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兴基业继往开来续辉煌

2016-09-10 07:22沈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引路人母校总书记

沈军

2016年9月9日,在全国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母校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习总书记带给我们很多感动。流连于五十年代老校址全景图前,他深情追忆桑梓离情,其情之深、意之切,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在科普小卫星课堂,他兴致勃勃地观看学生们研发的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临行之际还不忘嘱咐孩子们“发射时别忘了通知我一下”,邻家学长般的亲切随和令学生备受鼓舞;在高中数学组办公室,他跟老师们仔细交流了对课程安排、教育改革的感受,鼓励大家坚持文化自信,避短扬长,是谆谆教诲,却亲切如话家常,温暖了老师们的心;信步操场,看到小学生的足球训练,他鼓励孩子们尽情享受驰骋绿荫场时的酣畅,寄语八一学校要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让人体会到他对母校的情怀,也体会到对祖国未来的希望;看到曾经教过自己的语文老师陈秋影和英語老师陈仲韩,他快步上前,亲切询问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拳拳之情溢于言表。而总书记那句“到这里就没有首长了,都是学生”,更是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动,也激励我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进一步思考。

习总书记如数家珍地回顾了自己在八一学校学习生活的经历。他说,八一学校锻炼了他坚韧务实的品格,教会了他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也为他日后立志报国开启了创新思维的闸门。从总书记的倾情讲述中,感受到了一位老校友对母校的深情,也让我思考师者的道德底色。

习总书记分别就着力办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三个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提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一项事关灵魂的事业,教师要做学生成“人”的摆渡者。为此,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殷殷期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我想,四个“引路人”是对师者何以为师最好的诠释。

做好学生“引路人”,仁爱之心是根本,道德情操是前提,扎实学识是基础,授人以渔是关键。总书记总结说,自己所学之二三成来自学校教育,余者是自学而来。然而,这样的自学能力也得益于在八一学校的十年学习生涯。不仅如此,八一学校的老师们还教会了他实事求是、踏实进取,这样的教育使他永远不忘初心,也从未迷茫。

我们会像习总书记希望的那样,“继往开来,开拓无前”,让“思想领先、艰苦奋斗、严格要求、高度负责”的八一精神历久弥新,永远激励“八一人”;让“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与“造就品德好、品行优、品位高的国际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烙印在八一学校师生的实践中。目前,学校已经开启了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教育创新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发力。我们将坚守八一底色,丹心励耘,薪火承继;担负教育使命,做课改中坚,为国育英才;以一流标准,创一流学校,从历史的厚重中找寻力量、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潮中谋求发展,追求卓越。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引路人母校总书记
心里装着引路人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告别母校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