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

2016-11-14 08:48王明海亢利平
职教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高职教育

王明海+亢利平

摘 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正被广泛重视和认可,黑龙江职业学院率先引进成果导向教育并提出运用“成果导向+行动学习”进行教学改革。成果导向教育以所有学生均能成功为前提,明确学生经过教育过程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强调学生通过行动学习建构将已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行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包括素质通识课程的生活化、情境化、情景化,工作任务类课程的学习领域模式,设计类课程的CDIO模式,技能训练类课程的CBE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成果导向;行动学习

作者简介:王明海(1963-),男,黑龙江肇东人,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改革与管理;亢利平(1963-),男,内蒙古通辽人,黑龙江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导向+行动学习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编号:ZJB1215043),主持人:王明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4-0037-0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提出并被广泛重视和认可,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1]。黑龙江职业学院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中,率先引进成果导向教育实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教育理念,本文拟就在高职成果导向教学中如何构建行动学习模式做一探讨。

一、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2]。1981年,斯派蒂(Spady)在《成果导向教学管理:以社会学的视角》(Outcome-based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中提出成果导向教育。斯派蒂认为,成果不是学生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态度或心理状态,而是指学习者用其知道的和学到的东西确实能做到什么,也就是他们将已学内容的真实应用。OBE强调清晰准确地定义成果,明确学生经过教育过程后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根据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构建成果蓝图,即以能力描述的学生毕业时所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养。OBE以所有学生均能成功为前提,建置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果的条件并提供机会,强调学生不仅要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建构所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依据上述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实施教学。OBE要求学习成果的可准确测量和评价,分阶段评量学习成果并决定进阶新目标,强调对学生的正向激励,评量结果由达成最高绩效成就的标准衡量,并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成果比较。

成果导向教育虽然没有对教学实施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但采用OBE模式开展教学仍具有其特殊性。一是OBE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学生学习成果,也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后得到了哪些能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具体描述学生能够达成的能力、知识和素养,具有可操作性和能够准确评量。二是教学过程不注重学生过渡性的知识和学生暂时的表现,而是关注能力积累的过程,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聚焦学生取得的基础成果与高峰成果。三是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学习成果,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强调亲身实践、体验学习。

二、行动学习的理念、内涵及特征

(一)“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理念的提出

黑龙江职业学院在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开发中,参酌政府要求、行企需求、校友期望、学校定位和学生发展等五个向度,确定学校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并依此进行了课程开发与实施。

成果导向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果(能力)具有明确要求,成果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学生能力达成的终点。在终点衡量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时,需要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积累于内部的知识、能力、素质,即表1中列出的六大方面的能力外显出来;在起点到教学实施的过程,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内化于心,而这种内化和外显是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无法达到的。以学习创新(学习力)为例,学生需要自我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调控学习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即提高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在学生的学习行动中完成的。同样,学生要在问题或任务背景下收集处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在实际工作项目的设计中,实现创新创作的能力;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并非依赖教师的单向传授,而是与行动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成果导向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在行动中学习的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描述为成果导向教学“行动学习——内化素质——外显能力”的过程。

(二)行动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行动学习是指在成果导向教学中,以肢体行动、思维行动、意识行动和协同行动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完善教学环境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达到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养成素质的教学目的。

行动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行动上。一是肢体行动,主要形式是动“手”,以专业技能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行动学习所指的肢体行动并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内化于学生内心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外显方式,实际学习成果的展现一般是手、脑、心、口并用的结果。二是思维行动,即所谓的动“脑”,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以学习创新(学习力)和问题解决(执行力)两个方面能力中体现明显。思维行动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接收和记忆,也不仅仅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意义。思维行动强调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在能力建构上更关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意识行动,可描述为动“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乐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工作实施的基础。意识行动的形成受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通过个体行为的方式对其他的人和事物产生影响,因此意识行动与职业素养(发展力)、责任关怀(责任力)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四是协同行动,可描述为动“口”,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提倡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发扬。协同行动符合沟通整合(协作力)即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跨界整合等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采用合作学习、项目教学等方式方法实现。

三、行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素质通识课程的生活化、情境化、情景化

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和意志”,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情感的人”和“责任的人”[3]。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通识类课程面向社会需要、职业需要、生活需要,在思想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体素养、生活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素质通识类课程指向学生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只靠教师的传授或灌输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实践、判断和内化,基于成果导向的行动学习提出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活动情境化、教学手段情景化理念。

1.教学内容生活化。素质通识类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以社会生活中的素材充实和整合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加入适当的社会生活案例;关注热点焦点问题,以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来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设置开放式教学内容,延伸至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改变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活动情境化。教师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对生活现实体验,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并能够迁移、内化和运用,使学生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逐步提高。教学活动情境化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接近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在行动学习中观察、感悟、体验、思辨,将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相互融合。

3.教学手段情景化。行动学习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体验与思考,首先要将问题直观的展现出来。教学手段情景化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描绘,利用声音、动画、图片、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以直观形象生动再现课程内容的情景表象。师生在此情景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在身临其境的动手做事、动脑思维、动嘴问答,在行动中体验、学习和实践,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强的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健全人格。

(二)工作任务类课程的学习领域模式

学习领域课程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密切相关,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特点。学习领域课程体现行动学习特点最为明显,比较适合于能够提炼出完整工作任务的课程。

成果导向教学中工作任务类课程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设计完整的工作任务并检视其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获得的成果与课程能力指标要求相一致。其次学习领域模式通过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实施教学,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4],使学生在自己“手”、“脑”、“心”、“口”并用的实践中,建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分别达到分析解决问题、学习和信息处理、团队沟通协作等能力目标。

(三)设计类课程的CDIO模式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的运行、维护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建立一体化的相互支撑和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设计类课程选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施教学,首先要基于专业课程整体要求构建一个“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教育背景环境,通过工程教育的模块向学生引入构思、设计、实施的基本思路。其次是运用项目实施教学,在项目中通过概念原型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构思和设计技巧。最后给学生跨学科、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整项目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既锻炼学生能力养成,又提高其合作与沟通能力。CDIO模式可以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学生自始至终在行动中学习并将掌握知识与能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技能训练类课程的CBE模式

源于北美的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职业分析为起点确定能力目标,依据能力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和实施考核评价。CBE的最突出特点是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强调职业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CBE课程强调教学环境的职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做一体”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工作中的学习”提高职业能力。

技能训练类课程以动手操作为主,配合以脑(思维)、心(职业态度)并用,易于采用行动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CBE模式的教学由教师下达任务单(或技能单),学生按照任务单(或技能单)规定的目标、内容、程序(步骤)、考核标准开展学习训练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对接具体工作,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解决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态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综上所述,基于成果导向的行动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既清晰描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又具体设计了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方式,体现了行动学习与成果导向理念的高度一致性。当然,行动学习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建适宜行动学习的教学环境,以期达到培养现代职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李志义,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3]周文清.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多元化考评方式探索[J].职教通讯,2012(21):6-7.

[4]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15(1):99-100.

责任编辑 蔡久评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高职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