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研究

2016-09-20 05:59张翠芳李恩荆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竞技青少年政策

张翠芳,李恩荆



新中国以来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研究

张翠芳,李恩荆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制作出相应的数量变化示意图。根据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的演变,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中国竞技体育初步发展阶段、中国竞技体育曲折发展阶段、中国竞技体育稳步发展阶段、中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阶段。对青少年竞技体育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演进的特征是政策演进的方式体现为渐进调试,并且政策具有时代性,符合社会的发展,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历经曲折发展,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奋进,经过不懈地努力,最终向着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应该回顾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更好地对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政策为核心,重点对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对策。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家图书馆、湖北省数字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有关的政策文章以及国内有关政策的著作,积累相关资料素材。

1.2专家访谈法

访谈对象主要是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的教授。

2 竞技体育政策的界定

竞技体育政策是指党和政府及其他组织为了使竞技体育更好地发展,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本研究搜集了自1949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由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等中央政府层面的国家机构所颁布的各种有关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政策、法规,并以这些政策文本为基础展开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有:《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1982-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1989-1992)、(1993-1996)、(2000-2002)》等一些权威性的政府文件,以及汇法网、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历史演变

图1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政策数量变化示意图(1949-2015)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2015年的67年间,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共颁布有关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法规606件。从整体上看,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数量的变化呈震荡发展,平均政策颁布9件,最高达到35件。结合图1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法规每年都有新的政策、法规出台,表明了青少年竞技体育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注。根据历史的发展,参考许敏雄主编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和于文谦主编的《竞技体育学》将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1-2]。

3.1中国竞技体育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然而新时代面临的是经济停滞,社会秩序混乱。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重大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大国对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战略。对于急需走出国门的新中国来说,体育成为与其他国家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1949年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商讨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问题,提出我们的任务是为国民的健康、国家的建设发展体育[3]。1951年,发布《关于推行广播体操的联合通知》,全国掀起了广播操的热潮[4]。1952年,毛主席在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了发展体育的目的主要是增强人民的体质[5]。“东亚病夫”的称谓使得与国外体育的交流成为阻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竞技体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在1953年,国家体委党组大力开展运动竞赛,以提升竞技体育在国际中的地位。1956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举办青、少年业余体校应注意事项的通报,有效地推进了各级业余体育学校的创建,他们是国家优秀运动员的主要人才资源培养和储备基地[6]。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体育教师、教练员的不足,场馆、器材的严重缺乏的现状,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艰难起步。为了增强国民体质,提升我国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党和国家把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一项首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推动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在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大环境中也开始崭露头角,为今后做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帮助。

3.2中国竞技体育曲折发展阶段(1959-1977)

前一个阶段的蓬勃发展,中国竞技体育迎来了更为复杂的曲折探索发展的新时期。“大跃进”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经济严重受挫。然而即便是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竞技体育在不断受挫中仍然保持着相对的发展,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训练大批运动员和积极开展国际体育活动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1959年,中央批示中指出:开展运动会的主要任务推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努力在运动会中创造出良好的运动成绩,把体育运动的提高和普及结合起来[7]。”195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将我国的竞技体育推向了高潮,是我国竞技体育史上一个标志性的起点。1959年,我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取得男子单打第一名的好成绩,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冠军[8]。1961年,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健儿获得三项世界第一的好成绩[9]。而1958年“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陷入困境,经济的缺欠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也随之改变,竞赛机会减少,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计划被搁置,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陷入了发展的低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根据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竞技体育上来[10]。经过调整,国家体委加强了竞技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训练技术、方法的革新,竞技体育进入新的高潮。1965年,共有66人41次刷新了28项世界纪录[11]。然而,“十年文革”给中国体育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使刚刚恢复的竞技体育遭到严重摧残。“四人帮”粉碎后,国家体委迅速恢复竞技体育,各类比赛活动迅速恢复。被下放的体育工作者回到了工作岗位,体育院校陆续招收新的学生,体育报纸和书刊也慢慢地恢复出版[12]。从政策颁布的数量上也可以看出,1978年的政策颁布数量明显增多。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陷入了瘫痪,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体育也是如此。体育机构被破坏、运动队伍被拆散、规章制度被废除,影响了一大批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优秀运动员的短缺大大拉开了我国与其他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乒乓外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竞技体育的恢复发展[13],并促使人们意识到了竞技体育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为后来的“奥运争光计划”的颁布与实施奠定了基础。上一个阶段,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普遍提高国民的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树立国家形象。这是由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为了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党和国家对体育不得不相当重视。这一阶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开展体育运动务必遵循的原则,并且这一阶段青少年竞技体育具有更加浓厚的民族自尊和自强倾向,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3.3中国竞技体育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4)

