个视角和路径;三是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的依据;四是学生待完成的写作任务的主题。专题教学需要教师本着系统思考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整体教学方案,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学习内容、方法进行指导,对学习态度和成果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完成状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您具体是如何设计和实施语文专题教学的?

:首先,设计“整全性”的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几年,我设计了几种基本的专题类型,如整合型专题、整本书阅读专题、作家作品研读专题、作家作品研究与创作实践专题、文体研究与欣赏专题等。

其次,上好几种类型的课。我在硕士论文中提出了专题教学的四种基本课型:一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阅读课;二是以思维为中心的写作课;三是以听说为核心的展示汇报课;四是以研究为核心的学法指导课。例如第一种,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质疑提问,教师指导对问题进行修正、筛选、归类、解决和写作,使问题成为学生质疑的载体、生成的资源和多重对话的媒介,使问题解决为写作提供内容储备。这就改变了“问题”在教学中的性质和功能,它不再是教师预设的工具,而变为学生思维发展的

阶梯。

最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种指导是通过师生对话、过程评价和作业批改实现的。师生对话主要就情绪态度、选题价值、研究中的具体疑问而展开。在评价上,我不看重学生成果的绝对质量,重视的是学生的进步幅度。作业批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最多时每个月的批语,我就写了六万字,主要是因为专题学习中,学生写的评论文章、论文、报告、文学作品数量多,两年下来,人均能达到10万字。教师不得不比学生更勤勉。

:您认为语文专题教学能体现未来学习的哪几种价值取向?

:第一,整体学习。有3个基本观点:一是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整个有机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如志趣、情感、态度与习惯等共同作用于学习对象,学习必须指向人的全面、综合发展,而不仅是智力开发。二是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大脑各部分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结果,要积极调动学习者的各种官能,要听、说、读、写、演、练、做、行,在各种情境中开发自己的潜能。三是知识或信息是包裹在它赖以依托的整体情境之中,要帮助学生在整体情境下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有复杂结构的心理图式,而不是获得孤立、静态的碎片信息。整体学习的这些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站在课程视角而不是知识点课时视角来设计学习方案,为学生提供整体性、综合性、情境性的学习场域,这种学习场域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深度学习。也就是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带有研究色彩的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通过深度解决问题,不断探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深度学习要选取典型内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优。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做鲁迅专题的原因。其次,在问题处置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感知、质疑提问、修正筛选、分类解决、总结写作等,让学生学习方法,进行高阶思维活动。最后,让学生从思维碎片逐步发展到立体的、结构式的思维,站在时空坐标系中观察和思考问题,这也一直是我在专题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第三,任务学习。我做专题教学,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如提问任务、鉴赏任务、研究任务、写作任务、展示任务等。每种任务都有对应的成果。这些任务有难度、有新意、有挑战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不断维持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获得学习的体验和反省。而且,这也很可能是未来高考命题的趋势。

第四,个性学习。这是终极的价值取向。个性学习是伴随着课堂民主化进程来实现的。要想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个性学习,必须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在我的专题学习中,学生享有八种权利: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充分表达不同意见、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采取适合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水平调整学习进度、用擅长的方式展示学习结果、得到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得到不同主体和视角的评价。个性学习的最重要策略是充分授权,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选择权、参与权和评价权。有了这些权利,学生个性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创造性才能得以自由发挥。民主保障自由,自由孕育思想,思想激发创造,这就是我当前的语文教育观。

教师成长的内塑与外烁

:有人说,教师专业成长会经历四个阶段,即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知名教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整地走完这四个阶段。现在可以说您已经是名师了,对教师专业成长阶段,您是如何认识的?

:我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可以用金字塔来表示。底座的教师为数很多,我称之为实践型教师,他们将教书育人当作一项工作,每天依靠外部指令来工作,很少思考自身行为活动的目标、意义与价值。向上依次是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术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大师。学习型教师,在做事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但主要是方法论层面的,只有与工作有直接关系的时候才去读书或学习。研究型教师,会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查阅一定的文献,对某一工作问题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研究,但他的研究方法是零散的、随机的、主观的,主要是实践性研究,以推动具体事情为目标。学术型教师,会采用合理的研究范式,如质性研究、量化研究、混合研究等,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能从研究问题中得出抽象性、普适性的结论,从更开阔的视域探索出普适性的路径。学者型教师,不仅会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动力来自对教育本质的不断求索,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做指引。学者型教师知识丰厚,自信从容,见识超群,会在某一或几个领域成为专家,取得杰出贡献,发挥重要影响。至于大师,可遇而不可求,是学者型教师中具有极高天赋和人格魅力的人,有崇高理想和远大追求,能够创造出超越当下、影响深远的成就。

从实践型教师到大师,教师的内驱力越来越强,自强不息的精神越来越显著,研究的学术性和方法的科学性不断加强,对天分的要求也持续提升,他们的成果也越来越有价值。当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整体而言,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和社会风气,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没有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就不可能有大师。

:13年间,您从最初的文本解读、班级管理,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研究德育,再到设计与实施专题教学、主持文科实验班课程改革研究,这大体勾画出您的专业成长之路。这些内容勾连相属,循序渐进,那您认为应如何着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未来,教师要具备多种角色,课程设计上要做“工程师”,任务学习中要做“教练”,评价方面要做“裁判”,认知领域要做“学术顾问”,个性化学习中要成为“精神领袖”。角色的多样性决定了能力要求的多样性。教师要在研发设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扎实学识和人格魅力四个方面下功夫,才能愉快胜任。

二是改善环境。地区和学校应该给教师营造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的环境,让教师有自由施展的空间。具体来说,要为教师开辟三条通道。学术通道,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机构或学术研讨会,承担研究课题,接受学历教育。实践通道,让有想法的教师能够在岗位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顾虑,不掣肘,不排斥。经济通道,要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增加教师合法收入的渠道,提高教师收入的标准,让教师的心血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让教师能尊严、体面地生活,而不只是在师德上给教师戴高帽子或念紧箍咒。道在德先,师道没有尊严,师德从何谈起?

“当他遇到人生难解之题时,最信任的人是你;当他取得好成绩时,最感激的人是你;当他事情没做好或高考没考好,最觉得最无颜以对的人是你;当他多年以后想回忆学习生涯,第一个想起的人是你……”这是李煜晖多年从教生涯中感触最深的师生关系境界。他说他是不爱煽情、不爱讲段子的语文教师,但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早已埋藏在心底。真诚、真心、真实地对待学生,学生也真诚、真心、真实地对待他,“师生之道,贵其真也”。一个“真”字,让师生发自肺腑地吐露真性情。

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他希望年轻教师能够自踏入教坛那天起,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做好规划,严谨求实地执行,无论环境好坏,无论年龄大小,千万别做懒惰的庸人。

责任编辑:孙昕

910045828@qq.com

猜你喜欢
研究语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