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2016-10-24 10:48黄任泽湛江市林业良种繁育场广东湛江524300
乡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木莲阔叶树乳源

黄 庆 黄任泽 温 军(湛江市林业良种繁育场,广东 湛江 524300)

3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黄庆黄任泽温军
(湛江市林业良种繁育场,广东湛江524300)

容器育苗技术是提高林木质量的有效方法,发达国家林木种苗大多采用容器苗,我国的容器育苗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长期以来发展始终比较缓慢,近20a来才有改善。因此目前来说,我国林木业依然以裸根育苗为主。基于此,主要以马褂木、香樟及乳源木莲3种乡土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容器育苗技术。

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苗木质量

推广容器育苗技术对于林木业发展十分有利,容器苗的育苗期明显低于裸根育苗,造林成活率较高,没有缓苗期。现阶段,我国生产的容器苗主要有松树、桉树、柏树等,对于乡土阔叶树种的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成熟。针对此,选择3种比较常见的乡土阔叶树种(马褂木、香樟及乳源木莲)进行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分析基质种类、配比、容器的规格、种类等因素对容器苗培育质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播种催芽与芽苗移植

本次轻型基质容器育苗试验在浙江省某林场进行,选择的3种乡土阔叶树种马褂木、香樟及乳源木莲均为亚热带树种,容器苗采用芽苗移植技术培育,苗床的宽度为1.2m。容器苗培育时,先在苗床上铺一层新鲜的清水沙,厚度在8~10cm;然后在床面上抛撒一定的杀虫物质,杀死苗床中的害虫,再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溶液的浓度为0.1%;杀虫消毒工作完成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不相互重叠。播种完成后使用焦泥灰进行覆盖,直到看不到种子为止,焦泥灰上需要覆盖上一层稻草,最后将广谱性杀菌剂800~1000倍多菌灵液喷洒在上面,此后每7~10d喷洒一次。苗木出土达到20%~30%时,需要将苗床上覆盖物分批揭去[1]。芽苗一芽二子叶大小时及时移入容器,为了保证芽苗正常生长,移植完成后需要及时浇定根水,生长基质必须随时保持湿润状态。

该育苗过程在钢架塑料大棚中进行。其中,香樟播种催芽日期为2015年2月6日,芽苗移植日期为3月9日,林苗培育时间为106d;乳源木莲播种催芽日期为2014年12月13日,芽苗移植日期为2015年4月6日,林苗培育时间为80d;马褂木播种催芽日期为2014年12 月13日,芽苗移植日期为2015年2月7日,林苗培育时间为138d。数据测定时间为2015年6月22日。

1.2试验过程

该试验分为2个对比小组,即基质试验和容器育苗,两小组均选择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基质试验中共有7种基质配方,也有多种不同的容器规格,具体情况见表1。

容器育苗试验中,基质必须时常保持湿润状态,为了保证林苗的正常生长,每10d需要喷洒一次广谱性杀菌剂。塑料大棚内部的光照必须能够满足林苗生长需求,通风情况良好,苗芽移植后还需要追加KH2PO4叶面肥,共2次[2]。

1.3数据分析

浙江省地处我国江南,数据测定时正值梅雨季节。从2个试验组的每种处理中分别随机抽取10株长势正常的苗木,测定其基本性状。基质试验中,参与试验的苗木有3种,基质配方有7种,重复3次,共抽取630株苗木。容器对比试验中,参与测试的苗木有2种,基质处理方法2种,重复3次,共抽取120株苗木。数据统计完成后,对一级侧根数及叶片数进行X-1/2数据转换处理,树冠比进行反正弦数据转换处理。数据分析时,使用SASGLM软件及SASCORR软件分析性状方差及相关内容[3]。

