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造宣统元宝七分二厘版式研究

2016-11-17 08:43广东深圳
中国钱币 2016年1期
关键词:字母样本

罗 阳(广东深圳)

四川省造宣统元宝七分二厘版式研究

罗阳(广东深圳)

四川宣统七分二厘辅币一直未见有详细的版别研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耿爱德著《中国币图说汇考》中提及有“宝”字不同而分为两版,近年张承光出版的《川龙荟萃》中也按“宝”字的“贝”部划分为二横贝和三横贝两个版本,自此未有更加详尽的版本研究。网络各大论坛也未见有此币版本划分的介绍。相对于近年川龙主币的研究成果而言,辅币研究显得较为落后。笔者现致力于辅币研究以改善目前重主币轻辅币的状况。

笔者的研究是基于对实物的对比分析,研究范围是取自于网络近十年出现过的钱币剔除重复以及笔者自己收藏的数枚实物,共计113枚。成都造币厂宣统年间七分二厘辅币的压制数量不足28万枚,流传至今已不多见。就研究的角度来说,样本数量越大就越具有代表性,但是就目前来说,113枚的数量已是难能可贵。另外,虽然大部分钱币的品相不尽如人意,但是对于版本的研究已经足够。笔者现将对此币的观察结果列示如下:

一 正面版本

本文所指正面为字面,龙面为背面。与国外评级公司以龙面为正面有所不同,更加贴近于国人习惯。

就正面而言,主要的分辨依据有以下主要几处:

文字方面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寳”字的“貝”字部。之前出版的资料也都是依据“貝”字部里笔画横的数量而定为二横贝和三横贝两版。笔者也首先依据此区别划分出三个版本:二横贝、二横半贝和三横贝三版(图1)。

实际上二横贝和二横半贝版本除此区别之外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因为此处差别较为明显,故在此单列一个版本。二横贝版本疑似为二横半贝版的后期变化所致。这两个版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还有:“寳”字的尔部左下点为一近似圆点;“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有粘结;“統”字幺旁点为圆点;“釐”字的里部一竖不出头连厂部等。另外,此版珠圈数量为113颗(图2)。

图1

图2

三横贝面版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三个版。

版式一:比较明显特征是“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有一颗珠圈是一上一下纵向排列;“釐”字的里部一竖出头;珠圈为113颗;此面版简称为“大小点”版(图3)。

版式二:此版“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正常,但是在“元”字右上方和“厘”字右下方处各有两颗珠点相连;“釐”字的里部一竖不出头;珠圈同为113颗;此面版简称为“连珠”版(图4)。

图3

图4

版式三:此版“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正常,但是在左边花的右侧有两颗珠点呈水滴状相对排列,其他珠点也有不规则现象;“寶”字贝部第三横不和左边一竖相连;“釐”字的里部一竖不出头;珠圈为110颗;此面版简称为“水滴”版(图5)。

图5

除此之外其他几处也有明显区别,诸如“省”、“统”、“库”、“分”和中间满文等,但是就区分版本而言以上几处已经足够,本文在此不赘述,请读者自行辨别。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就面版而言,二横版占比大概在35%左右,其余65%为三横版。其中二横贝、大小点和连珠面版相对比较多,均在二、三成左右。剩下二横半贝和水滴版相对少见,都少于10%,其中水滴版仅占5%左右。

二 背面版本

背面版本的区分主要是依据龙左上爪处云朵(也就是英文H下方的云)位置来确定的。依据这朵指示云的位置,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云的位置靠左边,称之为左云;一类在中间,称之为中云;一类偏右,称之为右云。如图6所示。

左云版就目前的样本来看没有发现第二个版本。这个版本的基本特征除了指示云偏左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英文“PROVINCE”的R有复打,这个上下错位的R应该是制模时形成。如图7所示。

