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2016-09-14 06:21肖雪莲韦枝红
中国性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脉剖宫产实验组

肖雪莲 韦枝红

[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治疗子宫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10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采取的止血方式分为实验组54人,对照组52人。实验组采用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等其他手术方式。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即刻止血率、产后子宫动脉阻抗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及即刻止血率,手术后的RI、S/D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实验组为(61.7±10.2)min,对照组为(78.9±1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治疗子宫乏力性出血在出血量、即刻止血率及术后康复状况等方面与传统止血方式效果相似,但其手术操作简单,易于观察子宫体腔出血,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阻抗指数;手术时间

[中图分类号]11714.41 [文献标志码]A

剖宫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常见的发病因素为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及宫缩乏力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后出血发病率最高。常用的手术止血方法有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髂内动脉结扎术、B-Iynch缝合术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一些医院开始使用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的方式,此方法在手术过程可以避免缝扎操作的影响,方便观察子宫腔的出血并能够更好地促进愈合。但目前此手术方式并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因此,我院将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手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对照观察,为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因意外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保守治疗后无效的10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无其他盆腔病变,患者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无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按照实际采取的止血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4例,平均年龄为(27.4+3.1)岁,对照组52例,平均年龄为(27.6±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式,对患者进行药物预防止血、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实施B-lynch缝合术。实验组行子宫体外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具体操作:第一步,将患者子宫从原位移至腹壁切口外,此时不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的缝合;第二步,为了充分暴露子宫前后壁,沿子宫底部到子宫头端及其以上的方向进行子宫底部的牵拉;第三步,使用无创伤的大圆针及1号羊肠线,从子宫后壁的剖宫产切口上缘2cm与子宫体外侧缘2cm交汇处投射位置进行穿针,从后向前穿过子宫前后壁进行缝合,为保证缝合紧密,助手需在打结部位用力按压。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对侧。观察缝合部位是否出血,而后子宫复位,缝合剖宫产切口,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出血量、即刻止血率、子宫动脉阻抗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均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

出血量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即刻止血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即刻止血率进行卡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后子宫动脉RI及S/D比较

分娩后一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在左右子宫动脉RI及S/D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剖宫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常见的发病因素为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及宫缩乏力等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的剖宫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常用的手术止血方法有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髂内动脉结扎术、B-lynch缝合术等,出血严重的往往会将子宫全部或部分切除来抢救患者的生命。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的手术方式,但是因为此方式并不能使子宫体部缩小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髂内动脉结扎术对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操作不当会导致再次出血或输尿管损伤。B-lynch缝合需要较长的缝合线以反复穿越子宫,耗时较长。在这四种手术方式中最有效的是次全子宫切除手术,但是这种方法使患者永远失去天然生育能力,对患者造成身体与心理得双重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尤为重要。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止血方法得到了不断地改善,临床上逐渐开始采用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结扎术进行止血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止血效果。本实验旨在研究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结扎术与常规的止血方式的差别,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结扎术的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即刻止血率以及出血量与常规的止血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有效的避开了下推膀胱和腹膜反折的地方,从患者子宫横切口的上方进针,操作简单,临床应用性强,这与王瑜等的报道相符。而且在手术过程可以避免缝扎操作的影响,方便观察子宫腔的出血并能够更好地促进愈合。另手术后的RI及S/D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巨等研究结果相似。此结果显示,虽然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但仍能达到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康复效果,且出血量与即刻止血率也与传统止血方式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中出现的子宫乏力性出血这种临床上常见的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及术中出血量及止血效果并未受影响,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收稿日期:2015-06-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脉剖宫产实验组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分析
股骨颈部的轮匝带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小腿疼痛查血脂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