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2016-10-08 00:50李伟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培养策略新课程

李伟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课标下语文深阅读被边缘化、重分数轻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高中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发挥典范的作用;改变教学理念,将语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各个环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36-02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便为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受到高考这根高压线的影响,在学生的培养中重视语文分数的提升,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被边缘化和淡化的危险,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语文鉴赏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巧,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轻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问题。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强化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全方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语文深阅读被边缘化

伴随互联网以及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学生都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他们身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以致于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特点。电子阅读、网络交流等已经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纸质的阅读逐渐被电子阅读所取代,学生通常喜欢通过网络的方式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而对于纸质的阅读则逐渐失去了兴趣。电子阅读催生了学生浏览式的阅读,这种方式的快速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处于浅阅读层次,不利于学生从电子阅读中获取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影响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利于学生以后语文学习技能的提升。

(二)受高考的影响,教学重分数轻语文素养的提升

高考是人生第一大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考试分数的提升,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以高考为导向组织语文教学,让学生围绕考试的标准和范围进行学习,考试有的内容必须学,没有的也要了解,一切围绕分数的提升展开,自然就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只会纸面上的做题,所有的语文知识只能通过试卷来体现,无形之中弱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以后在社会上成功的交往和交际。

(三)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

很多的学生由于高中学业压力的加重,在语文的学习上没有注重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发展,学习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指定的内容。以致于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出现语言层次逻辑混乱,论述没有重心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将自己学习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语言表达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高中语文的学习在获取语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例如在鉴赏李商隐《锦瑟》的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知识,很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在诗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意象,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这些意象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却构成了诗歌的意境。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就很难理解诗的意境。

二、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发挥典范的作用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首先就要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师是学生模仿和效仿的典范,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层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以及言行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平时的仪态、言行,成为学生心中的标杆。教师在教学能力、课堂组织方式、教学设计等方面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组织“鸿门宴”文章教学活动时,采用学生分角色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以及每一种人物所表现出来不同的品质。首先教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在听别人阅读的氛围中仔细体会自己即将阅读的角色的人物内心活动,并主动的理解人物的思想活动以及情感的变化,便于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之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角色阅读,让其它学生在听的时候也要想象一下假如是自己应该怎样去表现文章中的人物。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点评,纠正学生阅读过程中不适宜的地方,帮助学生获取更大的提升。同时鼓励其它学生发挥自己的建议,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二)改变教学理念,将语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各个环节

传统的教学只重视学生分数的提升,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学习意愿不高,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生为本,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提高自己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语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重点学习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师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为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将文章中优美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朗诵,并达到背诵的水平,在学生记忆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技巧,让学生从中分析出写作的意图和效果,体会文学表达手法的精妙之处,提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同时教师还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自选一处喜欢的景色进行创作,从而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三)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学修养,高中语文教学在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在学生学习教材范围之外要拓宽自己学习的视野,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指定著名的文学作品、诗集等丰富学生的思维维度,并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活动,或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辩论赛,增强学生的思辨水平。此外,教师还通过文学鉴赏课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分析作者创作精妙之处,让学生获取写作的间接经验,体会文学语言表达的魅力之处。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结合语文教学逐渐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文学意识,在自己的学习中逐渐释放文学素养的光芒。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在提高自己语文知识的同时,收获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推动学生全方面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鹏.聚焦学科教学知识 变革语文教学论课程[J].中学语文,2015(12)

[2]张吉武.聚焦语文课程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培养策略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