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研究

2016-09-20 05:59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区域化中国武术集群

周 平



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研究

周平

中国武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特点。为探索武术区域化发展模式,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区域的武术产业现状和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区域经济理论提出中国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的模式设想,认为:中国武术产业分布呈现出区域化非均衡状态,表现为武术消费、武术项目与武术文化资源区域的分布不均;中国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武术产业区域发展方式、不同产业集群划分、非均衡资源配置以及中心城市循环经济武术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作用,实现不同区域武术的统筹发展。

武术产业;区域发展;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诸多的武术项目被充分挖掘,产生了诸多以武术为主题的商业活动,武术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武术产业发展具有了广阔空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武术产业从孕育到发展的过程中,武术产业作为中国体育产业的一部分,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构架、管理安排,还是在产业化实践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武术产业分布极不均匀,主要表现为北部、中部、南部地区的武术项目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它决定着武术产业发展必须选择区域化发展。我国武术产业发展至今未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对武术产业的功能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武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武术产业区域发展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欲为武术产业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一个基本思路。

2 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理论应用十分广泛,中国武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经济理论对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武术产业区位的选择;另一个是武术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活动主题是区位的选择可以影响某产业在该区域的聚集和扩散,从而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3]区域经济理论,是以区域为着眼点,根据区域发展的规律,探索产业的发展。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经济研究,来对武术产业区域特点加以理性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可行性,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完善的。[4]

对于中国武术产业分布的特点来讲,通过发展自身优势最大的武术产品的生产,可以获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达到节约劳动耗费、降低成本,促进武术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的目的。由于武术项目和文化分布的地域分性差异,武术产业自身有着具体的客观性,因此,在对武术产业发展进行布局时,应当自觉遵循武术产业分布不均的客观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产业结构,以促进中国武术产业的合理优化。

3 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的客观依据

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差很大,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和东西差距,呈现出了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不良影响,因为其很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发展关系的整体协调性降低,如不进行总体调整和协调,潜在的矛盾就会激化,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危机。[1]因此,如何正确分析中国武术产业的区域化特点,对发展武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3.1武术产业消费区域分布

武术产业消费区域随着全国经济交流逐渐扩大,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营销的便利条件,跨地区的武术产业消费区域业已存在,但是就习武的氛围与条件来讲,武术产业消费区还是存有一定的区域差异。近年来,在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武术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愈来愈大,而且体育产业发展空前迅速,企业经营的规模大中小型都有,有些企业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念和生产发展模式。[2]另外,这一地带经常承办大中型体育比赛,这使体育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武术产业的发展,为武术产业中的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提供了经济与经验支持。

3.2武术项目资源的区域分布

武术项目是武术产业的核心,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项目众多,其分布也极为不均匀,如何针对不同的项目来发展相应的武术产业,是武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武术拳种最丰富的地区要数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西、湖南等几个省,这些地区中国重要的武术之乡,区内拳种丰富,针对这些地方的资源优势,可以发展武术校培训业。

3.3武术文化资源的区域分布

武术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市,这些区域传统武术的发掘与整理工作走在同行业的前列,具有独特的历史古迹资源,如河南省的千年古刹;同时也与不种的文化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文化(少林寺),武术与道教文化(湖北武当武术),为武术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4 中国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模式的架构

4.1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有学者分析,中国武术产业比较突出状况表现为武术产业区域发展广泛,产业的种类齐全,武术产业的经营方式多样等,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但是仍存在规模小和地域不平衡等问题,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武术产业多以“小作坊”的方式发展,知名的武术品牌不多;武术产业结构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如产业结构有待调整,运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展开有序的武术产业区域市场体系。[5]

从武术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仍属于起步阶段,武术竞赛主要为官方组织,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相应的商业手段运营,虽然也有些武术产业活动,如“武林风”、“昆仑决”、“武林大会”等,但总体来讲,这些商业手段还远远没有达到武术产业区域发展的需要;武术健身娱乐业,主要是在大中城市的开办武术健身俱乐部,品牌效应差,规模相对较小;武术用品业,科技含量低;武术旅游开发较浅。我国武术产业当前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各种市场发展基础参差不齐,要实现武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有效的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

