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施工全靠自觉?

2016-10-27 19:12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塑胶跑道分校操场

连北京最牛的小学,都躲不过“毒跑道”,这怎能不引发家长恐慌?继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曝光以来,北京又冒出好几所疑似毒跑道的学校。媒体早已对此产生了审美疲劳,如果不是家长们闹得太凶,二小又太有名,新闻恐怕不会热起来。

从2014年开始,校园毒跑道就屡见不鲜,也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毒跑道已经至少波及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河南、北京等地,有30多所学校中招。

在这30多所发生(疑似)毒跑道事件的学校里,为数众多的学生出现流鼻血、头晕、咳嗽、恶心、干呕、起红疹、胸闷、乏力等身体异常症状,不少学生血液和尿液中的毒物甚至分析检测出苯甲酸。

每次毒跑道事件,爆发、检测、处理基本如出一辙:教室空气检测报告正常,户外显示有微量苯、甲苯、二甲苯等,但是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明明知道有毒,检测结果却合格,这真让人哭笑不得。更悲哀的是,因为检测统统合格,至今为止,没有一家单位,没有一个人为之负责。

可是“合格”的跑道,就不危害健康了吗?去年,北京芳草地小学丽泽分校、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小学部也因为疑似毒操场进行了检测,结果均显示“合格”。其中,前者操场在家长要求下被全部铲除,后者的操场恢复使用。有些孩子继续出现状况,家长出于健康考虑,已经休学了几个月。

有害健康的,为什么能合格?原来,我国关于田径场地的国家标准主要执行的是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新华社记者联系上该标准起草人之一师建华,他说,这一标准主要是为保护运动员身体和进行训练、比赛而设计的。对学校属于推荐标准,学校可以选择采用该标准,但也可以不采用。这是一些校园劣质跑道出现的重要原因,所谓“达标”其实是没有强制性标准。

到目前为止,学校塑胶跑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室外挥发值达到多少算有毒,国家层面根本没有标准,相应地,检测机构出具的所谓鉴定结果,并不能对孩子们的健康负责。

标准迟迟不建立,就只能继续糊涂下去?在糊涂账面前,江苏省教育厅保持了清醒。去年发布的通报,揭露了“毒跑道”进入校园的5大因素:一是少数建设单位降低造价;二是招标文件中没有具体的技术指标;三是评标专家忽视技术要求,对合格的塑胶跑道真实成本重视不够;四是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不健全;五是教育部门缺乏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等。

上述结论中的五个原因其实又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技术与产品方面,二是监管方面。这个行业没有国家强制标准,也没有具体的检测验收和施工规范,作恶就相对容易得逞,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此次涉事的施工方北京广平与西城区教委一直合作颇多,它还是西城区教委(北区)认定的2012年度操场改造工程合格承包人。腾讯财经确认,北京广平至少还中标过两家学校,分别为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门分校、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团结小学。

按照有关报道的说法,自2015年起,白云分校操场曾多次施工,4月初有过一回,而就在有学生出现病症之后,5月28日起又一次施工,并且这一次施工结束后很快就没了味道。如果这一过程属实,为什么不能在最初的时候就选择更好的原料,这可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了。

新华评论认为,毒跑道是标准缺失背后的人性拷问,施工方应秉承“良心工程”原则,守住行业道德。可是,谁敢相信“靠自觉和良心支撑的行业”呢?

猜你喜欢
塑胶跑道分校操场
操场的一天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学校操场
下课了
2019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本科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让新国标成为“毒跑道”终结者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有毒跑道”的真面目
人民网评:“毒跑道”,别等出了问题才想起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