2 结果与讨论

2.1基质配比、类型对容器苗出圃质量影响

将7种基质根据基质的类型及配比,分别划分为Ⅰ、Ⅱ、Ⅲ、Ⅳ4类。其中,基质A、B中泥炭土的含量较高,为第Ⅰ类;基质C、D中沤制后锯屑含量较高,为第Ⅱ类;基质E、F中泥炭土及沤制后锯屑的含量基本一致,为第Ⅲ类;基质G中为100%国产东北泥炭土,为第Ⅳ类,同时也是该试验的参照组。容器苗出圃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为苗高、侧根数量、地径生长、根冠比、根团形成和高径比等参数。试验检测后发现,使用前三类基质进行培育时,3种苗木的根团形成情况良好。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3种苗木的侧根数量、根冠比、高径比等参数会受到基质配比及类型的较大影响,使用第Ⅳ类基质进行育苗时,3种苗木生长都比较快,但由于根部的干物质量分配较少,因此苗木的高径比较大、根冠比较小,苗木的出圃质量相对较差。与第Ⅳ类基质相比,第Ⅰ类基质培育的苗木生长也较好,地径、苗高均较快,叶片量多且大,根部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侧根长势良好,苗高、地径均超过7种基质的平均值,且明显高于Ⅱ、Ⅲ类基质培育的林苗的苗高、地径。将第Ⅰ类基质中的A、B两种半轻型配比基质进行对比发现,使用这两种基质培育的苗木的高径比均较大,根冠比较小,与第Ⅳ类基质相似,A基质培育的苗木表现更明显。相对而言,实际的林苗培育中可优选B基质作为半轻型配比基质。使用第Ⅱ类半轻型基质进行育苗时,苗木生长相对较慢,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加强肥水管理。使用第Ⅲ类基质进行育苗时,香樟长势相对高于不同基质培育的香樟苗木的生长状况,而另外两种苗木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差,小于不同基质培育的马褂木及乳源木莲苗木的生长状况。也就是说,使用第Ⅲ类基质时,不同物种的出圃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别。此外,对同一类型不同配比的基质育苗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C、D基质培育的苗木生长差异不大,E、F基质培育的苗木生长差异不大。也就是说,同一类型不同配比基质对于容器苗出圃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实际的育苗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基质的类型,然后明确配比。

表1 育苗基质配方及容器规格

表2 2种树种在不同容器中的苗木生长状况

2.2育苗容器类型和规格与容器苗出圃质量的关系

我国江南地区梅雨季节阔叶树种容器育苗造林的主要模式为冬播春造。轻型、半轻型基质容器苗培育时,一般多选择规格较小的容器进行,容器形状多为管状或者杯状。对比不同类型、规格容器培育的容器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2种形状的育苗容器中,乳源木莲及香樟的生长均表现正常。但乳源木莲属于早期生长比较缓慢的树种,管状及杯状容器中乳源木莲林苗的根冠比差别较大,其他生长参数相差不大。香樟属于早期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使用不同容器进行培育时,林苗的叶片数量、苗高、侧根数量、叶片的长度以及株干的质量等相关性状差异较大。具体情况见表2。因此,实际的育苗过程中,早期生长比较缓慢的苗木可以使用管状容器进行容器苗的培育,早期生长较快的苗木可以使用杯状容器进行培育,能够有效降低单株容器苗的培育成本。

3 结语

就香樟、乳源木莲、马褂木三种亚热带乡土阔叶树种的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基质的配比和类型、容器的规格和类型都会影响容器苗的生长状态。

[1]金国庆,周志春,胡红宝,等.3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8):387-392.

[2]王卫斌,景跃波,蒋云东,等.云南热区七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1(6):64-70.

[3]余琳,余新娟,余忠敏,等.阔叶树种容器育苗配套技术研究[A].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2005.

S723.133

B

1674-7909(2016)08-16-3

黄庆(1979-),女,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猜你喜欢
木莲阔叶树乳源
贵州乡土木莲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阔叶树生长效果分析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物种多样性调研
东方红
木莲·冻
渔舟唱晚
侗族情
木莲冻
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