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农村家庭发展状况调查
——基于中国梦的视角

2016-10-21 02:34韦丽新王志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北家庭农民

韦 晓,韦丽新,王志远,2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广西崇左532200;2.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广西南宁530001)

桂西北农村家庭发展状况调查
——基于中国梦的视角

韦晓1,韦丽新1,王志远1,2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广西崇左532200;2.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广西南宁530001)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与农村家庭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以“中国梦与桂西北农村家庭发展研究的调查活动”为核心主线,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定点宣传等形式成功实现了对桂西北农村建设的调查。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收入与消费等方面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及其产生的新问题。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桂西北农村家庭的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贫困村发展难度大等。

中国梦,桂西北;农村家庭发展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2],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历来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与个人的进步与成长息息相关,国家为个人提供广阔舞台,个人是国家发展的实践主体[3-4]31-34,58-64。纵观历史都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国家安定则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动乱则人们痛苦不堪。同理人们生活美满,国家也少动乱多安定。个人必须正确认知自己与国家的关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所以说农村发展是制约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自信心,为人民描绘了一幅发展蓝图。但是,桂西北农村家庭的发展因各种原因又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在中国梦提出之后又有什么变化呢?中国梦对桂西北农村家庭有什么影响呢?此文基于田野调查,采用对话形式,对桂西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期以微薄之力贡献于中国梦的全面实现,推动桂西北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桂西北农村的发展梦。

一、桂西北农村家庭的发展状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以前桂西北农村家庭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基础设施的管护力度不够,因此,设施的完善度优劣不均。不同地区的农村对其保护的力度,投入的人力物力不一样,导致管护质量优劣不均。其中部分小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基本上无人管理、失修,甚至是人为的破坏,致使经济发展的缓慢。第二,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使用效率过低。每年国家和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都会投入较多的资金,但是,只从这一方面出发,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使用的频率过低也导致资金的浪费。第三,设施的规划以及布局不太合理,设计以及使用不太科学。桂西北地区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申报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缺乏统筹规划。在建设中缺乏合理的规划以及安排,造成了某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复,而某些乡镇的建设投资出现了空白的不合理现象。

(二)自然环境条件较差

广西的大多数地区都是山区,地形险峻,高山陡峭,土地石头较多。土地类型有山地、平原、丘陵等。但绝大多数的土地类型还是山地,且多为石山,坡陡植被较少,对于人类生存来说,该地区的条件非常恶劣。目前广西贫困村落就是集中分布在这里。而广西北部的土地类型多为溶蚀平地类型,由于降水较少,丘陵地区较为缺水,土壤不肥沃,种植庄稼难以存活,生态较为脆弱。绝大部分交通是非常困难的,与外界联系也很难。总体来说开发难度很大。

二、贫困村发展难度大

广西是喀斯特地貌最集中连片的省区之一,相对于其他省区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贫困村落也较多,其大多数分布于西北地区。这些贫困村的地理位置都处于山脚下,石头较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开发难度大,发展也相对困难。这些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相对闭塞的贫困村居民饮水困难、交通不便、上学难、就医难、通电难。就广西来说,贫困村是自然条件最恶劣、居民收入最低、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的农村。

三、中国梦之下桂西北农村家庭的现状

(一)中国梦之下桂西北农村家庭的现状

自中国梦提出之后,很多地方都学习中国梦,而后“中国梦”得到不断落实和发展。那么对于桂西北农村地区,他们是如何认识“中国梦”的,“中国梦”对他们的发展会有哪些帮助?根据我们关于中国梦的调查问卷显示有30%的人了解中国梦,有41.4%的人了解一点,有28%的人不知道中国梦是什么。知道中国梦的人对“中国梦”的理解只停留在很片面的层次,即只知道“中国梦”这个概念,以及它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一是大多数农村人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二是农村人生活压力过大,没时间了解新闻。30%的人了解中国梦,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工作的指数分子和在校读书的学生。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明显,其发挥的作用也不突出。

