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两类区域产业转移:演化与交互作用机制

2016-11-18 19:44张新芝李政通
社会科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张新芝+李政通

〔摘要〕我国城镇化已经跨越传统发展时期的均衡阶段,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传统城镇化导致的种种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逆向驱动机制,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向更高层次均衡的演化阶段,本质是以人为核心,由此将带来新的“土地红利”的释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在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基础上扩展进而提出的转出类型区和转入类型区两类区域产业转移模型,其发生机制相比较于“推—拉”机制,基于势差的产业转移发生机制更加全面地阐述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内在机理,且表现出自由与动态特征,具有实用性。从二者的交互作用机制来看,新型城镇化对两类区域产业转移具有方向与结构上的导向作用,表现出同向发展和相互促进特点。伴随两类区域的产业转移,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改善,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城镇化;两类区域产业转移;以人为核心;土地红利;发生机制;演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071-08

一、引言

产业转移直观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流动,产业转移过程伴随着诸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这对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产业转移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日本、韩国向中国内陆的国际产业转移阶段;二是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区域转移阶段。产业转移无疑推动了国内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得到显著发展。2016年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在2015年已达到561%。基于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将是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城镇化。〔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理念对产业发展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产业转移需要符合新型城镇化理念。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机制对于认清区域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现状,推动产业合理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跨越。由于传统城市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盲目的土地扩张、人口暴增、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危及到我国的生存空间。〔2〕同时,半城镇化、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城镇无序发展等问题突出,成为制约城镇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3〕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进一步面临经济增长换挡调速、经济结构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国际关系深度调整等国际国内问题。〔4〕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指出,我国城镇化需要坚持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城乡协调,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包容性发展。〔5〕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理念,表明我国将改变以往外延扩张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内涵增长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新型城镇化对消费、投资的推动作用带动人口集聚,变革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联动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6〕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所力求的是将改革成果惠及人民,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7〕

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邵宇等人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六大支撑要素之一,认为城镇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8〕但我国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不足、布局失衡、产城分离、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降低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9〕从城镇化的实现形式来看,农村就地城镇化应是主要形式,但农村产业发展薄弱已成为就地城镇化的制约因素。〔10〕从新型城镇化本质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来看,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可以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避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城市病”〔11〕,但因为产业基础相对于城市空间规模不足、城市功能配套落后于城镇工业发展水平等矛盾,致使产城融合程度不高。〔12〕同时已有研究表明,产业转移对于推动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是东部地区将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产业承接能力选择合适的承接产业〔13〕,从而在推动地区产业横向布局合理化以及纵向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升级。

回顾学术界关于城镇化与产业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文献较多,但存在如下局限:第一,现有研究建立在传统城镇化视角上,注重经济发展数量而忽视实际经济发展效益;第二,现有研究仅综合考虑产业转移,未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内部的发生机制,这对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转移发生机制具有局限性。本文将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本质内涵与作用机制;将之前我们提出的两区域产业转移理论扩展至两类区域产业转移理论,进一步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两类区域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推动产业合理转移提供参考价值。

三、基于演化视角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机制

1.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描述

(1)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始于1949年,但在1978年之前由于实行较为严格的户籍制度,城镇化发展十分缓慢。以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镇化率指标来看,1949年该比重仅为1064%,到1978年达到1792%,近30年的时间中城镇化率仅提升728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趋好,户籍限制逐步放开,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图1给出了我国1978-2014年城镇化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除去价格因素)的演变趋势。可以看出,1978-2014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8175元增加到235652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17%;而城镇化率则从1792%增加到5477%,年平均增长率为315%。可以判断,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是经济增长较城镇化具有更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本文将其划分为加速发展阶段(1978-1993年)、减速发展阶段(1994-2002年)以及平稳发展阶段(2003-2014年)。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