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低配

2016-09-13 14:35王开林
领导文萃 2016年15期
关键词:酷吏专制高官

王开林

在中国历史上,大臣的爵位尊,高官的俸禄厚,要使升斗小民心服口服,与之相匹配的素质和水平理应如何?出类拔萃才好,卓尔不凡才对。然而客观事实不免令世人大失所望。

南朝宰相多半文义自逸,梁宰相何敬容却是个较为典型的例外,他有三点遭到时人诟病:一是“独勤庶务”,热衷于在成堆的事务中打滚,缺乏宰辅重臣应有的大局观;二是“贪吝”,唯“财”是举,居然到了“无贿则略不交语”的地步,意思是下属官员若不送钱送礼给他,他就懒得跟他们交谈;三是“浅于学术”,以当时官员的平均水平来衡量,他的文化素质根本就不及格。与之相关的笑话多半由第三点引出。何敬容主持政务,须在各类文件上署名,他将“敬”字的“苟”写得很大,“攵”写得很小,“容”字呢,则将中间的笔划写得格外醒目。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既无美感可言,又犯了汉字结体上的大忌。同僚陆倕便当面调侃道:“公家‘苟’既奇大,‘父’亦不小。”苟与狗同音,此言可谓谑而甚虐,何敬容却只能翻翻白眼,囫囵吞招,全无还口之力。

在《新唐书·酷吏列传》中,侯思止以“诡狠无良”著称。早年,他捕风捉影,告发舒王李元名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恒州(今山西大同市)刺史裴贞谋反,害得两位无辜者家破人亡,却因此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和信任,官拜游击将军。年轻时,侯思止曾在渤海人高元礼家做过奴仆,高元礼担忧和惧怕这条恶棍念及旧隙,会来祸害老东家的性命,就主动地去巴结他,暗地里给他出了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好主意:“皇上喜欢破格用人,如果问起大人不识字,如何办理公务?就要即兴回答:‘獬豸不学而能触邪,陛下用人安事识字?’”没过多久,武则天果然在朝堂上询问侯思止:你不识字,如何称职?侯思止毫不犹豫,当众推送高元礼贡献的标准答案,武则天闻言“大悦”,随即将侯思止破格提拔为左台侍御史。高元礼意犹未尽,索性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再次凭借先见之明将另一个绝妙的主意和盘托出,奉献给侯思止:“皇上知道大人没有官邸,必定会把逆案中官方没收的宅院赏赐给大人,大人理应断然拒绝,禀告皇上:‘微臣素来痛恨乱臣贼子,不愿意居住在他们藏身过的地方。’”武则天赏赐官邸时,侯思止依计而行,其耿耿忠心令武则天“益喜”,遂获得额外的褒扬和奖励。似侯思止这种品行龌龊不堪的文盲,竟然官居朝廷要职,背后还有高手随时随地给他支招,久而久之,恣意妄为,将残害忠良视为快意恩仇,将霸人妻女当成赏心乐事。

五代后唐明宗在位期间,宰相豆卢革获谴罢职,御史中丞李琪原本够资格成为替代人选,但以“不廉”落下把柄,遭到排斥。太常卿崔协被推到前台的聚光灯下,枢密使安重诲已经点头认可,宰相任圜(当时的宰相配额为三人)却不以为然,他对明宗说:“重诲未谙朝廷人物,为人所卖。天下皆知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臣以陛下误加采擢,无功幸进,此不知书,以臣一人取笑足矣,相位有几,岂容更益笑端?”崔协仪表堂堂,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被人讥笑为“没字碑”,大臣们居然推举他担任宰相。更不可思议的是,明宗不怕把这个笑话的泡沫吹大,还真让崔协这块“没字碑”顶替豆卢革做了宰相。

在中国历史上,高官低配,说奇怪并不奇怪,说荒谬也并不荒谬。专制帝王统驭百官,并非只采用“选贤与能”的单一法则。他们特别注重大臣的忠诚度,这个忠诚度究竟是如何判明和确认的?那种善于逢迎、揣摩的顶尖高手,能够洞悉皇帝九曲十八弯的心思,与其轨迹保持绝对一致,其忠诚度既毋庸置疑,亦无与伦比。专制帝王还需要凶猛的鹰犬和爪牙,像侯思止那种作恶多端的歹徒,自然不会缺少施展拳脚的用武之地。皇帝挑选这些同心同德的酷吏专门对付那些离心离德的异己,效果极佳,一旦事态失控,天怒人怨,再将这些酷吏逐个予以铲除,就收到了大快人心的显著功效,为武则天打造圣君清明的形象工程添加了不少砖瓦。试想,她又何乐而不为。专制帝王还需要一些听其摆布的大臣,在朝堂上时不时玩一玩牵线木偶的游戏,像那种虚有其表的高级奴才,整日俯首帖耳,唯唯诺诺,对浩荡皇恩感激涕零,主动为百官示范,分分秒秒保持清醒的身份意识。专制帝王的“组合拳”有许多变招,以上三招则是彰明较著的定式。如果某些人有足够的条件成为忠诚不贰的心腹、充当凶残冷酷的爪牙、扮演驯顺恭谨的奴才,高官低配又何妨?文盲和半文盲都绝对称职,甚至于他们只需动用七成左右的功力就足以胜任愉快。

李鸿章尝言:“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验之历代专制王朝的高官低配,这句话似乎算得上实话实说,但我总觉得他还有一句潜台词藏着掖着,那就是:“美德良心和真知灼见极有可能阻碍仕途。”

(摘自《随笔》)

猜你喜欢
酷吏专制高官
古代酷吏“打黑”只是个传说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专制”与“民主”
韩国高官配偶套上了“紧箍咒”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酷吏酷吏,都是酷毙的节奏
国外高官的财产公示
批评与赞美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武则天的酷吏政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