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语文去旅行

2016-10-17 23:24余向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雷夫大门综合性

余向红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安排了四个语文综合性学习,分别是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叩响诗歌的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对于这部分内容,老师们或者以上公开课的形式来呈现,或者直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来完成,或者让学生当作家庭作业来完成,或者作为一次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完成。不论哪种方式,都是把一个主题当成任务在课内或课外短时间完成。

语文教材里设置综合性学习是为了落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评价这一学习内容呢?相较于教材里的其他课文,开放性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学生是不是跳出了传统的教材和课堂来学习语文,应该是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个评价指标,我觉得是时间。

从目前语文教材里设置的四个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来看,《遨游汉字王国》和《叩响诗歌的大门》是比较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而《走进信息世界》与《难忘小学生活》更适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论是哪个主题,我觉得都不是短时间、几节课、一个活动就能够完成的,因为短时间完成的是活动,不是综合性学习。一次综合性学习,至少应该贯穿于一个学期的始终。以《叩响诗歌的大门》为例,开学初,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要求;整个学期中,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诗歌阅读、朗诵、理解、表演、赏析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则定期组织交流;学期结束时,教师组织一次围绕诗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唱、演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这样组织,学生应该能真正听到叩响诗歌大门的回声。如果在几节课的时间内匆匆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叩是叩了,但是真的叩响了吗?真的有回声吗?我不敢肯定。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上,《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雷夫坚持把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他会在每学期开始时布置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某部作品,然后在一个学期中和学生一起阅读、赏析、交流、理解这部作品,学期结束时跟学生一起把这部作品改编成一场舞台剧并公开演出。这样既展示、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让学生形成了爱好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单纯是为了学习和掌握某种语文知识,而是要借这个知识的窗口,让学生养成用“语文”的方式看世界、看生活的习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和追求圆满是不行的,有耐心、始终伴随很重要。我的孩子在上大学,有一天他跟我说:“妈妈,你说一首诗多好多美时,我怎么就是感觉不到好在哪儿呢?”儿子的话引起了我的反思,不管是他学习的教材里,还是我给他买的、带他读的读物里,诗歌始终有一席之地,他怎么就感受不到诗歌的美好呢?这一方面或许是天赋使然——确实有些人天生对文艺作品不敏感;另一方面显然是学习不够——他确实多次叩过诗歌的大门,但因为匆匆太匆匆,大概从来没有听到过回响。如果在他的学习生涯中,有一位雷夫这样的老师,带领他们开展一个学期《叩响诗歌的大门》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诗歌之美,他还会这样迷茫吗?

我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为了打破语文学习的藩蓠,即让教师籍此带领学生开展一次语文学习的长途旅行,而不是进行一次热热闹闹的春游,也不是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流浪。一节指导课上得好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如何,甚至学生的课堂表现,都不能作为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因素,围绕合适的主题、长时间的坚持、采用开放的语文学习形式和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做到这三点,语言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吧!

(作者单位:红安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雷夫大门综合性
轻叩诗歌大门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春天的大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让东方文明打开西方的大门
无视我,这很好
我们向雷夫学什么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