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6-11-15 08:49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状态

陆 琳

244000 安徽省 铜陵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陆琳

244000安徽省 铜陵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CAG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CL-90量表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G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广泛的进行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心理状态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迁延,反复发作,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固有腺体的萎缩,并伴有胃黏膜上皮肠化生或异型增生,又被称为癌前病变,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有效的效果[1]。研究表明,对CAG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2]。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82例CAG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CAG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AG的诊断标准[3],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以及便秘等临床症状,均经过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观察组男46例,女36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3.8±11.7)岁;病程9个月~13年,平均病程(4.9±2.1)年。对照组男43例,女3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4.2±12.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4.8±1.9)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幽门螺旋菌感染、缓解消化不良等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内容体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会出现较多的不良情绪,比如紧张、焦虑、绝望、抑郁、恐惧等,导致治疗效果和康复均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主动与患者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2)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发作的方法等,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性,使其能够自觉的配合治疗,并根据诱因积极的进行预防,减少复发。(3)饮食护理。由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比较严重,饮食上如不注意,则会诱发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要指导患者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多进食馒头、豆浆等,胃酸过少的患者可以食用山楂、浓汤等;忌食辛辣、坚硬、刺激性的食物,细嚼慢咽,饮食要注意节制,切记暴饮暴食,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以免造成胃黏膜的损伤。(4)用药干预。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按疗程服药,切勿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并指导患者尽量避免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比如甾体类的消炎药、红霉素等。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并嘱患者密切观察自身情况,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5)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并进行适当、舒缓的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免加重病情。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1)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胃镜复查以及病理活检无萎缩性的改变为痊愈;(2)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胃镜及病理活检示萎缩程度有所减轻为显效;(3)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均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

1.3.2 心理状态 采用临床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4],该量表共包括90个条目、分属于9项评估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有效率9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干预后SCL-90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比较±s,分)

3 讨论

CAG是一种癌前病变,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5],该病的病程长,往往由于饮食不注意、机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因素等原因,导致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CAG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控制感染、促进胃黏膜修复以及改善胃内环境,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然而,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最终目标。研究表明,除了进行有效的治疗外,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相关健康常识以及治疗依从性[6]。本次我们通过对82例CAG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建立规律的饮食,并给与用药干预及生活指导等,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观察组干预后SCL-90量表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CAG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广泛的进行临床推广。

[1]吴丽莉.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117-118.

[2]顾小燕.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3-144.

[3]杜艳茹,李佃贵,王春浩,等.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119例临床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186-188.

[4]唐旭东.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30.

[5]田路.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234.

[6]张晓菊,曾霞.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0):1130-1132.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5.026

2095—9559(2016)05—2498—02

2015-12-01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状态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状态联想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