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探讨

2016-11-15 10:00周耀宏
党政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建设

○周耀宏

新媒体视阈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探讨

○周耀宏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了新问题新任务,对如何提高和改进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

一、新媒体视阈下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学界对新媒体的界定尽管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新媒体,就是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发挥传播功能,它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当今时代,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领域争夺的重要战场,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角逐、碰撞的重要场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1.新媒体为廉政文化建设开辟新阵地

新媒体的兴起开辟了人们了解、认识廉政文化的空间和场域,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腐败现象和反腐败的方针政策,也为人们通过新媒体讨论廉政文化建设开辟了新阵地。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滞后性不利于反腐事件真相的有效揭示,容易引发人们的各种猜测,引发不满情绪积聚乃至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传统媒体管控的严格性有利于反腐事件传播的倾向,但容易造成某些人为造假事件的发生,一些粗劣的假新闻、假消息更可能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而新媒体的及时性能够使反腐事件的发生发展随时间逐步揭开,让网民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展状态和趋向,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解答网民心中的疑惑。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可以使网民从不同的爆料人那里获取多视角的信息,使其认识事件的全面性,并能使各种信息相互印证、相互比较,消除疑虑,推动对廉政文化的认同和廉政文化的传播。

2.新媒体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新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8月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络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民大军,人们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传播和接收信息,也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渠道。新媒体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通过手机等新媒体终端方便快捷地把各种信息传递给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群,从而起到把信息放大的效果。廉政文化建设的好人好事、好材料好案例通过新媒体迅速扩散,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发布和传播的滞后性与其他不利因素,带来全新的廉政文化建设新渠道。新媒体这种广泛辐射的渠道作用有利于扩大新媒体环境下廉政文化建设的涵盖范围,提高廉政文化建设力度效果。

3.新媒体为廉政文化建设带来新气象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包罗万象的单向度传播模式,由发出主体、主题、对象客体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实现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信息的发出者(主体)阐述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信息的接收和查阅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各方面信息,与信息的发布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展示出新媒体的开放性。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通过网络意见和建议按钮,不断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流,或者批评和表扬,或者支持与反对。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共同关注廉政文化建设的网民通过某个具体平台聚集起来,弘扬反腐倡廉主旋律,传播廉政文化正能量,从而营造风清气正、反对腐败、彰显清廉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新媒体视阈下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舆论场域具有虚拟性、全时性、全球性的特点,传播内容具有碎片化、情绪化、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和状况表现为新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难以监控和管理的消极作用。在当前新媒体时代,在全球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

1.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

新媒体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加速了新媒体领域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在全球视野下表现为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腐朽思想文化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来,在网民浏览各种貌似一般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灌输给网民,从而增加了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风险。来自世界各地信息发布者的海量信息,通过新媒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散布,除了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等有益信息的传播外,还有宣扬各国自己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大量信息,以及某些进行伪装或赤裸裸的有害信息。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的渗透,淡化了人们对我国廉政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使人们对党和政府倡导的文化建设方向产生怀疑,对我们党和政府廉政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产生不相信甚至是抵制的态度。

2.网络暴力文化的侵蚀

在新媒体的虚拟场域中,基于活跃其中的网民身份的虚拟性和空间的虚拟性,一些人卸下伪装的面具、抛开现实生活的束缚,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诉求,做自己在现实世界想做而不能、不敢做的事。也正是由于这种虚拟性,一些人觉得可以不用为自己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行为负责,便放纵自己,通过新媒体肆无忌惮地传播各种不良信息或进行非法活动,给现代社会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因素。在党和政府推行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以网络反腐和行使监督权为名,发布虚假信息造谣生事、攻击谩骂政府和干部,把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妖魔化,甚至进行人肉搜索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通过网络暴力手段对当事人进行诋毁、对其家庭进行侵害。受其煽动,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误导,从而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度,干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落实与实施。

