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终点1例

2016-10-26 06:32谢芳汪茂荣耿家宝董源李平
肝脏 2016年8期
关键词:病毒学拷贝滴度

谢芳 汪茂荣 耿家宝 董源 李平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终点1例

谢芳汪茂荣耿家宝董源李平

患者,男,34岁,因“反复乏力、眼黄、尿黄伴肝功能异常1年余”于2014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携带HBV 30余年,其母亲为HBV携带者,考虑系母婴传播途径感染HBV可能性大。入院后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余查体未见异常。查HBV DNA 3.38×105拷贝/毫升,e抗原阴性,肝功能示TBil 58.4 μmol/L、DBil 27.6 μmol/L、ALT 183 U/L、AST 721 U/L。患者无合并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指标全阴性,查TORCH全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入院后经过12 d的保肝降酶治疗,于2014年4月8日复查肝功能示TBil 13.7 μmol/L、DBil 5.6 μmol/L、ALT 149 U/L、AST 41 U/L。排除干扰素禁忌证。于2014年4月8日开始重组人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600万单位皮下注射,3次/周)抗病毒治疗,总疗程48周。干扰素治疗期间的监测指标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尿常规等,定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疗过程及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基线水平、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监测结果见表1。

表1 干扰素治疗、随访期间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监测结果

注:参考值 HBV DNA<500拷贝/mL,HBsAg 0~0.05 IU/mL,HBsAb 0~10 mIU/mL,HBeAg 0~1 S/CO,HBeAb 1~999 S/CO,TBil 0~20.5 μmol/L,ALT 0~50 U/L。

讨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抗病毒治疗是HBV感染患者治疗的关键。目前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即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但任何一类治疗药物都不能达到根治乙型肝炎,完全清除HBV的目的,而仅能阻止病情向肝硬化、肝癌及死亡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理想终点是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HBsAg)清除。干扰素(IFN)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多肽物质,它本身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1]。目前IFN仍然被认为是抑制HBV和HCV复制最佳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因个体差异,其治疗成功率在25%~50%[2]。目前IFN品种很多,选择有效的IFN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十分关键,同时其价格昂贵,选择经济学价值较高者十分必要。由于乙肝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复发,因此降低治疗成本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普通干扰素治疗成本远远低于聚乙二醇干扰素,药品费用只相当于其1/5,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案例不在少数。本研究中此例患者就从普通干扰素中取得了很高的经济学价值。赵鸿等[3]通过临床研究认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PEG-IFN α-2b的安全性与IFN α-2b相似。研究表明,HBsAg是反应肝细胞感染数量的重要指标,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HBsAg定量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人群中已经成为反映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HBsAg定量是预测干扰素治疗能否取得病毒学应答的重要指标[4,5]。

本例患者在治疗前HBsAg基线水平低,HBV DNA 3.38×105拷贝/mL,在治疗早期,HBsAg血清滴度出现了明显下降,治疗4周时,由基线水平192.35 IU/mL下降至0.4 IU/mL,并且实现了早期病毒学应答,因此建议患者继续抗病毒治疗至48周。完成48周治疗后,实现了持续病毒学应答,该患者的表面抗体滴度上升至20.54 mIU/mL,且表面抗原血清滴度下降至0.04 IU/mL,HBV DNA<500拷贝/mL,取得了理想的治疗终点,停用干扰素。随访1年,该患者HBV DNA及HBsAg持续阴性。在本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结合血清学及病毒学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测结果,并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患者本人的意愿,我们选用普通干扰素α-2b,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治疗终点。

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任重而道远,如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达至理想的治疗终点,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我们临床医生的责任。从本例患者的治疗可以得出,对于HBsAg血清滴度低,HBV DNA复制水平不是很高,经济条件有限,且依从性好的慢乙肝患者可以选择普通干扰素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学及病毒学相关指标,完成治疗疗程,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经济学价值。 由于本研究仅为个案报道,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收集更多的病例来进一步证实。

[1]宁博,杨建华.α-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常规影响的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003-3004.

[2]李仁国,胡鹏.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陕西中医,2013,23:442-443.

[3]赵鸿,斯崇文,魏来,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与干扰素α-2b治疗效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23-326.

[4]Chan HL,Wong VW,Chim AM,et al.Serum HBsAg quantification to predict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 therapy of e antigen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0,32:1323-1331.

[5]Tangkijvanich P,Komolmit P,Mahachai V,et al.Low pretreatment serum HBsAg level and viral mutations as 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 alpha-2b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Clin Virol,2009,46:117-123.

(本文编辑:茹素娟)

210002南京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

汪茂荣,Email:maorongwang@126.com

2016-03-10)

猜你喜欢
病毒学拷贝滴度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
美满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及血清滴度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