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杂病源流犀烛》气功文献辑录与注释(三)

2016-11-18 17:22宋天彬
健身气功 2016年4期
关键词:肺气丹田

宋天彬

二、各论

1〖肺气滞涩保养法〗 《保生秘要》(原刊本及抄本都已失传,仅能从《杂病源流犀烛》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了解其梗概)曰:凡人气旺则血荣(血能营养)而润泽,气绝则血枯(干枯)而灭形(身体消瘦),故气虚弱滞涩而成病。如涩于肺,则肺气不清,液凝滞而为痰。诸痰愤郁,皆属肺上焦之疾,或传于大肠。秋月金旺,宜常呬吸(六字诀呬字),以和其肺气。慎勿食诸肺,则不厌其魄(肺藏魄,并精出入为之魄,与不随意的自动调节功能有关,相当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时秋初夏末,热气酷甚,少贪风凉,免伤背之腧穴,中风之症(不只是脑血管病,广义的中风包括感冒等各种受风的疾病),盖感此也(都是因为这样感受了邪气)。肃杀之天,杀中有生,秋分之日,戒伤生命。大抵万物收敛,人心更要持守,勿为驰逞发扬。

2〖咳嗽〗“导引” 《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双捏儿诀(又称孩儿印,婴儿握拳,总是把拇指握在其余四指之内,故称儿诀),用力撑起,低头躬身渐下(低头弯腰)。以两手扳足尖三次。随原诀(儿诀)用力仰起(仰卧起坐)。次咽津(唾液)下降幽阙(道家内丹术术语,即前丹田肚脐,中医称神阙)。如此躬法二十四回,养静半香(燃烧半支香的时间)效。

“运功” 《保生秘要》曰:此症有三种,或感风寒而嗽,或因心火妄动,灾于肺窍(殃及气管),但用归元凝神一法封固,火不上行,肺窍不痒,其嗽自止。却寒嗽(治风寒咳嗽)持守微用闭法(吸为阳,吸气后憋气,有助阳作用),却火嗽但用封固(缓慢呼气后闭气,呼为阴故有养阴作用)取静,后引肾水浇灌肺火(吸气收腹提肛,想象从脊背引肾脏之水至肺,吞咽唾液后呼气,想象肾水从上向下浇灌肺脏),周旋度数(做数遍),肺得水润,嗽自然止。(按:老年肺炎、病毒性肺炎,易发生危险,因此要重视咳嗽,诊断清楚,以免延误治疗。)

3〖哮喘〗“导引” 《保生秘要》曰:用手法于十一椎下脊中穴,掐之六十四度,擦亦如数,兼行后功,喘自然安。

“运功” 《保生秘要》曰:以手摩擦两乳下数遍,后擦背,擦两肩,定心(入静)咽津降气(吞咽唾液后缓慢呼气),以伏其喘。(按:哮喘紧急状态有生命危险,应先用气雾剂或中药洋金花烟吸入止喘,缓解期可以练功治疗。)

4〖五气滞涩〗 《保生秘要》曰:……气滞于肝,则肝气不顺,或搠胁而痛(胁肋刺痛),或成疽症(漫肿无头,不红不热,属阴的外科病),或成目疾,或成风患(中风)。诸风掉眩(各种风症,如震颤眩晕等),皆属于肝也(都是由于肝病造成的)。春月木旺,常宜嘘吸为补泻之法(古代认为六字诀为泻法,春季肝旺,用嘘字泻肝),和其肝气。勿食诸肝(各种动物肝脏),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中医理论认为肝藏魂,随神往来为之魂,与人的感觉、运动、梦境有关)。宜烧苍术香(中药苍术制造的香),清晨饮屠苏酒(古代习俗,正月初一,全家先幼后长,饮屠苏酒)马齿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大抵阳春初升,景物融和,当眺览园林,寻春郊外,以畅春生之气。

气滞于心,心为一身之主,统领血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寐不安,百病集作。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当常呵以泻其火,吸以和其心。诸心切勿食(各种动物心脏都不可吃,此说与中医“以脏补脏”之说相悖,涉于道教的迷信),秽气伤我灵(心灵,心藏神,与记忆、思维、判断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故曰灵)。夏至夜半后,地气一阴生,大热勿食冷,受寒霍乱侵,更忌房中事(性生活),元气离命门。大抵甚暑天,善于养心则无秋患,时当饮六一灯芯汤(一份甘草,六份滑石,名为六一散,有益气利水清暑作用,灯芯草煎汤可清心利尿),草蔻香茹水(草蔻,健脾燥湿,温胃止呕,行气开郁;香茹即香薷,发汗解暑化湿利水,誉为夏月麻黄)。饱醉勿顶风前卧,慎此则无患矣。

气涩于肺,……(重复)。

气涩于肾,诸寒收引(各种寒邪,能引起人体收缩拘紧),皆属肾水(指肾脏),气弱或作腰痛,水枯(肾在五行属水,指肾阴亏损)瞳人(瞳孔)昏暗,两耳难察律音(律为音乐旋律,此处指各种声音)。冬月水旺(肾气旺),常吐纳,按节吹气调和(按节气要求用六字诀吹字诀),会意掌心(意守掌心劳宫穴)。所忌须避寒冷,最宜早卧迟升(晚起)。大抵冬月敛藏气闭(阳气封闭),至阴已极(阴气达到极点),宜节欲(节制性欲)养一阳之初生。盖阴阳交精,子午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叫合璧,子时为阴,午时为阳,代表阴阳合一),万物气微(阳气潜藏,故曰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摇(指下体生殖器官,勿动摇阴精),守此则保寿无疆。

气涩于脾,则胃口凝滞,不克(不消化)饮食,而多泄泻,久不疏通,则成中满之症(脘腹胀满)。诸湿肿满(各种湿邪所致水肿胀满),皆属于脾。四季脾居土(脾在五行属土应四季),轻呼稍宽胸(用六字诀呼字,可消胀满而宽畅胸中之气),大病须服气(调息吐纳的方法),能伏养谷神(内丹术语,其说不一,一为丹田异名,二指上丹田,三指元神、真性,这里指以水谷充养元气,应当是下丹田)。盖脾为一身之主,气滞于内,却内五脏之患(有可能使五脏患病,应早预防),滞于外,防疖疥之忧(须预防生疥疮、疖肿),皮里隔膜有积热,而内外相感,犹防疽毒(属于阴证的皮肤感染或肿瘤),所感者七情六欲而生也。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肺气丹田
再谈三调合一境界
人到中年补肺气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6种食物能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养肺要避开六怕
治鼻炎,补肺健脾是关键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探究意守丹田基本原则的阶段性(一)