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改更应该关注学困生

2016-10-08 00:53黄伦溪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普通高中学困生

黄伦溪

【摘 要】阐述在课改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具体办法:把握好教学目标,努力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指导学生认识自我,重新明确自己目标定位;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树立学习典范,激发学习热情;精心选题,加强能力的训练,规范答题过程;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管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普通高中 新课改 数学教学 学困生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40-03

新课改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做,倡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但假如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而无视数学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和特点,没有考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把问题全部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存在盲目性。有的学校照搬一些发达地区的做法,生搬硬套。忽视本校教学实际,忽视了教与学的关系,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违背,造成的教学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数学教学,如果这样,那么对学困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我们不能逐末舍本,不能违背新课改的初衷。新课改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公平、宽松的学习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地发展。普通高中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都不太好,他们本来对学习数学就感到困难,要他们自主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学困生。如何更好地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呢?俗话说,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教师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对学生的爱,我们的课改才有出路。教育不能只面向学得好的学生,忽视学得不好的少数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及成绩下降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多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偏袒好生,不歧视学困生,公平对待他们。教师要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必须要有一份足以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学困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帮助和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由浅入深。把学生引进去,带出来,让学生学得进,会应用,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而且要使之学而有成就感。逐步让学生消除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哪怕学生学得很差,也不能心生厌恶。要知道,关心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歧视一个学生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一、把握好教学目标,努力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有困难,大多是因为以前的学习方式不好,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要想转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新华词典》对学习一词是这样解析的,学习就是人们在阅读、听讲、实践、探究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做到让学生有多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俗话说,独木不成林。新课改环境下,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又快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模仿地学永远是跟在别人的背后,没有创新就没有好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大胆创新,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创新。避免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例题,搞题海战术而感到数学很乏味。在教学设计中,要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教学目标过高,脱离学生的实际,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困难,教学成效低,目标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过低,学生又感到乏味,感到学无所得,看不到有明显提高,从而产生怠慢心理。因此,教师在备课、分析教学内容时,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考虑用什么方法去教,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教师必须弄清楚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先弄清楚远期大目标,再确定近期目标和课时目标,把握好课时的基本目标的度。不能课本有什么就讲什么,有多少就讲多少。教学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具体分层,以便于分类施教。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构,做到有用、有效、有启发,做到有条、有趣、有朝气,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转变旧的教学方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困生学会应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中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30%的学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轻者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发展,重者让学生做出过激行为,走上歧途。所以,新课改环境下,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致使心理非常空虚,容易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来填补空虚的心里,一些不良的信息因此容易造成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变异,平时要多加注意。比如,考试后要注意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特别要注意关心心理较脆弱的学生、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了解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做好记录,建立好学生的成长档案。档案应该包括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教育背景,学生的朋友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及时记录学生的点滴成长。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教育准备好材料。课余时间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跟学生打打球,谈谈心,开开玩笑等,以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并让老师成为学生倾吐心里话的知己。开展主题班会和活动,加强学生挫折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经过风风雨雨,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教会学生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暗示自己“我想,我要,我能,我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满希望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

三、指导学生认识自我,重新明确自己目标定位

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都是佼佼者,是老师的宠儿。上高中后因得不到老师的特别呵护和照顾,错落感、失落感油然而生,原来名列前茅的学生,因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又无法与之适应而慢慢落伍,挫折感越来越强烈,自信心受挫。有的开始茫然、困惑、烦躁、自卑、情绪低落,失去了斗志。基础不好的学生因此感到发展的希望渺茫,有的甚至破罐破摔,随波逐流。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分析当前的学习状况,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制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能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好高骛远。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跟别人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战胜自我,也就说为了赢得自我。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像孔子说的那样,每天反思反省,自己是否认真复习功课了?是否有收获有进步了?是否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了?想办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必胜的信心,让自己在自己制定的目标上前进。

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树立学习典范,激发学习热情

每次考试过后,要针对考试结果,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对考得不理想的,仔细分析其原因,尤其是学生的主观因素。比如,基础知识怎么样?学习习惯好不好?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科学应考?答题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对学困生的作业和考试卷要进行面批面改,要让学生拿着试卷对其进行分析错因、研究应试策略,并进行解题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加强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及时检查辅导效果,适时调整并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体会得到成就感,获得进步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强学习意志。在辅导中注意树立正面典范,对学得好、转变好、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肯定。开展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让好的经验和方法得以发扬推广。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学习热情。大胆改变思想教育方式,关心爱护学困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尊心,多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指责和批评。

五、精心选题,加强能力的训练,规范答题过程

教学要力求精讲精练,所谓“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传授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精炼的语言,高效地揭示知识之间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讲中有思维,讲能解困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讲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教学设计要在“精”字上下功夫。

教学设计“精”的另一方面,就是精选例题,设计时要选好例题,考虑怎么讲好例题,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讲一道例题要做好审题的示范,思维方法的示范,知识的联系与转化示范,运用方法的示范,规范答题过程的示范等。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在他编著的《数学解题引论》中说,假如把解题看作是打仗,那么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就相当于“兵力”,怎样调动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解题,就是“兵法”。这样的话,讲例题就相当于进行一场军事演习。可见,数学教学中做好例题示范教学,规范答题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应该加强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的训练,克服思维定势,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做题时,教师要强调解题的程序性、规范性。解题步骤、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和表达力求清晰、工整、规范;准确运用学科用语,尤其是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必须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单位、有效数字表示规范,结果准确。

六、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不可一味求新。比如,在新课改环境下,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但是不能把这当成衡量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的标准,也不能把没有多媒体就认为不是新课改。不可否认,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感官刺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对于一些数学内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反而不好。比如,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利用多媒体授课,很多情况下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换成下一个画面了。这样很难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一些用一支粉笔就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如果用多媒体去展示,那么就是多余之举了。这种重多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多媒体深层功效的教学,导致了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由“人灌”变为“机灌”,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更谈不上解题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教法上,要恰当,而不是用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七、科学管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三分靠干,七分靠管。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设计并开好每一个阶段的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邓佐军在他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青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认真通过民主制定好班规班约,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在学校搞好自己的学习,不但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更是一种责任。每个人的学习搞得好不好,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学习氛围,关系到集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更长远看会关系到每个人将来的发展,自己将要肩负责任。我们要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创造竞争向上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充分挖掘潜能,才能更富有战斗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及时与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北尾伦彦(薛殿会、刘焕生译).中小学生学习指导[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4]李一帆.教学环节与方法[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5]李世锜.数学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普通高中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