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政治实施情感教学探索

2016-10-08 00:52王军科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中政治新课标

王军科

【摘 要】阐述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途径:领悟教材,“挖”情;依托语言,“传”情;倡导师爱,“孕”情。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政治 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39-02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政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高中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考试技巧的传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情感教育的缺失,因此传统思想政治课程重教轻学的教学理念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思想政治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学习的方法和实践,用情感教学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理动人,从情感维度出发、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

情感教学是经过大量理论和实践论证而来的,从西方或东方的教育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必须以情感培养和发挥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人的心理过程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情感是精神世界的主宰,精神世界决定了现实世界的全部活动。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必须以学生情感活动作为教学的基础,运用情感教学,制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老师影响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氛围。老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利用情感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情绪,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而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教学心理学”是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提出来的。他在长期的理论积累和大量的实践中,详细地阐述了情感教学方法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强调从认知和情感两条信息回路交互作用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认知和情感的交互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论,但是强调情感教学的方法也是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阐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途径

面对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如何实施情感教学呢?下面笔者谈谈情感教学的一点心得。

(一)领悟教材,“挖”情。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学活动离开了教材,就难以开展。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更是建立师生情谊的良好桥梁,老师在面临新教材的时候,如果根据教材的内容开展情感教学,一味地讲究情感教学却忽略教学的内容,这样是行不通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揣摩其中的要义、教学重点,领悟其中的人物情感并且与之建立共鸣。然后将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例如,通过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解读,确立本课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以及教学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共同回顾和梳理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绪。又通过分析中国历代文化多彩魅力,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老师在讲解的过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力量,时而高亢、时而哀伤、时而兴奋,要做到语调、动作、表情相互配合统一,达到引发学生产生共鸣的效果,而不是仅仅拿着教材一字不落地照读,这样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会给学生传染一种政治课程十分枯燥的感受。教师要做到“以情动人”,打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共鸣。

(二)依托语言,“传”情。“说话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每个人都要掌握,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这门艺术尤其重要。因为除了父母外,老师的话语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政治老师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要注意语气和用词,注意表达的精练和恰当运用,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避免使用居高临下式、命令式的语言表达,比如尝试这样的话语:“你觉得这样怎么样?”“这么做真的很棒,但是你不觉得欠缺一点东西吗?”“你有什么想法?”“相信你自己,你一定可以的。”这种平易近人朋友般的语气、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话语,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不仅口头表达非常重要,教师的身体语言也要打开,身体语言相较于语言更富感染力,语言幽默、动作有力、表情丰富,这三者缺一不可。课堂不是老师的领地,而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是情感萌芽和孕育的温床,老师必须将自己酝酿好的情感自然地融入所讲授的思想观点上去,从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知理和生情的双重效应。

表情是构成语言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丰富、传神的表情是对语言艺术的补充,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喜怒哀乐都潜藏着丰富的潜在台词。有时,仅仅一个眼神就能表明一切,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喜欢注意观察老师的表情和眼神,一旦发现老师眼神充满怒意,就会马上收敛,表现优秀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跟随老师的目光移动,期望与老师产生眼神交流,得到赞赏的目光,有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眼神的力量,因此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重眼神的运用。

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情感性地处理教学评价,采用有效、多样的评价语言,面对每个学生个人情况的差异和个性给予恰当的评价,尊重孩子的差异性,深入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优化不同的评价语言。例如,我们就一个问题,让多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说“你这个问题回答得太好了,你是怎么想到的。”“非常有想法,继续努力”等这些话。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调皮捣蛋,但是非常具有创新能力,我们可以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非常具备创新理念,你要继续发挥这种精神”等类似的话语。在实践的过程逐渐根据每个孩子心理和特点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除了老师的评价外,可以进行分组学习相互评价,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情感需要也会得到更大的满足。

(三)倡导师爱,“孕”情。老师是学生除父母外接触最多的人,因此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营造一个充满师爱的课堂,将学生当作朋友或自己的孩子,学生才会视老师为知己,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建立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应以“孕”情来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讲解课堂案例之前可以先列举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以情动人,在取得情感共鸣之后,再进行知识的传导,在这个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心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是一门艺术,雨果说过,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教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老师需要将情感因素注入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滋养学生的心田,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激情,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高中政治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