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动力分析

2016-09-20 05:59李怀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青少年改革体育

李怀冲



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动力分析

李怀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主要受思想观念、教学模式、经费以及制度的影响。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制度的逐渐完善、青少年体质的不断下降以及体育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体育教育;阻力;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界和国外的交流也不断增多。尽管许多体育界的专家对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革新,但并没有改变我国体育教育的格局,体育教育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应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本文旨在发现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转变成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推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

1 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对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社会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多,但是在体育教育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1思想观念偏差阻碍体育教育发展

不少学者指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阻碍来自“升学主义”(重智育,轻体育)和“金牌主义”(指忽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只注意少数尖子)。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重智育,轻体育”的社会现象,从而导致学校只重视短期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往往会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过重的文化课程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只能被动地消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往往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厌恶体育课的现象。尽管目前我国在升学考试中加入了体育考试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体育考试之前进行突击锻炼,体育课逐渐成为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在“锦标主义”的影响下,学校往往只注重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认为只要学校的运动代表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就是学校体育搞得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体育教育过程中只有少数“尖子”的运动成绩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

1.2教学模式的因循守旧抑制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在很多学校仍然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对“你教我学”、“你听我讲”、“你演我练”的教学模式情有独钟。课堂上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不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开发能力受到限制,创造性被压抑,个性被剥夺,使得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1.3政策的执行力不足影响体育教育改革的质量

尽管各部门已经认识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推行素质教育,但在现实中体育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体育教育改革在一些学校正在进行,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单位对上级相关政策的执行力不足。目前,我国有关体育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逐渐完善,为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进程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基层单位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家长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偏见,从而导致上级政策并没有得到执行,从而影响了体育教育的质量。

1.4体育教育资源匮乏限制体育教育发展

体育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体育设施资源。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前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体育教育方面的投资和体育教育的需求相差甚远。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国家教育部规定在中小学人均活动场地应达到2.5-2.8平方米,许多学校与此相差甚远,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学校,拥有400米运动场的学校为数不多,大多数的学校仅仅只有一块可供学生做操用的空地。在很多学校,常常会出现多个班级在一个场地上课的情况,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不仅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活动,而且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1.5青少年体育参与度不足影响体育教育发展进程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6~19岁儿童青少年在2014年都能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有94.6%的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包含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外体育锻炼)(见图1)。

在校的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99.3%,不在学校上学的这一人数百分比为39.9%。这进一步说明了体育教育在指导青少年锻炼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减少。在每周参加10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群中,6~9岁人群占30.5%,而16~19岁人群仅占17.0%。青少年是我国体育教育的主体,而主体的参与度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的发展进程。

2 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动力分析

2.1内在动力

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动力不仅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源于自身改革的需求,体育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2.1.1体育与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需求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错综复杂。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更是密不可分,体育教育的改革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独立进行。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要做到以人为本,要极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处理好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促进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体育教育也不能例外,体育必须与其他学科协调发展,这种需求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2.1.2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需要

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是改革的目标。改革就是通过对阻碍发展的不和谐、不协调、不科学的运行机制进行变革,创造出适应发展要求的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可持续协调发展目的。1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剧变,因此,体育教育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体育教育为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必须不断改革,以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完善体育教育模式。

2.2外在动力

2.2.1社会发展要求体育教育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体育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也应随之提高。体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并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共同培育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要求智育与体育共同发展,仅仅注重智育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发现,体育运动能够增加大脑的供血量,加快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对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促进大脑发育,从而增强记忆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体育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障碍,在完成复杂动作的过程中困难的克服需要依靠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是磨练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长期参加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坚毅顽强、勇敢果断、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赋予了体育这些强大的功能,但目前的体育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应当加快体育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经济发展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可靠保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体系中,体育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的活动都要以经济为基础。体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体育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除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外,还要看经济能够给予多少支持。体育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体育教育中的投资不断增加,这是体育教育改革的物质基础。随着体育教育投资的不断增多,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场地设施逐渐完善,使学校能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并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场地。

2.2.3政策的逐渐完善为体育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是我国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得到了国务院的同意。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指出要推动体育教育科学发展,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基础工程,把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为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使体育教育改革有了理论依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

2.2.4青少年体质的下降要求体育教育进行改革

少年强则国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令人堪忧,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是影响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学生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现象,体质较弱,因此体育课程难以开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青少年的体质逐渐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青少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在学习的压力下身体锻炼不足,往往导致青少年肥胖等现象的出现。而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现在青少年的身体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才质量。因此青少年体质状况的下降对我国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加快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经济的发展是影响体育教育改革的首要因素,体育资源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改革。

2.虽然国家的方针政策逐渐完善,但是基层单位的执行力不足阻碍了体育教育的改革。

3.思想观念的偏差及体育教师的守旧思想是影响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4.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日趋下降也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3.2建议

1.加大体育教育的投资,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体育教育平衡发展。

2.加大体育教育改革宣传力度,使人们转变体育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3.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继承与发展,使其能够指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4.完善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监督基层单位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提高基层单位的执行能力。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06-13.

[2]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0-92.

[3]国家体育总局. 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OL]. http://www.sport.gov.cn,2015-11-16.

[4]张新萍.中国体育改革的定力与阻力[J].体育学刊,2006,13(4),1-4.

[5]姚磊,谭明义. 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09),69-71.

[6]武超.近代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3.

[7]刘中英.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2013,(03),310-314.

[8]涂志芳.教育现代化目标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4(4),101-104.

[9]蔡晓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3),117-120.

Analysis on the Motive Power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Li Huaichong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Together with the moral education,the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the aesthetic education,they make the students more and more well-rounded. After researching about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our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s affected by the ideology,the teaching model,the education appropriations and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the evolu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decline of teenagers’ physical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motive power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resistance; motive power

李怀冲(1993-),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

A

1005-0256(2016)09-0125-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9.058

猜你喜欢
青少年改革体育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