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2016-10-31 12:28马卫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意义小学语文

马卫红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探究性学习恰恰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以及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层次,拓展眼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更加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引进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是学习的革命。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探索性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造能力。

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

(一)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探究性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尤为明显。语文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本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隐藏的价值取向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让学生体会得到。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影响和指导下,情不自禁地跟着反复吟唱,细心品味,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被课文饱满的热情、动人的、优美的意境及流动的画面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交融的时候,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探究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层次

语文学习的学习方式很多,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一项。这种学习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学好语文,就是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学习语文。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研究,能够发现语文的丰富内容,整理出自己的学习见解。例如有的同学从《蝙蝠与雷达》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奥妙与神秘;有的同学从唐诗宋词中领悟到了祖国文化博大精深。这种从多角度探究的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层次。

(三)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广阔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大多数教师习惯“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鱼”和“授渔”虽仅一字之差,意义却天壤之别。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授渔”的过程中,无须时刻肩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负,教的功能不再是教会、教全,教得尽善尽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以来,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必须到教科书外寻找相关的资料,必须广泛地阅读,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比如在教学中,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课文学习前就去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如作者的生平,写作动机,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与此文章类似的文章等等。通过大量的积累和占用资料,来开阔学生的眼界,积累多方面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体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亲自参与,直接体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学习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对难度不同的知识目标,要分层次设计问题,分层次让学生参与,既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又要照顾学需生的自尊心,使每位学生都能高兴地站起来,体面的坐下去。学生处在没有压抑的环境下,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他们会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充分发表意见,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会主动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为学生的探究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老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投入到问题中去。在问题中,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从而收获更多。可以说这个“收获”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它可能是某个见解,某个活动的策划方案,或是某种意识的形成等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分析、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它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实际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不要给学生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能容易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三)重视和引导学生的全员和主动参与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主动参与。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教师可注意利用问题来调动全员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进行预习,经过这一环节后。学生在课堂上会纷纷提出问题,如:“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围绕一个个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前后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谈论。在彼此的交流中,课堂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可以说,每个学生在课题小组中都担当了一部分研究的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他们对太阳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了,在组内,一些知识面较广的同学纷纷抢着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告诉大家,例如:太阳风是怎样形成、什么是太阳黑子等等。这样一来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

(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强对知识的体验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是个高频用词和重要理念。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二纬中进行。情感体验有情感的纬度,又有了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体验才能深刻。比如,《军神》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是向长辈、大人(特别是做过大手术的人)进行调查其遭受痛苦的感受,可以切实地体验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能够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引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学习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说。小学生的这种“研究”本身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但通过这种研究,学生在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学到了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还可以学会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方法。小学语文负载有丰富的文化,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并蕴含有丰富的创新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课题小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学生“课题小研究”需要由老师提出一些小题目(或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研究”的题目),为了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或“研究化”,我们要求学生研究的课题都是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和思考的问题,是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实现和完成的问题。比如:“兰州市的白色污染的现状及解决的办法”、“如何让废旧电池不再影响我们的环境”、“校园环保问题调查”、“自行车违章状况及对策”、“零花钱如何花的有意义的调查”等课题。

让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的具体步骤:①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提出课题)。②让学生写出课题研究的意义。③学生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④整理材料、形成结论。⑤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形成小论文。

通过开展课题小研究。能让小学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对语文课更加感兴趣。更能可贵的是可以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了,大大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益。

四、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选准探究要点。要从整体入手,在课文的特色、主题处切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探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3、注重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一定向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的探究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的途径,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4、把握评价尺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意义小学语文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