1979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事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为此,中国体育政策做出了快速调整,制定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14]。1980年初,全国体工会议在给中央的请示报告中指出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中国体育技术的整体水平[15]。1980年以后,国家体委加强了同教育、卫生、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的分工合作,使竞技体育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动力和支撑点[16]。1984年,国家体委正式提出了“奥运战略”并提出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17]。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时期,体育资源不足,群众体育无法得到发展且群众体育发展受到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自发组织。但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对体育、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改变之前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弊端,向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的方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从政策文件上都提出了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但由于国家资金投入不足与夺取金牌任务之间的矛盾,体育政策的重点放在了青少年竞技体育上,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重点发展竞技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体育后备人才。

3.4中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阶段(1995-)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通过着手抓竞技体育,创造更多的机会,争夺更多的奖牌,为国家赢得荣誉,从而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在这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中国的奥运战略上更加突出,目标更为明确。1998年,国家体委进行了机构改革,改组更名,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一机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我国体育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使行政管理组织体系更加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18]。进入21世纪,我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历史机遇。2002年,杨扬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的冠军,之后在短道速滑1000米中再次夺冠。终于打破了中国运动健儿在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历史,同时本届冬奥会也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健儿不负众望,“119”工程(加大力度发展水上项目与田径运动)取得初步成效,获得水上项目皮划艇金牌1枚,刘翔成为110米栏冠军,实现了中国竞技体育历史性的突破。学者田麦久认为中国已经是国际体育格局中重要的成员[20],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0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推动俱乐部创建工作,到2014年,全国已经创建了5033所国家级俱乐部,1128所省级俱乐部,609所地市级俱乐部[21]。各级俱乐部在加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上一阶段,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发展滞后于竞技体育。由于“金牌说话权”的存在,各方面利益很难调节,群众体育一直处于被动的边缘化。群众体育一直处在边缘和表面,金牌仍然是体育界最有说服力的政绩。但这一阶段明显补充了上一阶段的不足。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同时进行。群众体育可以为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设备、人才资源等,另一方面,青少年竞技体育可以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示范和技术指导以及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4 对新中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演变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将四个时期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四个时期的政策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4.1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演进的方式为渐进调试

渐进主义强调政策过程的演进仅仅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数量的变化,既有新政策的制定,也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运动员等级制度等政策循序渐进的调整。过去的调整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要求的不同阶段,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和修订。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这种渐进调整,既保持了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的稳定与继承,也满足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所需的政策创新的要求。

4.2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体现了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

在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与关注下,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青少年体育组织持续发展壮大,“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青少年体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使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兴奋性有所提高,推进青少年体育的快速发展。

5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发现这四个时期的政策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一些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点反映出这四个时期的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具有很大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制定体系,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竞技体育工作,并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欠缺提供帮助。

[1]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45-250.

[2]于文谦.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47-65.

[3]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45.

[4]鲁威人,曹银生,宋立欣等.体育与运动传播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02.

[5]鲁威人,曹银生,宋立欣等.体育与运动传播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02.

[6]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52.

[7]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45-250.

[8]谷世权.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54.

[9]韩坤.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1.

[10]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46.

[11]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43.

[12]颜绍泸.竞技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4.

[13]于文谦.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53.

[14]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47.

[15]韩坤.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3.

[16]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269-273.

[17]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48.

[18]高雪峰,徐伟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M].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2.

[19]任海.奥林匹克运动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09.

[20]田麦久.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1-7.

[21]郭建军,杨桦.B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1.

[22]杨桦.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4.

[23]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改革创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24]张文鹏,王健.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政策的演进:基于政策文本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2):14-22.

[25]刘宁,刘静民,张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演变脉络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12):88-91.

[26]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7]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82-1989[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8]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1989—1992[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9]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1993—1996[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30]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2000—2002[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1]王铁志.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J].民族研究,1999,(5):1-12.

[32]肖谋文.从功能演绎到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政策的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2):16-18,38.

[33]林少锋.从断裂到协调—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1):59-62.

[34]金世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政策演进与价值嬗变[J].体育与科学,2013,34(1):36-41.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Competitive Youth Spor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Zhang Cuifang,Li Enj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generalizes the related policy of the competitive youth spor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and makes the schematic diagram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nge in numbers.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competitive youth sports policies,it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initia ldevelopment stage,tortuous development stage,steady development stage,and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It analyze the youth sports related policies,concludes that the policies developing mode is in the feature of progressive adjustment,the policies meets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offer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 youth s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teenagers;competitive sports;policy;evolution

2015年中央高校资金科研业务资助课题(项目编号:CCNU15A03012);2015年湖北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B001)

张翠芳(1990-),女,河南濮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430079

Central China University,Wuhan 430079,Hubei,China.

A

1005-0256(2016)09-000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9.003

猜你喜欢
竞技青少年政策
政策
政策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