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途径探讨①

2016-10-14 17:25伍华荣伍方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伍华荣 伍方荣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06

摘 要:人文体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人文体育观缺失的情况,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该文简要分析了人文体育观的内涵,并剖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体育观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人文体育观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人文体育观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06-0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体育观念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人文体育观的核心在于将体育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体现出來,强调体育应该以人为本,在体育中灌注人文精神。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人文性的缺失,导致运动变成了对某项运动技能的不断强化和重复,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全面需求。

1 人文体育观

作为现代体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体育观体现了人类对体育精神的追求目标,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着人文体育观的具体内容。人文体育观体现了体育发展中受到的人文精神的价值关照,而人文精神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体育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精神的发展理念离不开人文精神,体现了体育中的以人为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将人文体育观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为价值观念[1]。

人文体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体育教学的价值本质。高校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锻炼良好习惯,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生理需要。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体育观的缺失

2.1 仍然以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体育教学的目标改为培养学生的保健和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心理、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发展。

2.2 偏重于竞技性的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在编写体育教材时往往将竞技体育的规格和要求作为指导和原则,导致体育教学中也将运动技术和体制教育作为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往往围绕竞技项目来选择教学内容,导致高校体育教学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2]。

2.3 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传统的讲授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有所体现,教师往往沿袭单向教学模式,由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主导,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人文体育观的具体途径

正是由于人文体育观的缺失,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没有体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活泼性,反而将体育活动变成了枯燥的身体练习。忽视了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健身文化的陶冶、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健身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构建人文体育观作为核心。

3.1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将人文体育观灌注到教学内容之中,全面体现教学内容的健身性、终身性、趣味性。不仅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而且要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首先,要选择具有健身性质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内容过于竞技性的问题,教学内容既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时代的发展。例如一些高校将太极拳、武术、舞蹈加入了体育教学内容之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其次,要选择具有终身性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将家庭体育、传统体育、休闲娱乐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再次,要选择具有主动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加入体育锻炼。高校既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内容,例如健美操、瑜伽、武术,也可以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元素,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加入竞技比赛,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篮球比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积极参赛[3]。

3.2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人文体育观强调以人为本,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的教学。可以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进行分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基础上有所进步。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学校对学生的足球素质进行测评,然后再以测评结果为依据进行分班。对于对足球完全不了解、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编入基础班。对于对足球比较感兴趣、具有较高的水平的分入高级班。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教师主要以基本功教学、普及足球知识、提高身体素质为主。对于高级班的学生则进行高层次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良好的关系,积极与学生开展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以此为基础及时调整授课模式。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4]。

3.3 对评价模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过于注重分数,没有体现人文体育观。应该对体育教学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看到学生是否有进步,体现差异化的评价原则。也就是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评价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看到学生在态度、体能方面的进步,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的提高。

根据人文体育观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除了终结性评价之外,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项目表现出的能力和积极性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3.4 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会受到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教育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尊重学生之间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方面的差异。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不能急于求成,以免挫伤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甚至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教学态度,向学生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体现人文体育观的精神。

4 结语

人文体育观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体育活动中的人文关怀。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构建人文体育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挖掘体育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体育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沈涛.人文素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7-139.

[2] 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4):94-96.

[3] 陈羲.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60-61.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跆拳道选项课中的实效性研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