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探究

2016-11-09 05:53陈皓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网络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陈皓

摘要:网络行为是当代大学生最为热衷的行为方式,这种普遍而高频的行为背后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学意义。本文认为,网络媒介自身特质、大学生社会心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共同影响并造就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观、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行为模式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对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1

如同其他划时代的科技产物一样,网络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交往习惯。它的诞生为人类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条极为复杂而又丰富的渠道。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高频使用群体,其行为常常刻上深深的网络烙印。大学生网络行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构成、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切实提升大学生成长质量也将大有裨益。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构成及特征

大学生网络行为构成极为丰富,主要有学习、游戏、影音娱乐、情感交往、经商等。虽然这些构成与常人的网络行为并没有种类上的绝对区别,但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特征。

1.发生频率高,覆盖范围广

移动互联网将网络从固定场所延伸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相比于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群,大学生正处于监管盲区和智力高峰期,因此,网络终端与技能很容易被大学生快速掌握并熟练使用。大学生能相对容易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因此也就造就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发生频率相对更高。同时,当今社会除了家庭极为困难的极少数学生外,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上网的机会,可以说网络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

2.游戏与情感交往占据主体地位,并逐渐取代现实游戏和传统交往方式

网络游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电脑网络游戏还是手机网络游戏,大学生受众都越来越多,这些游戏甚至影响到学生正常的上课和生活。炫丽的音画效果、胜利的荣耀与快感、轻易被满足的虚荣心等都吸引大学生趋之若鹜。与此同时,传统的书信交往已被更加便捷丰富的网络音视频聊天和邮件往来所取代,这种取代是一种技术革新的后果。

3.社交功能效果显著,大学生社交网络得到拓展

陌生人交往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功能。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照常进行,但由于猎奇心理、隐蔽性强、正常人际交往能力弱等原因,导致很多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媒介寻找朋友。网络的广域让大学生社交网络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了网络诈骗的风险。

4.网络学习行为弱化,娱乐经商功能被放大开发

很少有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进行学习,每天繁忙的学习任务让大学生们更倾向于将网络当做休息的场合。因此,网络学习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普遍,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网络时间都给予了游戏、娱乐等方面。除此以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熟悉网络操作的大学生迅速加入电商大军,而手机“微商”的低门槛更让网络经商行为在大学生当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背后的原因

1.网络媒介自身特质

网络媒介诸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出现极大促成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为其提供便携物质载体的同时,也因为网络媒介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容易形成集群效应和模仿效应而吸引正值青春年华的热血大学生。眼花缭乱且震撼刺激的视听效果、便利的生活服务功能、简单的操作体验等网络媒介的自身特质都使得大学生无法不高频率大范围地使用网络。

2.大学生社会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年纪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往往具有喜欢挑战刺激、爱好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也会具有不甘孤独寂寞、希望被理解尊重的群体心理,还会有爱慕虚荣、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这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心理特征,导致大学生相比于其他群体更容易产生网络行为。

3.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接触到国外新鲜事物和理念。大学生群体作为接触这些事物与理念的“先锋”,势必会深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愈加依赖网络。此外,经济社会正在向一个多维度、立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学生也无法拜托社会发展潮流的力量。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由于大学生网络行为普遍而高频,因此这类行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应当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网络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网络娱乐等事物,杜绝过度使用网络和沉迷网络,养成合理利用网络的好习惯。同时,还应当杜绝网络匿名所带来的侥幸心理,规范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举止,远离网络暴力和网络犯罪。

2.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行为模式

在树立好正确的网络观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建议学生将网络行为的重心转移到信息收集和网络学习上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技术的研习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网络交往并不能真正代替现实交往,虚拟世界的交往存在更多的风险,要理智对待。

3.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网络世界的虚拟永远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的真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当让学生充分领悟网络世界的这一特性,不能一味地宅在宿舍或者家里,仅仅依靠对虚拟世界的幻想来生活,而应当充满活力地走出宿舍和家门,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何向阳,祁玉娟.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多视角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03).

猜你喜欢
网络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数据挖掘对校园网用户网络行为的分析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的立法与完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