图1 桂西北农村家庭对中国梦的了解情况

1.就业现状

在中国梦提出之后,国家积极促进城镇化进程,支持农民在农村创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号召。看到新时代下的新农村。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强的眼光独特的桂西北年轻人积极抓住中国梦之下祖国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机会主动回乡创业,承包土地,土地以小化整,搞种植业和养殖场,实现人生的理想也展现了城乡一体化后新农村的面貌,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桂西北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人自己创业的只是少数,很多桂西北农村人还是外出打工。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又占其中的大多数。但我国的现状是人均耕地较少,因此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实现中国梦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日益的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远高过农村居民,看到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纷纷进城打工,希望能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桂西北农村家庭就业有以下特点:(1)外出打工的人较多。有50%的人是选择进城打工的,有20%的人是在家务农的,在家务农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暂时不能离开。从调查中得知有40%多的收入是外出打工得到的。(2)外出打工的年龄群体不断地扩大,由以往的年轻人到现在的中年人甚至有一些老年人。(3)桂西北农村家庭外出工作主要选择地区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在广东、深圳、福建、江苏、浙江等地(4)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主要从事建筑类。

桂西北家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首先使得桂西北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调整了桂西北农村的经济结构。桂西北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农业比重迅速下降,非农业比重迅速上升。

虽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已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但根据调查桂西北的农村家庭就业状况,失业的人依然很多,仅有13%的人表示身边没有失业的人,还有53.6%的人表示身边有一些失业的人,有32.2%的人表示身边有很多失业的人。据调查,造成这些的原因有:(1)大多数桂西北农村人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自身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会感到生活很艰难;(2)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进入城市务工,竞争压力大。以下是走访中的对话:

问:你觉得目前的就业形势是怎样的呢?

答:我个人觉得目前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特别是像我们农村出去的人是很难找到工作的,找到也就是一些重活,苦力活,都是很累的。

问:那你们农村在家的都是靠什么维持生活的呢?

答:在农村,除了种田地,还有就是养蚕来取得一些收入。有些壮年偶尔也会去帮别人建房子啊来补贴家用。

问:那去帮别人建房子这个活是你们自己找的还是别人叫的呢?

答:一般都是认识的人家才会叫,也就是自己村的或是隔壁村的而已,不会去很远的地方。

问:在家里只种田地够日常生活吗?

答:只种田地的话是肯定不够的,养蚕养得好的话一年是会有剩余,但如果养不好就不会有什么钱。

问:那你们有想过出去外面打工吗?在外面的话应该会挣得比较多吧。

答:有想过啊,可是条件不允许,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而且去外面了也不知道做什么,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2.桂西北农村教育

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5]这十个“更”中,教育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袁贵仁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6]。可以说,教育之梦是国家梦的前提,是人民梦的首要条件。在国家的号召之下,在中国梦的影响之下,桂西北农村家庭的教育也有很大的改观,有了一些突破,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形势。

(1)家庭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就目前桂西北农村家庭的现状来看,由祖父辈帮忙照看孩子的现象相比以前情况好转,孩子基本都在年轻父母身边。祖父辈只是在平时生活当中帮忙照看而已。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桂西北农村家庭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2)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度提高

大多数桂西北农村家庭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孩子去学校之前,年轻的父母都会教孩子识字、数数、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猜谜语等。现在桂西北农村家庭普遍都会让小孩接受入学前的一个幼龄教育,让孩子提前有一个学前适应期。孩子真正上学后,他们对孩子知识的学习也更为密切关注,很多家长都会主动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放学后也会积极对孩子进行作业的辅导。

(3)加大了家庭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现在桂西北农村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要性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也转变了以前认为读书就是识字而已的观念。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

(4)家庭教育经验的获得方式广泛

年轻的父母都会运用新兴的网络传媒工具,从这些工具上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一代的年轻家长们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相互咨询交流教育的经验,相比以前教育的方法更广泛。

