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语文课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16-11-04 11:05欧兰香王笛
科技视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激发探索

欧兰香+王笛

【摘 要】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思维。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性、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能够引起学生思维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教学环节;激发;思维能力;探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教育的最初目的来看,是一种手段。因为它实际上是对已知世界的最基本的经验的认识过程。 语文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其智力,培养其能力,是他们自己掌握由已知世界进入未知世界的本领,而智力和能力的核心便是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时候,积极与学生互动,尽量使双方的思维同步前进,使课堂教学环节和学生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协调发展。“学而不思则罔”,在语言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加强课前活动,引发学生思维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鼓舞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巨大潜在力量,是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的思维同步进行。课前三分钟,学生或因课间休息,兴奋的心情还未能平伏,此时教师若匆忙开始讲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佳。为此,笔者在中职学校教学实践中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以期引发学生思维,使容易心猿意马的学生一上课便能将思路迅速转移到语文学习中来。

笔者经常采用并行之有效的是以下三种形式:课前三分钟演讲、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每种活动的内容都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开展演讲活动时,可事先拟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准备。如教《守财奴》,就让学生谈“我的金钱观”;讲《敬业与乐业》,便让学生说说对“我的就业观”的看法。教师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把组织知识竞赛这一富有竞争意识的活动引入课堂。编一些题目让学生抢答。为了让有特长的同学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还可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精短的课本剧,在课前演出,学生反响热烈。如执教《项链》时,学生选取小说的高潮部分——“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片断进行表演,让台下的同学急于探究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所在。

实践证明,课前活动的开展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维兴趣,同时又为完成课堂教学打下基础。但要注意将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以免学生的情绪过于活跃,静不下心来进行新课程的学习。

2 精心设疑,激发思想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这就要求题设既有启发性又要激起学生的探讨性趣。

2.1 利用矛盾,引发思维的导火线

矛盾和困难是最好的教具.有矛盾,才能使学生产生认识需要和认识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探索思维。在设疑时,可直接引进问题的对立面,将学生的思维引入矛盾之中,使他们进行对照比较,自己发现问题。首先,教师要善于揭示课文中的矛盾,设置矛盾,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其二,可引进不同的观点,树立对立面。其三,利用教材中的可比因素进行比较。

2.2 层层设疑,开启思维的钥匙

有些问题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心有所得,却又觉得千头万绪,把握不住要害。教师应采用分化瓦解、层层设疑的方法,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爬坡。强对《孔乙己》中“笑声”的理解,可设计如下问题:(1)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挖苦表明了他们对孔乙己的怎样的态度?(2)酒客们与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有何相似之处?他们自己明白吗?这样层层设问,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和升级,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扩充延伸,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语文的学习,仅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想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对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申,让学生的思维热线向外辐射,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4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古今中外的哲人是很重视发现提出问题的。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要落实三个面向,培养跨世纪的开拓型人才,应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师由“教”过渡到“不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其次是教师示范,授之以法;再次是激发引导,组织调控。这样通过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使学生思维处于最积极活跃的状态,使他们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提高了思维的深刻性。

5 及时反馈,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反馈训练可以是通过其中一个知识点或者对整节课教学目标进行反馈。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来确定反馈训练的具体时间和操作方式。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迅速思考,分别用发展、联系、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文题,有效地巩固了知识,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

6 留下悬念,激发反思的余波

复习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小结中,教师要利用悬而未解的问题来布下疑阵, 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继续探讨。因为要把一节课的结束理解为思维更高层次的循环,而不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这样的话,课程虽然结束,但是悬念却在学生的脑海中萦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

[2]董云红.如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C].烛光——教育教学发展文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

[3]李志好.中职语文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

[4]李枝荣.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9(09).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激发探索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