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2016-10-31 12:19徐更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

徐更生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及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只要求教师能把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能解决一些理论性的试题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仅仅只是计算者。当试题搬上了实际生活的舞台,学生就变得一无所知。新课程改革掀起了教学的大变革,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要适应课改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做好课前准备,搞好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课堂效果,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重点。人类任何社会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朝着某个方向进行,同样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急学生之急,想学生之想,自觉地依据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制定贴近学生、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改变旧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备课传统,以备学生为主

新课标规定,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因而,教师备课的重点必须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备课的宗旨。

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学起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教学起点是指学生对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对以下问题有清楚的了解:1.学生对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具备;2.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3.学生还有哪些部分没有掌握;4.能掌握的有多少人;5.掌握到了怎样的程度;6.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7.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只有对学生了解了,教师才能够确定应重点进行辅导的有哪些知识,可以略讲甚至不讲的有哪些知识,进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使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合理,更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使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求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结果、成绩、名次,而很少关注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浓厚兴趣,而它恰恰是通向知识高峰的强烈动力。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人们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最清晰,思维活动就会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前预习、巧设导语、直观教学、创设情境、积极给予评价等。作为数学教师,应懂得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只有使学生热爱数学,他们才能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

1.培养直觉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

直觉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诞生的思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学有专长,并引导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累经验,恰当地运用浓缩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并养成验证的习惯。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

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分散思维”等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集中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寻求多种方法解决同道题的思维意识,把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成功感还给学生。

3.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世界上万物的普遍联系、学科之间的相通性、方法的可借鉴性都可以成为创造材料。比如,一道数学应用题,可能换种思路,借鉴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就能知道结果。

五、重视数学作业的批改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的途径,还是评价教师所教内容成功与否的方法之一,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用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会造成学生对作业轻描淡写不重视。因此,教师要做到:1.及时批改;2.批改中要有评价。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经过认真筛选,留有代表性的题目,既达到练的目的,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充分发挥作业的多功能性,对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首选。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J].自然科学(教研版).2011.2(04):695-696.

[2]左中志.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谈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3.5(08):582-583.

[3]杨丽,雷超.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教学中的几个转变[J].中学数学之友(教学版).2012.7(01):303-304.

[4]汪芳.农村初中数学生本式作业的设计路径及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7(06):857-858.

[5]周红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元化作业的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03):556-557.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