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2016-09-22 18:03邹娟
考试周刊 2016年67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培养模式

邹娟

摘 要: 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开展课堂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立足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认真探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将实际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结合在一起,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 本科学历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模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于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创新、发展、专业的教育人才更符合当前教育环境。因此,在本科学历教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除了树立与理论教学交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外,还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各高校将实际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结合在一起,创新培养模式,树立高水准的教育理念,培养高质量的本科学历小学教师。

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的发展背景及意义

上世纪50年代,初等师范学校被取消,转而将培养任务交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因此,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建立师范类学校,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提升到中等师范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并在1998年开设第一所本科师范类院校,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专业教师,这一发展轨迹作为小学教育的初创被载入史册。

从根本上说,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没有定论,其产生、发展、优化措施需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各本科学业、高等师范类院校之间的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尚未具有统一性。因此,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教育实践体系。这项教育实践体系的创造和研发成为小学本科教育专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二、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通过梳理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项特点:

1.发展性。

著名教育大师陶行知曾经在谈到基础教育时指出,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发展性是该教育模式的核心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升,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开设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招生数量逐年增多。同时,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各高等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下大力,在培养目标、管理形式、深化措施、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依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及小学教师的发展素养,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培养。这些有所改变、逐渐发展的教学策略,直接体现出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具有的前行性和发展性。

2.实践性。

本科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手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这些教学实践策略的改进,再一次表明培养模式中“实践性”的重要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发展弊端所限,在当前师范学生发展过程中,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顺畅。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的实践性。只有注重实践技能、强化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和合格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在整体培养模式塑造中,不但要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能力,还要充分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相互融合。除了在实践教学模式中扎实基础外,还要通过各项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互助学习,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参与教育培养模式的主动意识,从而构建丰富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育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

3.专业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要始终保持专业性。在综合素养培养中,无论是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被教育对象的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拥有全面的美术、音乐能力,才能以自身的艺术文化情趣感染学生,为素质教育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了解小学生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具备专业的教师授课技巧,良好的业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树立健全的品格修养。同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塑造教师应有的亲和力和统筹力,为小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在诸多专业能力的塑造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能,增进对小学教育学习模式的学习、探究和思考。

三、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1.结构单一,师范素质有待加强。

尽管当前“大文化建设”大幕已然拉开,但是在教学模式上,我国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清晰,但进程较慢,整体结构相对落后。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小学教育实际,在整体循环过程中影响到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很多高等院校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上,只有理论,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构建,所以导致素质教育发展结构单一。高校教师在探索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牵引力,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出现阻碍。

2.师资不足,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当前,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受到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除了在基础性教育人才培养上,在小学教育专业推行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干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个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经济优势较大,在推行高等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尚有部分高校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中无法保证教育力量充足、师资设备完善。特别是偏远地区,部分高校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模式中,缺乏技术知识和经济投入,形成“水桶理论”中的一项短板,专业培养模式不容乐观。

3.基础不稳,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处于弱势。

和其他专业环节相比,在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不具有较强的升学压力。因此,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家长、学校及教师们存在重视不足的发展现状。

从改革发展实施战略来看,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接受能力尚可,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却处于发展劣势。社会、家庭对小学教育缺乏关注、高校教育人才的培养。除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基础的缺乏,在相应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积累下,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实践能力、专业素养都有所缺乏。

四、强化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在探究本科学历学校教育专业的培养形式中,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有61.3%的学生认为,在小学教育专业的推进模式中缺少系统性,12.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影响专业深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21%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出质疑,甚至有换行的打算。这一组发展数据再次说明了当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因此,笔者结合得到的信息情况,总结经验,做出以下分析,力求为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深化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1.推进结构清晰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基础,其理论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建设要符合我国发展国情,因此,针对当前教育发展,在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上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设计方案。

首先,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上,针对于当前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的发展形势,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再创造。针对学生文、理内容的不同,制定翔实的教育培养目标。在教育类基础课程设置、综合文科基础内容、综合理科基础内容、艺术教育等内容上,实现科学的设置、实践和思考。要依据小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各项要求及发展特性,将本科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结合在一起。通过高校各项教学计划,逐步提高本科学生的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育实践技能,塑造一个长期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其次,要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育产业的资源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资源,依托“舞蹈”、“绘画”等选修、必修课程,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本科学生的专业化效果。各高校要以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远程发展教育平台的发展为载体,实现院校资源共享。并通过完善教育考核模式、增加学校技能实训课程的课时数量。通过舞蹈艺术展演项目、文艺体育竞赛、名师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2.充分纳入师资促进教育专业全面发展。

在高等师范类本科学生的培养上,师资力量对提升办学特色、增加课程联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院要充分发挥大众力量,通过政府、教育、社会、家庭等方面,推行多部门联动,并根据具体办学需求设置季度、年度经济预算。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意识,不断深化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深度,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在组织舞蹈演出、绘画大赛、说课讲演、科研技术交流等活动中,将“全面发展”教学理念融入发展过程中,促使学生感受到“丰富性”、“趣味性”的教育体验。小学教育专业院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教育专业的实践投入,强化师资管理意识。其次,小学教育专业要在资金管理上引入实践教育理念,提供发展经费和教育资金,设立专项教育模式,将内部学科建设融入经费管理之中,并通过其他科研型项目,促进小学教育师资力量增强。

同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利用各项经济推行方法,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学院科研成果转换等形式,努力弥补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师资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面对经费问题,要运用具体经济措施,制定适合本地财政状况和师资程度的教育规章,促使师资力量最大化,从而达到教育硬件、软件等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3.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推行模式下,想要做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工作,要对小学专业教育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技能培训。高校管理者要将学生本科学习中的四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分项目的发展运作。

第一个阶段分为大一年接和大二年级。在这一阶段,为了确保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师要以小学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主要抓手,推动本科小学教育形成一支专业严谨的教师队伍。定制全新的小学教育板块,将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发散课程、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等内容进行定位,使大一、大二学生建立不同的培训模块,如小学语文教育模块、小学数学教育模块、小学科技教育模块、先进教学模块等,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能力。

在大三期间,要初步进行实训类的教育培训。针对于大三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模式,增加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知识的了解。而在最重要的大四阶段,要通过各项社会岗位对接活动,“校企联合合作办学”、实践角色扮演、社会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促使学生彻底融入岗位实践过程中,充分适应社会交流,为小学教育服务质量开拓渠道,夯实基础。

五、结语

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有很多种。小学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是一个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职业,在小学教师教学生涯始中伴随着知识和操作的结合。因此,为了改变高等师范院校中存在的各项教育问题,笔者从推进结构清晰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推进结构清晰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等方面,最大限度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指导能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模式,为高等师范类学校角色转变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推进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欧笑杭.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教资料,2008(09).

[3]王旭卿,陈燕.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01).

[4]郑发泰.顶岗实习“双导师制”的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02).

[5]张清水.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弱化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04).

[6]王旭卿,陈燕.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01).

本论文系贵州省2014年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重点招标课题“贵州省师范院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研究”(编号2014ZD009)。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培养模式
作品赏析
吴岳作品
The analysis of the EFL speakers’ spoken output in BP debating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