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分析与启示

2016-11-09 06:38丁子钺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

丁子钺

摘要:本文力求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分析,提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传承,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努力通过国家和吉林省政策优势,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1

文化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力的朝阳产业,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是吉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区域优势、特色竞争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降低准入门槛,政府要不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外资资本等社会力量进入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企业合股经营股份制文化企业集团,把文化产业项目列入招商引资新的范围,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直接组建文化经营实体,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实现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共同参与,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全面改制,最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的文化产业格局。

加大政府投入。近些年来,政府财政拨款和优惠政策正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引导市场投资方向、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继续增加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资金支持,增加文化发展特殊专项资金,扶持东中西“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八大集聚区”建设。首先,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扩大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其次是提高文化综合实力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再次实行新兴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项目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同时,凡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金融支持。吉林省文化上市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文化产业的发展企业投资存在巨大风险,导致风险投资进入有限。部分文化行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慢,而无形资产评估难、处置难也导致贷款抵押担保难。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依托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促进文化要素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现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利共赢,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吸引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鼓励担保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为文化企业建立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信用担保和资信评估体系,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的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文化管理部门多头文化建设,多头管理,更多地从各自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如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统一规划和运作,项目规划上即没有充分考虑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地融合,没有产生理想的产业效应。协调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教育、旅游、科技、财政等部门全面合作,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有效合力,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认真总结发展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齐心协力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吉林省整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初见成效,吉林省9个市(州),已经全部完成所属的市本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大推广改革试点经验的力度,及时总结试点改革经验,逐步扩大试点面,加快向纵深推进,形成改革强势。加快全省改革步伐,对未完成改制的文化产业单位,积极推行资产重组、股份合作、引进外资等方式的市场化改革模式,进行文化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建立多种所有制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这一中心环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产为纽带,品牌为龙头,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由企业自主管理文化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组建文化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生产者和管理者。

加快以文化产品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文化建设长期以事业方式运行,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化、规模化程度偏低和条块分割及行业缺乏稳定,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吉林省要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生产销售体系,形成以吉林特色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加快全省大文化产业格局形成。发展文化产品市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打破原有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加快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促进文化市场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体制含量和体制贡献率。加大文化产业项目谋划力度。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逐渐形成全面、立体的“大文化”产业格局。

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沟通、服务功能。发挥经纪、代理等文化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各类文化产业单位、部门、公司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和完善文化经纪代理,培育和扶持一批诚信度高的文化中介品牌。推进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结合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宣传推介我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业起来,实施品牌、市场、人才、技术国际化战略,扶持吉林文化产品和文化工艺产品。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生产和开发适合当地文化消费特点的文化产品,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不断扩大我省文化产业对外影响力。依托东北各种博览会优势,构建东北亚文化互通互利的交流交易平台,促进东北亚各国文化交流,实现文化产业和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南.论文化作为一种信息的社会传承——文化产业研究的若干误区辨正[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周志民.文化产业跨地域合作研究的基石[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程鹏飞.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4]高书生.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论纲[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培育壮大县域文化产业的探讨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