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6-10-08 01:01杨晓娥
求知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杨晓娥

摘 要: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注意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即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水平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所以,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实施很是必要。本文将从分析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展开,着重分析与研究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一、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小学生阅读有限

相关数据显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生阅读的人数逐渐增多,对各种课外书的阅读率达到84.6%。这个数据说明,小学生阅读较多,一部分小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自身阅读数量较少。进一步调查显示,小学生在校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加之各种辅导班学习,这使得小学生难以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提升自身阅读水平。

2.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功利性较强

之所以说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功利性较强,主要是绝大多数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是为了提升自身学习成绩,只有少数学生是出于乐趣或是陶冶情操的目的而进行阅读。为了提升学习成绩,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难以从兴趣出发专注地、认真地阅读文章,这必然会影响小学生的阅读效果。

3.网络游戏的影响性严重

小学生的阅读渠道越来越广,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进行阅读,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阅读导致娱乐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尤其是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更容易受网络游戏所吸引,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容易转投到网络游戏方面,使得小学生阅读水平得不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

针对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不佳的情况,应当基于新课标要求,实施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开启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之门。

良好的教学环境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学习压力得以缓解,轻松地、自然地进行语文阅读,这对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有很大帮助。当然,要营造宽松、友好的教学氛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发挥教师的感染力。为了营造轻松、自然、宽松的环境,教师应当基于文章的感情基调,良好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表达情感,渲染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爸爸带我去爬树》时,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情感来引出学生的心声,调动学生的情感。

其二,教师采用适合的激励手段。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适当地、巧妙地运用激励手段,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信心和阅读兴趣,使其参与到课堂阅读中来,共同营造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

三、巧妙地扩展和延伸阅读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在进行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扩展和延伸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扩展与延伸,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阅读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设定具有趣味性的阅读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与主题契合的文章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相似文章的阅读,从而扩展和延伸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小学生阅读现状不佳的情况下,我国教育部人士及小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相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运用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逐步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文学素养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宪培,黄树权.中小学语文教学观的理性突围——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发展观的构建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4):77-78.

[2]曾宪培.在发展中破解阅读迷津——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阅读发展路径解读[J].课外阅读(中旬),2012(7):44.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