图6

中云版相对较为复杂,可分为三个大版,分别为:普通云版、三角云版(包含三角云前期版)和异云版。如图8所示。

中云普通云版指示云位置居中偏右,但是相对于右云版还是较为居中的。此版的特征是英文“SZECHUEN”的H左边一竖的底部一短横有模具复打现象。如图9所示。

图8

图9

中云三角云版顾名思义,指示云呈三角形状,位置和普通云版一样,相对居中。此版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分别为:英文“SZECHUEN”中的Z字下面覆盖了一个其他字母,类似于骑字。应该是在制模时,操作人员敲错了一个字母,发现后再将正确的字母Z覆盖之上,压印出来之后形成了骑字现象。另外字母H有一条从左竖上到底部中间位置的破模线。同样,数字7也有一条破模线贯穿。此外,此版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龙珠上7条火焰的最中间那条明显被加粗修饰过。最后,中云三角云版还有一个前期版本,它的特征是指示云缺了最上面的一个角,从而未形成三角形。字母Z、H和火焰的特征和三角云版一致,但是数字7处未有破模现象。因此,可以得出先是字母H产生破模现象,然后是指示云破损形成三角形和数字7发生破模现象。至于指示云和数字7谁先发生破损改变,因为尚未在现有样本中找到相关证据,所以暂时不能得出结论。此版如图10所示。

中云异云版特征非常明显,在下方三分之一处有一条破模线贯穿整个币面。从数字7开始,到右侧花星下方结束。此外,英文“CANDAREENS”的字母D的一竖底部没有左边的小尾巴。如图11所示。

右云版指示云位置靠右,接近右侧云朵。此版可以分为两个版本,一为普通版,一为异版。普通版有两处破模较为明显,分别为英文“SZECHUEN”的E和“CANDAREENS”的E,这两个字母处均有从无到有的一个渐进式的裂模过程。异版未有任何裂模线,它与普通版的最大区别是龙珠上7条火焰中间那条的根部与其它火焰不相连。如图12所示。

以上背面的六个版本已经介绍完毕,它们的出现情况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左云版、中云版和右云版各占20%、50%和30%左右。其中,最多的是左云版、中三角云版和右普通云版,均为20%以上。最少的是中云普通版和右异云版,分别是8%和5%。

图10

图11

图12

三 正背搭配关系

此正背搭配表是通过对113枚样本总结而成:

从上表可以看出背面版本右云版的普通云版和异云版均有与之唯一对应的面版:三横贝大小点版和水滴版。其中面水滴背异云版相对较少,113枚样本中只发现有6枚。面大小点版背普通云版相对较多,有28枚。

背面版本中云版与正面版本的搭配关系相对有些复杂。如上表所示,背中云版的普通版和三角云版(包括三角云前期版本)对应的正面版本也只有一个,就是三横贝的连珠版。其中,搭配背前期三角云的比较少见,只有3枚。其次,搭配普通云版的有9枚,剩下27枚背面搭配均为三角云版本。此外,中云版的异云版只见有搭配二横贝版(包括二横半贝版)。其中,搭配二横半贝版的有10枚,搭配二横贝版的有7枚。

背面版本左云版搭配比较简单,只见有与正面二横贝版有搭配,且数量不少,见有23枚。

四 总结

以上五个面版和六个背版就是笔者从目前的一百余枚样本中对比得出的结果,也不排除以后出现更多的样本而发现更多的版本。就目前而言,笔者试图从以上各个正背面版本的搭配情况推断出各个版本的先后生产顺序。就正面版本来说,从书法的角度看,应该是先出现三横贝版本,最后出现的应该是二横贝版本。所以,二横半贝就应该是中间的过渡版本。从背面版本来看,笔者发现部分四川光绪七分二厘的背面用的也是右云版,因此,右云版可以推测是光绪末期宣统初期使用的一个背面版本,自然,右云版也就应该是宣统年早期使用的版本。之后出现的应该就是背面中云版(普通云版和三角云版)搭配的正面三横贝连珠版。再往后就应该是背中云版搭配的正面二横半贝版和小部分的二横贝版,这点从7枚的背中云异云版搭配正面二横贝版可以看出来。最后出现的应该就是面二横贝版搭配左云版。基本上来说就是正背面搭配表从右往左的顺序出现。

(责任编辑刘筝)

猜你喜欢
字母样本
规划·样本
人大专题询问之“方城样本”
猜谜连字母等
字母派对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Playing with h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巧排字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