3.网络守法意识的淡漠

新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参与各种话题讨论的热情和频度,关注共同话题的人们在虚拟世界聚集起来,形成推动事件发展的强大力量。“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这种网民的狂欢、理智的丧失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得深处网络之中的个体相互传染而形成合力。现实世界的“众口铄金”现象在新媒体网络世界中的表现并不逊色,负面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会因参与人数的增多而产生影响事件走向的结果,人们在追逐“真相”的狂欢中就会失去理智,道德法律的底线会被突破,“法不责众”成为一些人不法行为的借口,其他人在“从众随流”中渐渐放松守法意识。

4.网络监督机制的缺失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引发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新媒体平台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廉政文化建设更要应用新媒体不断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应对网络媒体全时段、监控难的挑战。当前影响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网络监督不力和监督机制的不到位。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传播主体和信息受众实现了双向互动。由于新媒体变成了真正的“大众”媒体,手持新媒体终端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媒体人”,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出去,信息内容是否需要过滤完全取决于发布者个人的素养,从而造成对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监督监控的缺失。

三、新媒体视阈下廉政文化建设应对的策略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广泛运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克服和化解其消极影响,或者达到化消极影响为积极作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当前和今后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

坚持党管媒体的方针,建设和打造党和政府主导的精品网络媒体,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引导新媒体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和氛围。首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核,更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利用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人们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防范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借反腐之名行“和平演变”之实的渗透图谋;其次,要提升网民的新媒体素养,增强人们遵德守法意识。通过网络教育,使网民增强道德自律意识,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真假、正误、是非的能力,提高守法意识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警惕性,抵制不良信息,培育新媒体美德素养,提升思想觉悟;最后,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管。新媒体网络传播重在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事件、重点时段等的有效监控,应用大数据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运用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科学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制度

新媒体不是法外之地。要以法律制度为准绳加强对新媒体言行的监督,为新媒体环境下廉政文化建设向正确方向发展保驾护航。首先,要完善新媒体领域的立法。“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依法管理网络及新媒体是新媒体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必然要求,一个健康和谐、安全高效、规范有序的媒体环境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可靠保证。其次,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相关法律制度。反腐败是要有法律界限的,是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的,同时也是需要法律制度作保障的。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如何行使监督权、在多大程度上行使监督权、公民的监督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界限怎样等等,都是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最后,要建立健全新媒体和廉政文化建设相关司法解释等的法律制度。新媒体和廉政文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之后,需要有一个人人学习相关内容的过程,如何更好更准确地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而不至于出现有法不依的状况,建立相关法律制度的解释是必要的,也是有效推进新媒体环境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构建新媒体反腐败预警机制

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反对腐败是其重要环节,反腐倡廉是廉政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网络反腐成为查办大案要案重要线索来源和证据收集平台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新媒体反腐败预警机制,是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做好新媒体反腐舆情收集工作。爆料者进行网络举报或者通过微博、微信检举揭发腐败案件的目的是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引起相关部门的介入,达到使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的目的。因此,网络转载、评论、跟帖或微博、微信等的转发量是收集信息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做好新媒体反腐舆情研判工作。对达到一定热度的反腐舆情信息收集整理之后,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对信息的真伪作出甄别,必要时会同反腐舆情所涉及的上级部门或主管部门做出调查,对舆情事件做出研判定性。最后,要做好新媒体反腐舆情的处置工作。根据对反腐舆情事件研判的结果,通过各主要媒介以权威形式对外发布,回应给媒介平台反腐舆情所涉及的人和事,以及处置的结果和方案。对于虚假信息要做出恰当的处理和回应,追查爆料者的爆料动机,必要时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4.提升廉政文化队伍的新媒体素养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共同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当然,廉政文化队伍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社会工作职能分工的情况下,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职责。新媒体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纪检监察干部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定力。新媒体时代信息泛滥,内容和价值良莠不齐,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或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牢牢把握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新媒体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必须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没有经过信息技术专业学习的从业人员来说,掌握高超的新媒体技术并非易事,需要有关机构系统培训和自我学习提高。要熟练掌握纪检监察相关理论和操作法律法规,做好廉政文化建设的知识储备。最后,要有务实的创新活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方式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突出。纪检监察从业者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节奏,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提高反腐倡廉的影响力,创造风清气正的廉洁社会环境。要不断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创新,不断用反映时代特征的新鲜内容,引领新媒体网络文化建设,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活力。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矫海霞)

猜你喜欢
信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