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的思考与探索

2016-11-09 03:51毕建立滕凯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一体化

毕建立 滕凯

摘要:随着营改增在国民经济全行业的推开,国、地税局双方合作日趋紧密,积极推动征管互助和信息共享,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盼。为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地正积极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国地税联合办税工作的开展。文章针对以上内容,深入调研思考,并以乳山市国、地税局为例,探讨关于构建国地税一体化服务厅的具体探索和启示。

关键词: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2

一、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是大势所趋

(一)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是优化服务、发挥职能的现实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需要加快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一方面有效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资源的使用效能,拓展国地税信息来源渠道,从而产生国地税“1+1>2”的增值效应。另一方面实行国地税两个部门由“一个窗口”对纳税人,必将有效减少纳税人办税时间,减轻纳税人负担,解决过去“两头跑”和重复报税等问题,实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双赢。

(二)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是强化征管、规范执法的必要举措

国地税各自不同的税收征管范围和两套税务体系,造成分头征收、重复检查等现象,严重增加了国地税重复劳动,也增加了税收管理风险。这需要税务机关实现管理协同、征管互助和信息共享,有效解决机构分设带来的“信息不畅”和“抓手缺失”等问题。国、地税通过信息共享和情况交换,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税源流失,加强执法协作,规范执法行为,更加准确地对偷、逃、骗税行为进行控制和查处,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确保税收执法公平公正。

(三)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是开启营改增新篇章的时代要求

办税服务厅作为营改增奋战的最前线“战场”,只有积极统筹资源,才能保证营改增政策对接不走样、工作标准不降低、业务运作衔接有序。国地税部门积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建立一体化办税服务厅,增设国地税联合办税窗口,开辟“营改增”纳税人绿色通道、应急办税窗口等,方便营改增纳税人进一家门办国地税两家业务,让纳税人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保证了提高了办税效率,保证了营改增工作平稳有序。

二、当前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中存在的问题

国税局与地税局属于两个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长期保持着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因此在构建一体化办税服务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综合业务窗口存在网络和软件壁垒

尽管税收征管法以及实施细则对税收征管信息的共享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是由于责任主体欠明晰,以致难以具体实施。同时由于两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不一致,导致国地税双方信息交流共享不能同步,数据库信息不能自动地形成对比结果,一体化办税窗口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精准情况,势必影响征管质量和效率,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国地税联合办税效率不高

一是动能不强。国地税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的思想认识尚未实现高度统一,合作默契和配合度不高;二是投入资源不匹配。国地税双方投入构建一体化办税服务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匹配,参与合作的力度不均衡,效率不高;三是合作层次较浅。目前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概括起来有“四多四少”:业务工作居多,综合管理偏少;针对纳税人的合作多,针对内部事务的合作少。具体事项多,制度合作少;临时动议多,长效机制少。

(三)国地税前台外包人员管理松散化

一是责任划分不清晰。税务机关和服务外包单位关系和责任界限模糊,外包人员和正式干部职责不清晰,已制定的外包管理办法不够细化,导致业务范围重叠、交叉和空白;二是缺少外包业务考核标准和相应监管细则,对于外包人员的日常工作和服务质量缺少监管和考核,加之国地税外包人员工资待遇不一致,这都造成了外包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一体化办税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构建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以来,乳山市国税局、地税局深度融合,通过办税空间联合、办税流程融合、办税手段创新以及办税管辖的联合,实现两局管理职能的联合合作、征税资源的集约使用、涉税信息的充分共享,进而有效整合双方优势,提升服务质效,防范执法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

(一)深化系统深度对接,实现一窗、一人、一机通办

一是调整安全策略,基本实现国地税征管软件深度兼容。与乳山市地税局一起协调省、市国税局、地税局,重新配置防火墙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基本实现国地税部分网络扩展。协调接入国税内网的地税主机纳入360安全管理系统,加装国税安全策略,安装防伪税控、金税三期等相关控件。二是强化硬件配备,全力保障国地税征管系统深度对接。在网络兼容、软件调试的基础上,试点安装了加解密读卡器、代开金税盘、安全POS机等10套窗口设备,并逐套进行调试、扩展,均达到预期目标。

(二)规范联办业务流程,确保岗责明晰

一是合理设置综合窗口,解决纳税人多头跑的问题。在系统深度融合基础上,全面整合国地税窗口,将综合窗口增加至20个。5月份以来,国地税综合窗口共办理业务1336笔,平均用时5分45秒,效率提升63%。二是规范联合办税操作,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整理办税指南42项,业务流程61项,表证单书173个,明确服务外包人员、正式干部的岗位责任,规范大厅前台业务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三是深化联合监督,及时处理日常差错。成立联合监督小组,对日常业务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今年,共抽查盘点130多次,发现并及时纠正差错6次。

(三)配强税收业务骨干,明确服务外包范围

从各分局、业务科室抽调8名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办税服务厅,具体负责行政许可、税收优惠备案等重要涉税事项的节点控制,确保办税服务厅正式干部比例不低于30%。同时对办税服务厅国地税业务进行梳理,统计13类91项涉税事项的工作标准、岗位职责等,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占业务量72%的9类76项非核心服务事项进行外包。在权责划分上,突出服务外包单位管理的主体责任,理顺好税务机关和服务外包单位的关系和责任。

(四)细化外包管理办法,强化服务外包单位监管

制定了《乳山市国税局、地税局对服务外包单位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将10%的服务外包管理费作为专项考核资金,与服务外包单位考核结果挂钩。一是加强合同履行情况监管。重点对外包单位服务外包人员资质、外包单位工资发放及保险缴纳等情况进行监管,确保服务外包单位保质完成外包业务。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情况监督。按季度制定培训计划,确保每周集体学习2小时。税务机关每季度末组织1次业务考试,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五)强化外包人员考核,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国税局、地税局与外包服务单位负责人签订管理协议,共同制定统一的外包业务考核细则,每月对外包服务人员职责履行、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等3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大厅绩效考核由办税服务考核、日常管理考核和机动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办税服务考核包括工作量和工作质量2大类9项指标;日常管理考核包括服务态度、工作纪律和内务卫生3大类21项指标;机动考核包括纳税人评价、争先创优和宣传报道3大类10项指标。

推进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加强合作,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双方资源共享,统一服务规范,整合服务资源,加强服务衔接,拓展服务领域,全面促进国地税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和服务型机关建设,一方面以更好地履行各自法定职责,提升税收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

参考文献:

[1]刘相东,王晖.国地税联合协作办税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

[2]韦宁卫,蒙强.关于完善我国地方税务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

[3]李建军.新形势下我国地方税系构建的现实选择[J].财政监督,2014(4).

猜你喜欢
一体化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