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开放性手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09-14 08:47郭亚雄刘安
中国性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性功能

郭亚雄 刘安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开放性手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射精疼痛发生率为10.2%、逆行射精发生率为26.53%、ED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射精疼痛发生率为2.04%、逆行射精发生率为16.33%、ED发生率为12.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精量增加、精量减少上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PSS评分上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IP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IEF-5评分上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功能影响性小。

[关键词]开放性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性功能

[中图分类号]R597+.32 [文献标志码]A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慢性疾病,其是由于前列腺基质和上皮细胞增生引起腺体增大,临床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这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很大危害。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时容易发生尿失禁、尿道狭窄、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前随着微创技术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以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式。研究证实,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功能影响低,已经逐渐成为临床上主流方法。本次研究就通过观察不同方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性功能影响,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反复肉眼血尿、复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或尿潴留,或患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耐受差,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主动要求实施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参加此次研究的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案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将上述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平均年龄(61.33±2.73)岁;前列腺体积(56.14±8.94)mL;术前IPSS评分平均为(22.14±5.75)分;术前IIEF-5评分为(19.34±1.45)分。观察组49例,平均年龄(61.41±2.69)岁;前列腺体积(56.32±8.89)mL;术前IPSS评分平均为(22.34±5.54)分;术前IIEF-5评分为(19.41±1.48)分。两组患者在年龄、前列腺体积、评分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确诊:IIEF-5评分均在12分以上且评估射精功能无障碍:配偶均体健。排除标准为: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有精神病史者;不适合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者;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者或对麻醉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开放式手术治疗,按照传统方法先切开膀胱,分离包膜后对前列腺进行挖出,用指尖进行尿道卡断,在5、7点进行8字缝合后安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和耻骨后引流管进行引流。

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北京华康普美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英国佳乐Gyms acmi等离子电切系统进行治疗,先在前列腺5~7点将腺体切除,切除范围后从膀胱颈和精阜将腺体切除,然后将11~1点腺体切除,最后将精阜周围腺体切割,术后用冲洗器将膀胱冲洗干净。

1.3 效果评定

参考相关文献进行治疗前后性功能评定:参考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questionnaire,IIEF-5)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评分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表(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在精量增加、精量减少、射精疼痛、逆行射精变化情况。以IIEF-5评分在21分以下作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

对照组射精疼痛发生率为10.2%、逆行射精发生率为26.53%、ED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射精疼痛发生率为2.04%、逆行射精发生率为16.33%、ED发生率为12.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精量增加、精量减少上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PSS评分上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IP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IIEF-5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IEF-5评分上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人体性功能受阴茎解剖结构、血液循环、神经反射和各种内分泌活动影响,从解剖学上看,对阴茎起支配的外周神经有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自主神经进入盆神经后汇合,盆从排神经则从此发出,对直肠、前列腺、膀胱和阴茎海绵体进行分配。而阴茎海绵体神经则是和血管伴行,提高阴茎根部,进入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中实现阴茎勃起支配,总之,阴茎勃起是静脉、动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系统过程。而开放性手术则直接对患者膀胱和膀胱颈进行观察,术中止血困难,且容易损伤阴茎海绵体神经,直肠阴茎血管损伤,故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性功能障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则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电极激发生理盐水形成动态等离子体,将前列腺组织内有机分子键打断,破坏病变组织,促使组织发生电汽化和电凝。而等离子体则作用在组织表面上,促使接触的组织产生汽化,能将病变组织0.5~1.0mm均匀凝固。外双级电凝能量很容易控制,温度一般是在40~70℃,能有效保护周围组织避免热损伤,促使切面组织变性,能降低不必要的烧伤和炭化。加上在切除包膜时等离子体切除更加有效,降低了包膜切穿、勃起神经血管束等损伤。故在性功能上明显改善,这点从ED发生率明显减少可体现出来。

结果显示,治疗后在精量增加、精量减少上比较无差异性,这可能是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治疗后患者存在心理压力,且患者一般以老年人常见,故精量受影响,和治疗方法无关。而在射精疼痛、逆行射精发生率上有明显改善,可能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保留了部分膀胱颈和内括约肌,从而保存了患者顺行射精的有效方法。

研究认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消除了长期炎症造成膀胱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消除了患者增生腺体对神经血管束引起的压迫,缓解了炎症造成腺管口水肿,腺管狭窄和阻塞等,消除了前列腺结石等各种影响因素,故能降低IIEF评分和IPSS评分。但两者均解除了下尿道症状,故治疗后在IPSS评分无差异性。结果显示,在治疗后3、6、12个月在IIEF评分上均有明显差异,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在以上评分上下降水平更佳,和报道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是报道认为术后性功能和患者心理因素相关性很大,术后3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正确认识前列腺增生对性功能影响性,术后3个月内做好充分解释、宣教,打消顾虑,解除患者思想负担均能减少ED发生率。虽然在本次研究中未出现此情况,但研究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性功能障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和手术时间、术前性功能状态、配偶态度、年龄、心理状态等均有关,故性功能障碍是一个复杂综合影响过程,这也提醒我们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围术期要充分进行了解并详细解释,充分让患者认识该疾病对性功能影响性,降低心理因素等非手术造成的危险因素。

(收稿日期:2015-06-24)

猜你喜欢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性功能
发量多 性功能未必强
男性性能力越强生育力越强吗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药物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综合尿道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效果研究
前列舒通和哈乐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随机对照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尿失禁的影响
经尿道肾镜碎石联合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