虽然桂西北农村教育有所改善、人们素质有所提高,但桂西北农村的教育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问卷调查了解到有19.7%的人认为现在桂西北农村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50.7%的人认为辍学现象严重,只有29.6%的人认为辍学现象不严重。可以看出,桂西北农村的教育问题依旧存在很大问题。有46.5%的人认为现在的乡镇义务教育与以往相比,虽然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滑,学风变淡。在农村,教育一直被作为一种升学的工具,被当作走上仕途和升官的手段,被沦为追名逐利的敲门砖,被异化为跳出“农”门的筛选工具,或者成为向城市输送半成品的加工厂。确实有些个别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是失败者。越来越多的失败者越来越不能掩盖大多数农民的失望与对这种教育的绝望。特别是他们看到多数读书人的生活都比外出打工的人更差的社会现象。在一个村里很多外出务工的人都住进了新房买了车结了婚有了孩子,而读书的人什么都没有不仅单身一人还欠了一大笔贷款。他们开始觉得,既然读书只会越变越穷而且成功的机会甚少,那么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年来读书,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会识字会算数就好。在这种观念误导下,农村教育厌学成风,教育价值取向受到严重偏离,桂西北农村家庭中的孩子常常选择放弃受教育。以下是走访中常有的对话:

问:叔叔,您好,在家庭教育里你认为和孩子的沟通重要吗?

答:沟通是知道孩子想法的主要途径,没有沟通就无从得知孩子内心的想法与我们家长想法的差别,就没有办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现在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国家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我们也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的教育上来。

问:那您对中国梦有了解吗,有了解相关的教育政策吗?

答:在电视上有相关的报道,自己也了解一些,中国梦的提出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关于教育方面,国家大量资金的投入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对国家的发展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问:好的,您觉得目前农村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呢?

答:就是觉得目前的教育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比如,有些学校还不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数制,过线的人可以继续读,不过线的人就不可以读。

3.医疗方面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最困扰桂西北农村地区的主要问题。印象中,人们是最怕生病的,在他们的观念里什么东西都不比药贵。所以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导致桂西北农户长期贫困的原因之一。为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国家推行了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就这个政策来说,它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就医问题,同时稳定了社会的和谐。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农民自身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民的基本卫生服务获得了保障,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缓解。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2010年逐步实现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桂西北农村家庭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据调查统计,有46.7%的人认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明显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在走访调查中有很多人深受病痛的折磨,他们说自己是幸运的,如果没有新型合作医疗他们将没有治好病的希望,因为以他们的家庭条件能治到一半已经很难得了。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桂西北农村的看病难问题特别严重,首要问题是看病不方便。乡镇卫生院发展落后,村卫生室设置不健全、不能满足农民就医需要。暑假在桂西北农村一地方支教晚上有学生生病,开车送要一个小时才到村卫生室。村民们因为离得远交通费贵就常常会放弃治疗。其次是看病费用较高。进一次医院一个普通的感冒最少就要上百。再次是报销比率低。桂西北农村家庭几乎所有人都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如果生大病的可以报销得很多。但大多数人生的都是小病,所以在走访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新农合报销比率低。村民平时生病一般看门诊,但门诊费用只能报销十多元钱,而且规定只有部分药品可以报销,补贴不了多少钱,看病还是靠自己出钱.保障能力不强,参合农民住院报销不到50%,绝大部分医疗费用需自己承担,广大农民实际还是看不起大病、重病。以下是走访中的一段对话:

问:我想问下你们这里的医院近吗?看病检查方便吗?

答:不是很近,医院是镇上才有的,还有一些药店、诊所。现在比较方便了。

问:那你觉得医院看病收费贵吗?

答:贵啊!不过现在我们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减轻了我们的很多负担了,以前我们几乎都不去医院的,有什么小病都是忍忍就过了,现在好很多了。

问:你觉得医院里面的设施怎么样呢?

答:我认为医院太小了,很多设施都不够完善,而且镇上的医院也只是看一些小病,需要检查什么的也只能到大医院去,在镇上的这种医院根本检查不出来。严重一点的也得到大医院去,太麻烦了。

问:那你关于医疗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答:我没有多大的建议,我只希望我们老百姓能够看病便宜些,方便些,国家和政府多对我们有些优惠就满足了。

