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2016-10-20 03:12刘淑奎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效性创新思维情境教学

刘淑奎

摘 要:在新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摆脱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创新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是创新教学的一种。在数学情境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产生直观的印象,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在运用情境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情境设计,使情境模式充分发挥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情境教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53-01

一、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对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快理解知识的速度。在多媒体设计的教学情境中,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优美直观的图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进入探究。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要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学习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在让学生掌握了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后,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他们从多媒体给出的图片中找出垂直和平行的线。通过在多媒体构建的直观情境下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让他们掌握垂直与平行知识,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素材,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数学经验进行探究,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发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体验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作用,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成抽象的数学公式,通过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把生活和教材内容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趣味因素,使教学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兴趣,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三角形的物体,并测量三角形物体的边长,然后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到的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完成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计算出了他们测量的三角形物体的面积。通过把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体验到了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合作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小组合作高效完成探究任务。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减轻学习的压力,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在互相帮助下不断进步,实现高效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凑十法”后,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合作情境,给小组学生布置了探究任务:探究“6+5=?”。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凑十法”进行了讨论,掌握了这种数学方法的本质,然后进行题目的分析,先得到“6+4=10”,然后得到“10+1=11”。解决题目后,教师引导小组成员讨论运用“凑十法”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要注意的方面。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大胆探究、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了发展。在合作情境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使他们充分发表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观点,合作交流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四、创设操作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材包括一些抽象的知识,要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操作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在操作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顺利完成操作任务。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启发性的建议,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他们操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先让学生收集各种公园的地图、风景区的地图,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些地图和学生共同研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公园,动手绘制简单的地图。在这一操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操作,通过操作得到新的学习经验,学生体验到的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操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结合情境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探究能力。在设计情境时,教师既要把情境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境中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逐步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赖寶珊.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0,(33).

[2]柳桃珠.小学数学利用生活情景教学策略浅议[J].吉林教育,2010,(14).

猜你喜欢
高效性创新思维情境教学
从合理性和高效性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