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2016-11-16 22:10马自东吴庆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

马自东+吴庆英

【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测定B型脑钠肽(BN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90例设为对照组,均测定两组BNP与左室舒张末径(LVEDD),比较上述指标水平。结果 对照组BNP水平为(54.0±12.0)ng/L,低于观察组I~II级(285.0±122.6)n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I级BNP低于III~IV级(861.5±302.2)n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DD为(40.4±6.4)mm,短于观察组I~II级(54.3±6.2)mm与III~IV级(61.2±11.3)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临床可将BNP作为灵敏指标判断心衰严重程度。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B型脑钠肽;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02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疾病,老年人为好发人群,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削弱心肌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损伤心肌泵功能,且心排血量长时间减少无法与组织代谢所需相满足的综合征[1]。该病主要特征为体循环与肺循环淤血,无论何种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转变为心力衰竭,为共同转归,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心力衰竭有较高的发病率,尽早正确诊治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方式多为心功能评级方法与体征、病史、影像学检查、症状及超声心动图等。但纽约心脏病学会功能心功能评级(NYHA)有较强的主观性与较多干扰因素,无法评估活动障碍患者。近年来研究证实[2]B型脑钠肽可将心肌损伤反映出来,且有较高的灵敏度。该物质为多肽类激素,主要分泌自心室肌细胞,室壁张力增加及心室负荷增加时其有较高的分泌水平。为探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测定B型脑钠肽的临床意义,现将患者168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8例设为观察组,男71例,女97;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3±4.6)岁;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75例,Ⅲ~Ⅳ级93例;疾病类型:冠心病115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心脏瓣膜病1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90例设为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3±3.7)岁,排除肝肾功能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常规接受实验室监测,将心电图变化记录下来,且测量血压,心脏彩超医生应用改良Simpson法将LVEDD测定出来。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1 mL,在EDTA(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试管中装入混匀,行离心处理,速度为3000 r/min,在BNP检测板加样孔中加入血浆或全血250 mL,且在BNP诊断仪中对检测板予以检测,仪器会自动将结果打印出来,时间不超过15 min。

1.3 阳性判定标准[3]

BNP检测参考范围为5~5000 ng/L,超过100 ng/L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BNP及LVEDD对比,对照组BNP水平为(54.0±12.0)ng/L低于观察组I~II级(285.0±122.6)n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I级BNP低于III~IV级(861.5±302.2)n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对照组LVEDD为(40.4±6.4)mm短于观察组I~II级(54.3±6.2)mm与III~IV级(61.2±11.3)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为21世纪主要心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4]西方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左右,年龄在70岁以上者发生率在10%以上。心力衰竭发生率密切关联于人口老龄化及心肌梗死存活率,1年死亡率为43%,5年超过90%,其中误诊率在50%左右。当前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方法为身体检查与全面查询病史,超声心动图为临床诊断心功能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该检查对医生技术水平与经验要求较高,且检查设备昂贵。老年人因生理功能不断减退,体质差且免疫力低,故而为心力衰竭主要发病人群。但该类症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易误诊,为此临床十分关注如何正确识别并处理老年人心力衰竭,促使死亡率与发病率降低。大量研究证实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测定BNP临床价值高。

BNP为心源性神经激素,主要合成自心室肌细胞。BNP代偿性分泌增加因素多关联于心肌细胞受损、右心室容量负荷及室壁压力提升等。因不稳定序列存在于BNP核酸序列中,转换mRNA时速度较快,可瞬间合成BNP,比例直接将心室压力负荷与容量反映出来,故而在对心室功能紊乱程度予以反映时特异度与敏感性较高。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神经内分泌变化,最初为心力衰竭提供保护,而病情进展时BNP直接对髓内集合管与近曲小管钠运输进行抑制,促使GFR(肾小球滤过率)提升,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进行抑制,且抑制醛固酮释放,避免水钠潴留。通过对肾上腺素产生予以抑制,将血管阻力、肺动脉楔压降低,促使每搏输出量作用增加,进而促使老年患者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将心肌能量消耗减少,阻碍心脏扩大,对R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体液停留及血管收缩作用予以拮抗。此为BNP反映心功能变化的主要机制,由此可知NYHA分级会对BNP水平产生影响。本组对照组BNP低于观察组I~II级,观察组I~II级BNP低于III~IV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该研究[5]。BNP检测还具备如下优势,即温度不同该物质稳定性也较高,没有严格的血样本要求,且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检测结果都高度相近,成本效益比较高。此外,BNP水平正相关于LVEDD,亦可作为客观指标评价并判断心力衰竭病情与预后。本组对照组LVEDD短于观察组I~II级与III~IV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相较于健康人BNP表达异常,水平更高,且心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临床可将BNP作为灵敏指标判断心衰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 崔振双,周冬翠,武云涛,等.B型脑钠肽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3,(7):1006-1007.

[2] 谭 卫.N末端B型脑钠肽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177-178.

[3] 左 孟.血清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8):46-47.

[4] 何 芳,罗亦斌.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N末端B型脑钠肽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0):78-79.

[5] 李治国,周 霞,张浩齐,等.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3137-3138.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输精管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探究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意义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