4.养老方面

自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调查发现,有64.7%的人表示对当前的养老现状是满意的,有35.3%的人对当前的养老现状是不满意的。在过去的桂西北农村家庭大多数上了60岁的农村老人还是自己干农活靠土地养老。生活中最大的开支就是油盐酱醋,消费水平很低[7-8]289-290,160-162。随着青壮年人口大批地向城市转移,家庭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条件和水平有所改善。许多家庭的老人都不用自己下地干活,都是子女每个月固定给生活费。有的有条件的家庭会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农村人口转移,也伴随着被占用耕地越来越多,租用土地的租金又是老人的一个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是现在交通方便了,外出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买了小汽车,所以过年过节回老家看望父母是很普遍的事。可是在过去的桂西北农村家庭,交通不方便生活水平也不好,在外务工的村民只有在过年或者老人生了大病才回去。所以很多老人对当前的养老现状比较满意。还有国家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的补助,虽然金额不多但也大大增加了桂西北农村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

5.收入和消费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速快、国力渐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过去桂西北地区的农民因为收入低无力消费,近年来桂西北农村的农民收入得到不断的提高,敢于追求比以前更高层的消费了,消费结构相比以前也有很大的变化。

图2 桂西北农村的家庭收入情况

桂西北农村家庭收入现状(图)由表可以看出,有54.1%的家庭年纯收入在5000~15000;有28.8%的桂西北家庭年纯收入在15000~30000;有17.1%的桂西北农村家庭年纯收入在30000以上。

图3 中国梦提出之后桂西北农村家庭的变化

由图可以看出,有26.8%的人认为从中国梦的提出之后总体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改善了很多;有41.33%的人认为从中国梦的提出之后总体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改善一些。由此可看出桂西北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增强。以下是走访中的一段对话:

问:可以冒昧问一下你家是做什么的吗?

答:我家就是干农活的,种点田地,养养蚕什么的。

问:好的,那你对你们家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还好,还满意吧。

问:可以说一下你们平时的生活状况吗?

答:可以啊!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们村里的人大多数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差距,就是觉得还可以吧。像以前一个月才吃一次肉,而且要到街上买,现在几乎天天吃,而且村上也有人卖,很方便。想吃果也都有得卖,日子过得好了。

问:那你们的收入和消费怎么样呢?

答:收入就还好吧,有时剩余多点,至于消费也不说多高,现在就是家里该有的东西也大概有了吧,像洗衣机,冰箱这些大部分人都有了,有些还用上了电脑,只能说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吧。

图4 桂西北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

由图表很容易看出桂西北农村家庭现阶段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占了41.3%的子女教育,一个是占了32.7%的维持生活。可见,在桂西北农村的村民是很注重教育的,消费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

调查中发现,有60%以上的桂西北农村的村民们不论在购买像衣服、食品等生活日用品,还是大件商品最注重的都是商品的质量而不是其价格。在走访中观察到,很多桂西北农村家庭都建起了小楼房,不仅外观漂亮得像小洋楼而且里面装修得也很漂亮。特别多的外出务工的村民都已经买上了小轿车,过年过节出去旅游也是常事。在问到是否有搬走的打算时,有20.5%村民表明有搬到集镇的打算,有36.4%的村民有搬到城市的意向。随着桂西北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他们由以前只关注产品的价格高低转为关注产品质量的高低;由以前关注衣食为主转为关注住得是否舒心,交通是否方便,通讯是否畅通,教育质量是否满意。他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了,不止关注生活基本支出,更关注精神层次上的消费,消费形式理性化。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桂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会促进人们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优化桂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促进桂西北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力度

中国梦之下的桂西北农村家庭要想发展起来必须有大量资金的扶持。这样,才能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中央政府和桂西北地区的农村政府要坚持围绕农村发展的主题进行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保证资金下移到基层,保证基层财政稳健运转,改进和完善支付转移制度。此外,还要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加大对农村建设投资力度[9]1-4。国家政府应该支持各种企业部门加入投资农业领域,逐渐使农业的投入变得更多元化。

(二)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调研的过程中,采访询问了桂西北不同地方的村民,发现很多村民的思考方向和想法都是特别陈旧,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更不符合“中国梦”的理想状态,因此,要培育新型农民是根本。新型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想培育新型的农民,首先就要有新型的领导班子,当地政府就要以这个为主题,对政府官员进行培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0]。首先狠抓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其次在桂西北农村地区创办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技术,提高桂西北农民的竞争力。开展有关经营管理的课程,使他们增加经营管理的知识储备,提高经营技能水平。