4.2指导思想

4.2.1武术产业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根据中国武术产业分布的区域化特点,重点发展优势的产业内容,通过“点”的辐射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实行“强点带动,平台推动,资源联动”的发展策略,采用“点带线,线带面,面带体”思想,突出强点,发展强线,以带动相关市场的发展形成发展平台,使各个资源的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增大武术产业间的关联系数。

4.2.2武术产业间的循环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具有生态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遵循的“5R”( 价”、“质”、“量”、“地”、“时”等基本要素)原则,通过投入与产业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追求绩效的最大化,实际市场间的可持续正向运转,从而实现物质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4.2.3武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武术产业发展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立足武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社会对武术产业需求的强势唤醒,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使武术产业要分阶段地进行集中整合,形成行业集团军。第一阶段“区域同行业资源整合”待资源整合完毕,进入第二阶段“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4.3中国武术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武术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区域间武术产业发展方式、武术产业资源构成形态以及区内时序演进过程路径和武术产业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所形成的特点结构。[6]可以将武术产业的发展向、不同产业集群划分、非均衡资源配置以及中心城市循环经济武术产业集群综合作为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如图1)。

图1 武术产业发展模式结构图

4.3.1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方式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认为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需要进行均衡发展,统筹不同区域的武术资源,实行梯度推进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的全面发展,将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武术产业资源进行总体的平衡和协调,在各个区域中,又要保持武术的特色产业经济,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差异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以体育产业发达城市为中心,有效地进行产业发展辐射,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4.3.2不同产业集群划分

产业集群分类是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产业集群的划分,提高不同武术产业的关联度,便于武术产业的统筹发展,成熟的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武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按照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产业集群;另一种是成熟型产业集群。武术产业多属于成长型产业群,因为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多,且存在较强的竞争性,符合成长型产业集群特点。

4.3.3非均衡资源配置

武术产业资源在各个城市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而且在区域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矛盾,即有些产业经济发达的区域,居民体育消费能力强,但体育资源却不一定集中,武术技术力量与区域大众需求相差较大;相反,那些产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武术产业资源较为丰富,由于经济等原因,武术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本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存在区域互补的可能,即优势经济和武术优势资源之间的互补,如产业经济发达地区与武术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之间进行统筹,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这种互补优势将成为武术资源共享和武术产品交换以及开展武术的技术协作的内在动力。

4.3.4中心城市循环经济武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全面分析产业经济内部各因素存在的各种优势,以及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等因素,根据区域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就武术产业来说,建立中心城市循环经济武术产业集群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武术产业结构特点,首先第一阶段应整合三种不同的武术产业群,分别为竞赛表演产业群、健身娱乐产业群、武术用品产业群为中心,实现产业资源的区域中心地带;武术产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应建立武术培训业为中心的集群,带动武术服务产业的发展;武术产业资源第三阶,以武术旅游产业群为中心,最后实现武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未来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在区域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模式对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在理论层面对中国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构建,未做实证性研究,具体的实施细节未作论述。因此,客观的实证性研究是日后武术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

[1]陈瑛.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现状、成因与效应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5-29.

[2]王学平,夏俊.我国体育产业区域化发展模式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10-112.

[3]张国红,王晓丽.西方区域经济理论演进初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3-85.

[4]秦启光.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的几种理论解释[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5):26-28.

[5]王晓晨.现阶段我国武术产业的发展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1.

[6]刘雅媚.广西武术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4-7.

[7]金样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J].经济研究,2002,(8):74-82.

Study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Industry

Zhou Ping

There are distinctive area differences in Chinese Wushu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xplore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 for Wushu,this paper analyzesWushu industry situ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and demonstrate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 combining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by using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s. The paper concludes:Chinese Wushu industry distribution is in a regional of non-equilibrium state,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regional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ushuconsumption,Wushu events and Culture resources.The reg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ese Wushu industry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Wushuindustrialzone,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clusters,non-equilibrium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center of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y clusters. The aim is to make full use of industrialcluster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areas.

Wushu industry;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

周平(1970-),男,浙江永康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训练方法。

浙江警察学院警察体育部,浙江 杭州310053

Physical Training Department,Zhejiang Police College,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

1005-0256(2016)09-0104-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9.049

猜你喜欢
区域化中国武术集群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素决策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算法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