(三)培养优秀领导班子

桂西北农民大多对事物、机遇的把握比较迟钝,优秀领导班子有利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优秀领导班子要打造敢于担当的;敢于担当,才能在发展中勇于面对诸多问题,毫不退缩。敢于担当才能切实为人民谋福利。作为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的村级领导班子,要有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才能把各项措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优秀领导班子是要打造勇于争先的。发展靠的是快、争、先,村级组织要有勇于争先、创先争优的意识,做到村内发展早谋划,发展政策早争取。要有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争先进、抢发展。要有成为先进、树立典型的勇气和能力。要能结合实际,勇于破旧革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用发展和前进的眼光看问题,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和引路人。优秀领导班子是要打造善解难题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的是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农村干部既要能勇挑重担,又能善解难题。要把村级组织建成善战、能战的队伍,能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富民强村民生保障、环境建设、民主管理等各项任务,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使村级组织成为执行农村政策、壮大村级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核心。

(四)选对一条好的路子

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脱颖而出,加快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成功在于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样板村”。

桂西北农村地区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很强的旅游优势。桂西北地区还有良好的光热条件,非常适合芒果、荔枝、香蕉、龙眼等热带作物的种植,当地政府应该紧抓这个优势带动当地人民创建产业链,生产水果罐头或者果干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面向东盟地区,利用好新丝绸这条带打开更大的市场,增加桂西北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进一步加快桂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总之,要充分利用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五)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下足功夫,要清晰定位好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方式、发展重心和步骤等一系列要素。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找到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有赖于国家向农村进行有效的财政投入,更有赖于农村自身有更强的发展意识和能力,加强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组织建设。

结语

“中国梦”不只是国家伟大复兴之梦,更是千千万万个农民梦的集聚。“中国梦”要腾飞,就必须先实现好农民梦。在农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上下功夫,从根本上为农民着想,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落实好各项为农政策。切实解决好农民生活的实际问题,真正考虑农民的心声,农村发展了,农民幸福感提升了,农民梦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更加绚烂,才能最终实现。

[1]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EB/O L]. 2013-03-18.H ttp://new s.youth.cn/gn/201303/t20130317_ 2988844_3.htm.

[2]张维为.中国梦与中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3-03-03.

[3]王志远,柒炜媚,陆翠柳.中国梦实现的博弈逻辑基础[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

[4]王志远,周章买.论和谐社会的建构——从和谐社会到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及机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5(6).

[5]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EB/O L].2012-11-16.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 1116/c350821-19596022.html.

[6]袁贵仁谈中国教育梦: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EB/O L]. 2013-3-8.http://education.new s.cn/2013-03/08/c_124430 748.htm.

[7]刘珂,张辉.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情感的支持的概念、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35).

[8]许典利.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创新[J].人民论坛,2014(1).

[9]庞汉生.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 2006(7).

[10]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R].人民网.2007-10-24.

责任编辑:谢雪莲

On Investigation of Rural Families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Guangxi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Dream

WEI Xiao1,WEI Li-xin1,WANG Zhi-yuan1,2
(1.Department of Politics&Public Manage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200;2.Base of Marxism Theory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530001)

China Dream propos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amilies.The current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amilies in northwest Guangxi and China dream mainly focuses on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as the core of the main line.Through field visits,questionnaire,site publicity and other forms,this paper completes the investigation on rural construction in Northwest Guangxi.From their employment,education,health care,housing,pension,income and consumption,the paper gains the knowledge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its new problems.Its main problems are as follows:po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difficul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or villages.

China dream,development of rural families in Northwest Guangxi,rural employment,rural education,rural endowment,rural health care

G0

A

1674-8891(2016)04-0043-06

2016-04-19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中国梦与桂西北农村家庭发展研究”(201510604053)。

韦晓(1993—),女,广西河池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专业2014级本科生;韦丽新(199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专业2014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王志远(1975—),男,河南襄城人,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纽约市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梦基本理论、博弈分析、行动逻辑与决策逻辑、公共选择研究。

猜你喜欢
西北家庭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一座西北小城
家庭“煮”夫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恋练有词
西北望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